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27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包括外壳、控制中心组件、光电红外对管和微型马达,所述外壳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控制中心组件和光电红外对管,且外壳内部的光电红外对管之间设置有光学迷宫,所述微型马达固定安装于外壳的顶部中心处,且外壳的顶部铺设有隔离网,所述外壳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隔离管,且隔离管的顶部外壁上贯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外壁下方通过单向轴承安装有刷杆,且刷杆的杆端固定连接有扫落杆。该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能够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粉尘造成报警器对烟雾吸入的不灵敏,降低粉尘对探测工作的影响,能够提高报警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及时性。

A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ion alar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
技术介绍
烟雾探测报警器是现有社会中进行火灾智能报警处理的设备工具,主要分为离子烟雾报警器和光电烟雾报警器两种,两者使用安装的环境不同,在火灾开始发生并处于烟雾状态时,能够紧急的发出火灾警示,进行火灾预警处理,有效避免火灾的产生因不可知造成的火势蔓延,从而方便人为的对火灾火势进行控制,从根本上进行及时的预警和灭火,降低火势蔓延问题导致的经济财产损失和人身健康安全隐患。然而现有的烟雾探测报警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如通对比专利“CN204406599U,一种光电开关烟雾报警器”所示的烟雾报警器,通过防虫网进行防尘防潮处理,在烟雾报警器长期使用时,其进气口容易堆积大量灰尘,形成对气流的阻隔,使得报警器在吸入烟雾时反应不够灵敏,造成报警处理反应的不及时,存在使用缺陷;2、同时在烟雾产生时,由于烟雾浓度蔓延的问题,烟雾报警器静止等待吸收烟雾进行烟雾探测,易出现灰尘问题和烟雾吸收效率问题导致报警器反应值没有及时超过报警器内预设的烟雾阀值,使得报警器不及时工作,产生探测误差造成火势的扩大再反应。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烟雾探测报警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烟雾探测报警器在烟雾报警器长期使用时,其进气口容易堆积大量灰尘,形成对气流的阻隔,使得报警器在吸入烟雾时反应不够灵敏,造成报警处理反应的不及时,存在使用缺陷,同时在烟雾产生时,由于烟雾浓度蔓延的问题,烟雾报警器静止等待吸收烟雾进行烟雾探测,易出现灰尘问题和烟雾吸收效率问题导致报警器反应值没有及时超过报警器内预设的烟雾阀值,使得报警器不及时工作,产生探测误差造成火势的扩大再反应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包括外壳、控制中心组件、光电红外对管和微型马达,所述外壳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控制中心组件和光电红外对管,且外壳内部的光电红外对管之间设置有光学迷宫,并且外壳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而且固定支架上贯穿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微型马达固定安装于外壳的顶部中心处,且外壳的顶部铺设有隔离网,并且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外壁上方通过连接环安装有扇叶,而且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外壳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隔离管,且隔离管的顶部外壁上贯通安装有进气管,并且隔离管的顶部由边至中依次设置有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出尘板,而且隔离管与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出尘板之间依次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外壁下方通过单向轴承安装有刷杆,且刷杆的杆端固定连接有扫落杆,并且扫落杆设置于出尘板。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组件设置为环状分布,且控制中心组件位于光学迷宫的正上方,并且光学迷宫与外壳的内部相互贯通设置,而且光学迷宫设置为折线状。优选的,所述隔离管的顶部与外壳的底部边缘处之间固定连接,且隔离管内壁的顶部拐角位置为钩状弧形结构,并且隔离管内壁弧形外壁与出尘板的外壁所在面之间相切设置。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管端设置为斜切状结构,且进气管与隔离管的内壁之间相互贯通,并且进气管在隔离管的外壁上角度均匀分布,而且进气管的管端隔离管之间相切。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第三隔离板设置为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倾斜状环形结构,且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第三隔离板三者竖向同轴设置,并且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第三隔离板所在水平高度依次升高。优选的,所述出尘板设置为内部贯通的圆台状结构,且出尘板的高度大于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第三隔离板的叠加高度,并且出尘板与防尘网之间同轴分布。