一种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296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材料与方法由材料和方法组成;结果由培养前后三组INF‑γ比较、培养前后三组IL‑4比较、不同药物血清浓度对血热组细胞因子影响、不同药物血清浓度对血瘀组细胞因子影响、联系数的应用组成。其优点表现在:运用集对分析联系数的同异反分析,定性描述及定量计算分析从血分论治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NF‑γ/IL‑4表达影响的同一度,其结论与经典卫生统计学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一致;在样本量偏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析得出结果;可以解决在样本量偏低的情况,为卫生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应用集对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
,具体地说,是一种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集对分析由我国学者赵克勤先生在1989年提出,是一种处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关系的系统数学理论。集对是指由2个集合组成的一个单位,如用H表示由集合A与集合B组成的集对,常记成H=(A,B)。联系数是集对的特征函数,用来表示集对H中2个集合各种关系的联系状态,首先通过分析两个集合的全部关系建立集对的特征函数--联系数。按联系分量个数,有二元联系数(所有关系分成2类:确定和不确定),三元联系数(所有关系分成3类:共同类,相异类,相反类),四元联系数(所有关系分成4类:共同类,相异偏同类,相异偏反类,相反对立类),然后利用联系数作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相应的系统分析和数学处理。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证”是在明确“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宿疾,综合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等对所处疾病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况,属于相对不确定的因素,而集对是由两个集合组成的一个数学概念,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阴阳理论不谋而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包括材料与方法(1)、结果(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包括材料与方法(1)、结果(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与方法(1)由材料(11)和方法(12)组成;所述的材料(11)分为病例来源(111)、主要试剂及仪器(112);所述的方法(12)分为药物血清制作(121)、外周单一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制备(122)、数据处理和统计法分析(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蒯仂茹意罗月邢梦华亮费晓雅宋建坤陈洁缪晓迮侃李苏赵克勤李欣李福伦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