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091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的方法,包括步骤1,向系统中输入井地联合监测的微地震数据,纵横波速度模型,以及初始化参数;步骤2,井地联合微地震事件识别与匹配;步骤3,井地微地震事件的P波、S波走时拾取;步骤4,井地联合微地震走时定位;步骤5,输出微地震事件定位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联合井中地面微地震P波和S波走时信息,加权融合井中和地面数据不同的检波器数目、走时精度和定位优势,有利于提高微地震定位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井地联合定位方程中消除发震时刻参数影响,提高定位方法的稳定性。

A method of well ground joint microseismic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地震资料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特别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储层压裂改造是增加低渗油气田产能的主要手段,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压裂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对储层压裂引发的微地震事件进行定位成像,可以描述压裂裂缝体的长宽高及延伸方向等属性,有助于帮助油气藏开发人员监测压裂施工效果,优化压裂施工设计、调整开发及注水井网部署。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微地震监测有井中微地震监测和地面微地震监测两大类。地面微地震监测和井中微地震监测各有优缺点。地面微地震数据事件定位结果在水平方向精度更高,深度方向定位精度低,但是,地面数据总体频率低,另外地面资料性信噪比低,微地震信号能量弱。地面微地震检波器在地面布设,易于施工。井中监测需要有可用的监测井。然而,井中微地震数据有更高的信噪比和频带宽度,经常伴随p波和s波共同出现。单井微地震事件定位深度方向精度高,但是水平方向误差大,并且,水平方向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n步骤1,输入井地联合监测的微地震数据、纵横波速度模型,以及初始化参数;/n步骤2,井地联合微地震事件识别与匹配;/n步骤3,井地微地震事件的P波、S波走时拾取;/n步骤4,井地联合微地震走时定位;/n步骤5,输出微地震事件定位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输入井地联合监测的微地震数据、纵横波速度模型,以及初始化参数;
步骤2,井地联合微地震事件识别与匹配;
步骤3,井地微地震事件的P波、S波走时拾取;
步骤4,井地联合微地震走时定位;
步骤5,输出微地震事件定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分别对井中微地震数据和地面微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静校正和叠加处理得到叠加数据道;
步骤2.2,分别在井中叠加数据道和地面叠加数据道得到微地震激发时刻和震级;
步骤2.3,根据相同微地震事件的激发时刻和震级相同的准则,在井中微地震数据和地面微地震数据中识别和匹配出相同的微地震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输入的初始化参数包括初始震源位置及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包括最大迭代次数、震源位置更新量最小值及走时残差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输入步骤3中拾取的P波、S波走时和纵横波速度模型,初始震源位置及终止条件;
步骤4.2,计算震源到检波器的P波、S波的理论走时;
步骤4.3,建立井地联合定位方程;
步骤4.4,求解所述井地联合定位方程,得到震源位置更新量;
步骤4.5,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如果是,则转入步骤4.6,如果否,则更新震源位置,然后返回步骤4.2;
步骤4.6,输出微地震震源位置;
步骤4.7,计算震源发震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地联合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磊姜宇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