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率调用外部接口出错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率调用外部接口出错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IT公司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系统完成公司内的各项任务,以及统计保存各种公司数据,例如oa系统、运维系统、工单系统、需求管理系统等系统。有些系统可能是公司自研,有些也可能使用外部开源框架,或者使用外部公司的服务进行本公司相关数据保存统计。在使用外部服务时,可能需要频繁的进行接口读写操作。对于外部公司的服务,通常对于调用的接口频率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例如每秒请求小于等于1-10次,或者指定多长的时间范围能进行多少次读接口操作,能够进行多少次写接口操作。通常在集中获取公司在当前外部服务上的累积统计数据时,需要调用接口的频次会超过对应的配置,此时常用的方式要么单独等待逐条请求,要么分时段进行多批次的请求之后再进行数据汇总。但是,对于现有技术的常用手段会出现以下问题:1.逐条请求的方法,会不断的告警超过请求次数,如果超过了外部服务的限制次数可能会导致外部服务提供商限流,甚至拒绝短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频率调用外部接口出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根据设置的第一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一次数据请求;/n若第一次数据请求失败,则记录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次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间隔总时长;/n对所述第一请求时间间隔进行数值的增加,以当前增加数值后的请求时间间隔为第二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二次数据请求;/n若第二次数据请求失败,则将所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间隔总时长作为第三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三次数据请求;/n若第三次数据请求失败,则对所述第三请求时间间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率调用外部接口出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设置的第一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一次数据请求;
若第一次数据请求失败,则记录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次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间隔总时长;
对所述第一请求时间间隔进行数值的增加,以当前增加数值后的请求时间间隔为第二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二次数据请求;
若第二次数据请求失败,则将所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间隔总时长作为第三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三次数据请求;
若第三次数据请求失败,则对所述第三请求时间间隔进行数值的增加,得到第四次数据请求,发送第四次数据请求并记录发送第四次数据请求后直至请求成功的各请求耗费时长,得到当前请求间隔总时长;
设置在所述当前请求间隔总时长内,使发送的请求次数小于等于所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次数,完成对高频调用外部接口出错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置的第一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一次数据请求之前还包括:
初始化调试外部接口的请求次数;
对外部接口进行初次调用,统计发起数据请求至收到正确返回结果的时间,得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第三次数据请求失败,则对所述第三请求时间间隔进行数值的增加,得到第四次数据请求,发送第四次数据请求并记录发送第四次数据请求后直至请求成功的各请求耗费时长,得到当前请求间隔总时长之前还包括:
若第三次数据请求发送成功,则设置在所述第三请求时间间隔的至少两倍数值内,使发送的请求次数小于等于所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第二次数据请求失败,则将所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间隔总时长作为第三请求时间间隔,发起第三次数据请求之前还包括:
若第二次数据请求成功,则以所述第二请求时间间隔为最终时间间隔,完成对高频调用外部接口出错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第一次数据请求失败,则记录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间的请求次数、首次请求成功时间节点与最后一次请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乾,吴峰,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易点时空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