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99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焚烧腔,所述焚烧腔的左右壁之间固设有用于放置需焚烧物的支撑板,所述焚烧腔的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焚烧腔之间连通设有气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可手动控制打开或关闭往所述焚烧腔内送入用于干燥需焚烧物的热风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焚化炉的绿色排放效果,有效改善了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并且还能利用焚化炉在工作时大量产生的热量,让这部分余热能够转化成动能,进而让炉内其他部分装置机构能够不用借助额外电机即可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焚化炉
,具体为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保护这项工程越来越被重视,焚化炉作为一种废物回收技术,在垃圾或有机材料等物质回收中经常被使用到,但是,焚化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会极大的污染环境,这和环境保护是相违背的,其中,燃烧不充分排出的气体和未脱硫气体占污染环境气体的绝大部分,另外,焚化炉在使用过程中回产生大量的热量,工厂需要把这部分热量有效利用起来,降低能源浪费,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焚烧腔,所述焚烧腔的左右壁之间固设有用于放置需焚烧物的支撑板,所述焚烧腔的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焚烧腔之间连通设有气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可手动控制打开或关闭往所述焚烧腔内送入用于干燥需焚烧物的热风机构,所述焚烧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的内壁上固设有可用来喷射焚烧火焰的打火装置,所述打火装置的底面固设有喷火枪,所述喷火枪向相互靠近侧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焚烧腔内,所述焚烧腔的上侧连通设有可用于循环燃烧不充分气体的回流管和排放气体的第一排气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第一排气管之间连通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设有可控制所述回流管和所述第一排气管分别处于不同封闭或打开状态的控制机构,所述焚烧腔的外周上固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外周上开设有吸热腔,所述吸热腔的左侧连通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水管内设有控制所述水管连通或关闭的传动机构,所述吸热腔的右侧连通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可接收吸热后的冷却水和吸收高温气体的热量来产品蒸汽,并用蒸汽转化动能的转化机构,所述蓄水腔的右侧开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存有脱硫剂,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可把废弃进行过滤排放的过滤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风机构包括固嵌在所述加热腔左右两侧壁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的左右壁之间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内固嵌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面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加热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风扇叶,所述加热腔的左侧连通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内壁上左右滑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可封闭所述加热腔,所述滑板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螺纹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左侧壁上转动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螺纹腔内,并与所述螺纹腔的内壁螺纹配合,所述横轴向左延伸部分伸出外界,且其左侧面固设有手摇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存放腔的相互远离侧开设有存液腔,所述存液腔内存有助燃剂,所述存液腔与所述打火装置之间连通设有皮管,所述存液腔的上侧连通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焚烧炉的顶面上滑动设有封闭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内壁设有上下开口的通孔,所述焚烧腔的底壁上可放置存放盘,所述存放盘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收腔,所述焚烧腔的前侧转动设有炉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设在所述第二滑动腔前后壁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面带有齿牙,所述第二滑动腔的上侧连通设有方形腔,所述方形腔的后壁上转动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与所述滑块的顶面啮合,所述回流管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焚烧炉的内壁,并伸入所述焚烧腔内,且位于所述支撑板下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移动块,所述水管的上侧连通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移动块上下滑动设在所述第三滑动腔的内壁上,所述移动块的右侧面带有齿牙,所述第三滑动腔的右侧连通设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的后壁转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移动块的右侧面啮合,所述第三滑动腔的后侧开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底壁上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旋转轴和所述从动轴向后延伸部分均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其外周上均固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旋转轴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设有第一皮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化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蓄水腔顶壁上的波形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波形管连通,所述波形管的另一侧连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蓄水腔的下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壁上固设有蒸汽涡轮机,所述蒸汽涡轮机与所述蓄水腔之间连通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贯穿所述焚烧炉的内壁,所述蒸汽涡轮机的右侧连通设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向右延伸部分伸出外界,所述蒸汽涡轮机的上侧动力连接设有动力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转动设在所述过滤腔底壁上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周上固设有六组阵列排布的搅拌杆,所述过滤腔与所述空腔之间开设有皮带腔,所述动力轴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皮带腔内,所述搅拌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皮带腔内,位于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动力轴和所述搅拌轴的外周上均固设有