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的几何可变接收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01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的几何可变接收窗装置,包括两个叶片装置模块、两个电机、光密度传感器、机壳和控制器;机壳包括两个环形端板及连接两个环形端板的筒状连接板;所述的两个叶片装置模块安装在机壳内,两个叶片装置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壳的两个环形端板上;两个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壳的两个环形端板上;电机能够带动叶片装置模块上的叶片转动;光密度传感器安装在叶片装置模块的一个叶片上,用于测量进入太阳能腔体吸热器的光密度;光密度传感器和两个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形成特征不同的接收窗形状,能够通过几何特征形状来减缓吸热器腔体的气体流动,从而减少对流热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的几何可变接收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聚光集热利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的几何可变接收窗装置,实现有效的降低聚光集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光学损失和热损失。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热发电
,由于地面接收的太阳光照辐射能流密度低,往往须将大面积的太阳光能聚集到吸热器的金属热管表面,使金属热管内部流动的换热工质获得热能,并将热能传输给热电转换装置,继而实现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输出。上述的光-热-电转换过程中,太阳光能-热能的转换是以吸热器为载体实现的,而吸热器的高效热利用是提高光热发电系统效率的关键。吸热器一般采用腔体结构形式,且工作在较高的温度。由于吸热器是运行在室外环境的,其腔体温度远高于外部环境温度,不可避免的将产生辐射热损失,且辐射热损失能量值是温度差值、接收窗面积的正相关函数。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冷气流将流入腔体并带走热量,即对流热损失,其对流热损失能量值也是温度差和接收窗面积的正相关函数。明显可知,要减少吸热器的热损失来提高热利用性能,主要途径仍是有效的减少腔体吸热器的接收窗口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的几何可变接收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叶片装置模块、两个电机、光密度传感器、机壳和控制器;机壳包括两个环形端板及连接两个环形端板的筒状连接板;所述的两个叶片装置模块安装在机壳内,两个叶片装置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壳的两个环形端板上;两个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壳的两个环形端板上;/n所述的叶片装置模块包括两组叶片、连接环和两个内外齿环,两组叶片分别安装在连接环的两侧,每组叶片包括3个叶片,所述的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及设在叶片本体上的叶片转轴,叶片通过叶片转轴插装在连接环的转轴孔内,6个转轴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每组的3个叶片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两组叶片能堵住环形端板的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的几何可变接收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叶片装置模块、两个电机、光密度传感器、机壳和控制器;机壳包括两个环形端板及连接两个环形端板的筒状连接板;所述的两个叶片装置模块安装在机壳内,两个叶片装置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壳的两个环形端板上;两个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壳的两个环形端板上;
所述的叶片装置模块包括两组叶片、连接环和两个内外齿环,两组叶片分别安装在连接环的两侧,每组叶片包括3个叶片,所述的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及设在叶片本体上的叶片转轴,叶片通过叶片转轴插装在连接环的转轴孔内,6个转轴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每组的3个叶片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两组叶片能堵住环形端板的中心孔;叶片转轴穿过转轴孔,叶片转轴端部安装有外齿轮;每组叶片的叶片转轴上的外齿轮与同一个内外齿环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连接环通过固定安装在机壳环形端板上,两内外齿环中朝向环形端板的内外齿环的外齿圈与电机输出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健唐俊豪彭佑多刘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