优选的,所述刷杆与防尘网均设置为上凸的弧形结构,且刷杆的毛刷部分与防尘网的底部之间相互贴合,并且两者构成相对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扫落杆与刷杆焊接设置,且扫落杆的外壁与出尘板的内壁为贴合的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能够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粉尘造成报警器对烟雾吸入的不灵敏,降低粉尘对探测工作的影响,能够提高报警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及时性;1、只需要通过同轴分布的隔离板和等间距分布的进气管同步作用,将空气中的气流进入移动导向,将导向移动中的气流粉尘进行分离,有效避免气流带动粉尘的移动造成粉尘吸附于防尘网上,造成防尘网的网孔堵塞,影响对烟雾的透过吸收效率的问题,并在刷杆和扫落杆作用下进行粉尘的清扫,从而有效降低粉尘对烟雾探测工作的不利影响,提高烟雾探测的精确性和效率;2、在物联网信号的控制作用下,使得报警器在初步检测到烟雾时,会及时的从被动吸入烟雾的状态进入到主动对烟雾进行吸收,从而有效避免烟雾在蔓延挥发的过程中出现局部浓度不够使得报警器反应效率变慢,造成烟雾报警器的反应不够灵敏,从而侧面纵容了火势的快速蔓延,加快报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迷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气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扫落杆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1、外壳;2、控制中心组件;3、光电红外对管;4、光学迷宫;5、固定支架;6、固定螺栓;7、微型马达;8、隔离网;9、连接环;10、扇叶;11、防尘网;12、隔离管;13、进气管;14、第一隔离板;15、第二隔离板;16、第三隔离板;17、出尘板;18、连接杆;19、单向轴承;20、刷杆;21、扫落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包括外壳1、控制中心组件2、光电红外对管3、光学迷宫4、固定支架5、固定螺栓6、微型马达7、隔离网8、连接环9、扇叶10、防尘网11、隔离管12、进气管13、第一隔离板14、第二隔离板15、第三隔离板16、出尘板17、连接杆18、单向轴承19、刷杆20和扫落杆21,外壳1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控制中心组件2和光电红外对管3,且外壳1内部的光电红外对管3之间设置有光学迷宫4,并且外壳1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而且固定支架5上贯穿安装有固定螺栓6,微型马达7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顶部中心处,且外壳1的顶部铺设有隔离网8,并且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外壁上方通过连接环9安装有扇叶10,而且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1,外壳1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隔离管12,且隔离管12的顶部外壁上贯通安装有进气管13,并且隔离管12的顶部由边至中依次设置有第一隔离板14、第二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包括外壳(1)、控制中心组件(2)、光电红外对管(3)和微型马达(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控制中心组件(2)和光电红外对管(3),且外壳(1)内部的光电红外对管(3)之间设置有光学迷宫(4),并且外壳(1)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而且固定支架(5)上贯穿安装有固定螺栓(6),所述微型马达(7)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顶部中心处,且外壳(1)的顶部铺设有隔离网(8),并且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外壁上方通过连接环(9)安装有扇叶(10),而且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1),所述外壳(1)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隔离管(12),且隔离管(12)的顶部外壁上贯通安装有进气管(13),并且隔离管(12)的顶部由边至中依次设置有第一隔离板(14)、第二隔离板(15)、第三隔离板(16)和出尘板(17),而且隔离管(12)与第一隔离板(14)、第二隔离板(15)、第三隔离板(16)和出尘板(17)之间依次通过连接杆(18)相互连接,所述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外壁下方通过单向轴承(19)安装有刷杆(20),且刷杆(20)的杆端固定连接有扫落杆(21),并且扫落杆(21)设置于出尘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包括外壳(1)、控制中心组件(2)、光电红外对管(3)和微型马达(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控制中心组件(2)和光电红外对管(3),且外壳(1)内部的光电红外对管(3)之间设置有光学迷宫(4),并且外壳(1)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而且固定支架(5)上贯穿安装有固定螺栓(6),所述微型马达(7)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顶部中心处,且外壳(1)的顶部铺设有隔离网(8),并且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外壁上方通过连接环(9)安装有扇叶(10),而且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1),所述外壳(1)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隔离管(12),且隔离管(12)的顶部外壁上贯通安装有进气管(13),并且隔离管(12)的顶部由边至中依次设置有第一隔离板(14)、第二隔离板(15)、第三隔离板(16)和出尘板(17),而且隔离管(12)与第一隔离板(14)、第二隔离板(15)、第三隔离板(16)和出尘板(17)之间依次通过连接杆(18)相互连接,所述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外壁下方通过单向轴承(19)安装有刷杆(20),且刷杆(20)的杆端固定连接有扫落杆(21),并且扫落杆(21)设置于出尘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组件(2)设置为环状分布,且控制中心组件(2)位于光学迷宫(4)的正上方,并且光学迷宫(4)与外壳(1)的内部相互贯通设置,而且光学迷宫(4)设置为折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12)的顶部与外壳(1)的底部边缘处之间固定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张军杰徐时清王朝建史薇薇杨凯沈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徐州市铜山区嘉量计量检测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