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设有第二皮带,所述过滤腔的上侧连通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的上侧连通固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与外界连通,所述过滤腔的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导流口,所述焚烧炉的右侧面滑动设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可封闭或打开所述导流口,所述过滤腔的右侧连通固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右侧连通固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右侧面连通固设有阀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焚化炉的绿色排放效果,有效改善了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并且还能利用焚化炉在工作时大量产生的热量,让这部分余热能够转化成动能,进而让炉内其他部分装置机构能够不用借助额外电机即可运转,降低了能耗,节省了成本,其中,热风机构能够往焚烧腔内通入加热后的空气,让热空气不仅能够干燥焚烧物有利于燃烧,还能升温炉腔,让焚烧炉的加热效率更高,能耗更低,控制机构和传动机构能够同时联动来控制排气通道和冷却水通道的关闭或打开,转化机构能够通过吸收热量来转化动能,过滤机构能够进行过滤废气,达到绿色排放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热风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炉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参照图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包括焚烧炉66,所述焚烧炉66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焚烧腔65,所述焚烧腔65的左右壁之间固设有用于放置需焚烧物的支撑板62,所述焚烧腔65的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27,所述加热腔27与所述焚烧腔65之间连通设有气腔19,所述加热腔27内设有可手动控制打开或关闭往所述焚烧腔65内送入用于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包括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焚烧腔,所述焚烧腔的左右壁之间固设有用于放置需焚烧物的支撑板,所述焚烧腔的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焚烧腔之间连通设有气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可手动控制打开或关闭往所述焚烧腔内送入用于干燥需焚烧物的热风机构,所述焚烧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的内壁上固设有可用来喷射焚烧火焰的打火装置,所述打火装置的底面固设有喷火枪,所述喷火枪向相互靠近侧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焚烧腔内;/n所述焚烧腔的上侧连通设有可用于循环燃烧不充分气体的回流管和排放气体的第一排气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第一排气管之间连通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设有可控制所述回流管和所述第一排气管分别处于不同封闭或打开状态的控制机构,所述焚烧腔的外周上固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外周上开设有吸热腔,所述吸热腔的左侧连通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水管内设有控制所述水管连通或关闭的传动机构,所述吸热腔的右侧连通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可接收吸热后的冷却水和吸收高温气体的热量来产品蒸汽,并用蒸汽转化动能的转化机构,所述蓄水腔的右侧开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存有脱硫剂,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可把废弃进行过滤排放的过滤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包括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焚烧腔,所述焚烧腔的左右壁之间固设有用于放置需焚烧物的支撑板,所述焚烧腔的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焚烧腔之间连通设有气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可手动控制打开或关闭往所述焚烧腔内送入用于干燥需焚烧物的热风机构,所述焚烧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的内壁上固设有可用来喷射焚烧火焰的打火装置,所述打火装置的底面固设有喷火枪,所述喷火枪向相互靠近侧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焚烧腔内;
所述焚烧腔的上侧连通设有可用于循环燃烧不充分气体的回流管和排放气体的第一排气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第一排气管之间连通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设有可控制所述回流管和所述第一排气管分别处于不同封闭或打开状态的控制机构,所述焚烧腔的外周上固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外周上开设有吸热腔,所述吸热腔的左侧连通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水管内设有控制所述水管连通或关闭的传动机构,所述吸热腔的右侧连通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可接收吸热后的冷却水和吸收高温气体的热量来产品蒸汽,并用蒸汽转化动能的转化机构,所述蓄水腔的右侧开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存有脱硫剂,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可把废弃进行过滤排放的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构包括固嵌在所述加热腔左右两侧壁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的左右壁之间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内固嵌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面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加热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风扇叶,所述加热腔的左侧连通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内壁上左右滑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可封闭所述加热腔,所述滑板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螺纹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左侧壁上转动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螺纹腔内,并与所述螺纹腔的内壁螺纹配合,所述横轴向左延伸部分伸出外界,且其左侧面固设有手摇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的相互远离侧开设有存液腔,所述存液腔内存有助燃剂,所述存液腔与所述打火装置之间连通设有皮管,所述存液腔的上侧连通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焚烧炉的顶面上滑动设有封闭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绿色排放和余热利用的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壁设有上下开口的通孔,所述焚烧腔的底壁上可放置存放盘,所述存放盘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收腔,所述焚烧腔的前侧转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番英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甘棠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