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05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包括底盆,底盆上连续相间设置有多个隔水皮层和壳体,最上一层的壳体或隔水皮层上设置有桶把,桶把通过桶绳连接绳轴,所述底盆的底部的一侧贯穿底盆设置有过水孔,另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过水孔之间,在底盆的底部内部设置有线道,所述线道连通所述圆形凹槽与过水孔;底盆内部放置橡胶球,橡胶球与连接线的一端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水孔穿过线道,从圆形凹槽引出,并与浮板连接,所述橡胶球的外径不小于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采样桶使用方便,桶体收缩后易于携带,实验过程中方便入水,底部进样的采样形式且大大降低了高处垂降采样过程中风力及水面阻力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文环境及污染监测研究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当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特别是人为的水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污水的处理和回用技术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是我国当前水问题的两大主要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遏制水污染加剧趋势,乃至恢复良好的水环境,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流域大尺度水资源保护管理需求,水环境研究所运用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展了不同水生植物污染物(尤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盐N、P)去除机理研究。在受污染水体生态方面,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在太湖、滇池、官厅水库和洋河水库等区域开展了有效的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研究,积极探索了改善水质的水利调控技术与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研究。<br>在水环境试验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盆(3),底盆(3)上连续相间设置有多个隔水皮层(2)和壳体(1),最上一层的壳体(1)或隔水皮层(2)上设置有桶把(5),桶把(5)通过桶绳(15)连接绳轴(6),所述桶绳(15)卷绕于绳轴(6)上,所述底盆(3)的底部的一侧贯穿底盆(3)设置有过水孔(12),所述底盆(3)的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11);所述圆形凹槽(11)与过水孔(12)之间,在底盆(3)的底部内部设置有线道(13),所述线道(13)连通圆形凹槽(11)与过水孔(12);底盆(3)内部放置橡胶球(8),橡胶球(8)与连接线(10)的一端连接,连接线(10)的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盆(3),底盆(3)上连续相间设置有多个隔水皮层(2)和壳体(1),最上一层的壳体(1)或隔水皮层(2)上设置有桶把(5),桶把(5)通过桶绳(15)连接绳轴(6),所述桶绳(15)卷绕于绳轴(6)上,所述底盆(3)的底部的一侧贯穿底盆(3)设置有过水孔(12),所述底盆(3)的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11);所述圆形凹槽(11)与过水孔(12)之间,在底盆(3)的底部内部设置有线道(13),所述线道(13)连通圆形凹槽(11)与过水孔(12);底盆(3)内部放置橡胶球(8),橡胶球(8)与连接线(10)的一端连接,连接线(10)的另一端经过水孔(12)穿过线道(13),从圆形凹槽(11)引出,并与浮板(9)连接,所述橡胶球(8)的外径不小于所述圆形凹槽(11)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轴(6)为手摇绳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盆(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盆(3)的底部的一侧贯穿底盆(3)和底板(4)设置有过水孔(12),所述底盆(3)与底板(4)之间设置线道(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样的垂吊式便携采样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盆(3)外侧设置有配重块(7)。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思敏张文浩石朋盛欣然勾建峰宋兰兰谢永玉苏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