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影生成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阴影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阴影对于真实感场景绘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反映空间中物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也能反映遮挡物以及接收表面的几何信息,阴影的实时绘制还大大增加了场景绘制的真实度。目前,阴影生成方案需要依赖于物体的深度信息,并基于深度信息构建三维模型,进而渲染出真实的阴影。但对于二维图像,由于其空间信息隐藏在像素之间,因此,难以提取出准确的深度信息,进而,难以准确得到其阴影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阴影生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阴影生成方案需大量的计算资源且阴影精度较低的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阴影生成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图像中目标对象的轮廓线;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及仿射变换处理,得到阴影区域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图像为所述目标图像中轮廓线内的区域图像,所述仿射变换处理为基于仿射变换前后参考点的位置关系进行的;基于所述阴影区域图像和所述第一区域图像进行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影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目标图像中目标对象的轮廓线;/n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及仿射变换处理,得到阴影区域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图像为所述目标图像中轮廓线内的区域图像,所述仿射变换处理为基于仿射变换前后参考点的位置关系进行的;/n基于所述阴影区域图像和所述第一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合成处理,生成所述目标图像的阴影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影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图像中目标对象的轮廓线;
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及仿射变换处理,得到阴影区域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图像为所述目标图像中轮廓线内的区域图像,所述仿射变换处理为基于仿射变换前后参考点的位置关系进行的;
基于所述阴影区域图像和所述第一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合成处理,生成所述目标图像的阴影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及仿射变换处理,得到阴影区域图像包括:
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得到灰度渐变图像;
基于仿射变换前后参考点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灰度渐变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处理,得到阴影区域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图像位于第一图层;
其中,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得到灰度渐变图像包括:
在第二图层构建第二区域图像,所述第二区域图像与所述第一区域图像的图像数据相同;
对所述第二区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第三区域图像;
对所述第三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得到灰度渐变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三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区域图像中的像素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像素点与预选基准点的相对位置;
基于所述像素点与所述基准点的相对位置,调整所述像素点的灰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及仿射变换处理,得到阴影区域图像包括:
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处理,得到仿射变换图像;
对所述仿射变换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得到阴影区域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图像位于第一图层;
其中,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处理,得到仿射变换图像包括:
在第二图层构建第二区域图像,所述第二区域图像与所述第一区域图像的图像数据相同;
基于仿射变换前后的参考点的位置关系,确定仿射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仿射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二区域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处理,得到仿射变换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仿射变换前的参考点为在第一平面上预选的参考点,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区域图像所在的仿射平面;仿射变换后的参考点为将所述仿射变换前的参考点投影变换至第二平面上得到的参考点,所述第二平面为预设的投影变换平面;
则,在基于仿射变换前后的参考点的位置关系,确定仿射变换矩阵之前,还包括:
确定光线入射角度和所述仿射变换前的参考点的坐标;
基于与所述光线入射角度对应的单位向量和所述仿射变换前的参考点的坐标,确定仿射变换后的参考点的坐标;
其中,基于仿射变换前后的参考点的位置关系,确定仿射变换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仿射变换前的参考点的坐标和所述仿射变换后的参考点的坐标,确定仿射变换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光线入射角度的调整指令,所述调整指令携带调整后的光线入射角度;
基于与调整后的光线入射角度对应的单位向量和所述仿射变换前的参考点的坐标,调整仿射变换后的参考点的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仿射变换前后的参考点的位置关系,确定仿射变换矩阵之前,还包括:
确定在第一平面上预选的第一组参考点的坐标,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区域图像所在的仿射平面;
确定在第二平面上预选的第二组参考点的坐标,所述第二平面为预设的投影变换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组参考点和所述第二组参考点一一对应;
其中,基于仿射变换前后的参考点的位置关系,确定仿射变换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组参考点的坐标和所述第二组参考点的坐标,确定仿射变换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糊半径设置指令,所述模糊半径设置指令携带模糊半径;
基于所述模糊半径,对所述阴影区域图像进行模糊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一区域图像进行灰度渐变处理及仿射变换处理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轮廓线,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以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行涛,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