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84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水性涂料技术领域,解决了因高架桥上的面漆在受到雨水的不断侵蚀时,而容易导致漆膜脱落的问题。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树脂30‑65份;去离子水15‑30份;硅藻土4‑8份;聚苯胺3‑6份;纳米氧化铜2‑4份;醇酯十二0.5‑1.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4‑0.8份;分散剂2‑5份;消泡剂1‑5份;增韧剂2‑6份;颜填料8‑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具有良好的抗雨水侵蚀性能,其漆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且整体应用性好。

A kind of acrylic top coat for viaduct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涂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高架道路,这些高架道路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污染,且不美观,因此在建设时需要对钢筋混凝土表面进行了涂装。在公开号为CN11018395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水性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其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B组分为固化剂;所述A组分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性丙烯酸乳液55~65份、颜料13~20份、耐磨粉5~10份、白炭黑0.2~0.8份、分散剂2~5份、消泡剂0.3~0.6份、杀菌剂0.1~0.5份、附着力促进剂0.2~1.5份、流平剂0.1~0.5份、抗沾污剂1~2.5份、紫外线吸收剂0.5~3份、去离子水5~15份。上述申请文件中,利用附着力促进剂来加强水性涂料的附着力性能,针对气候环境的变化,可以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来增强耐气候的老化性能,比目前的水性实色面漆更耐黄变、不易失光失色,但当其应用在高架桥上时,有时会受到自然雨水的不断冲刷,导致面漆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间的结合处在受到雨水的不断侵蚀时,容易产生漆膜的脱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高架桥上的面漆在受到雨水的不断侵蚀时,而容易导致漆膜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具有良好的抗雨水侵蚀性能,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树脂30-65份;去离子水15-30份;硅藻土4-8份;聚苯胺3-6份;纳米氧化铜2-4份;醇酯十二0.5-1.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4-0.8份;分散剂2-5份;消泡剂1-5份;增韧剂2-6份;颜填料8-1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乳液、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丙烯酸树脂水溶液,其使用安全,绿色环保,且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及基材润湿性,并与其他各组分原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不仅能够提高高架桥丙烯酸面漆漆膜的附着力和耐雨水侵蚀能力,还是一种良好的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醇酯十二是一种良好的成膜剂,可极大的改善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成膜性能,也可以改善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聚结性、耐候性、耐擦洗性及展色性,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漆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硅藻土具有空隙大、吸收性强、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热等特点,能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具有优异的表面能,能够紧紧附着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而且,其具有较大的孔体积,能够起到隔音的效果,有利于城市降噪,且硅藻土能够将自身超细微孔中的水分释放出来,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具有优异的抗雨水侵蚀能力。聚苯胺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能够与金属离子反应,并在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表面形成一层起保护作用的氧化层,进而能够提高高架桥丙烯酸面漆整体的耐雨水侵蚀能力。纳米氧化铜能够降低微生物在高架桥丙烯酸面漆表面的附着率,有利于保持漆膜的完整性。同时,硅藻土、聚苯胺和纳米氧化铜之间能够起到良好的复配增效作用,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漆膜不仅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结合性,且对雨水的侵蚀具有优异的抵抗能力,不易产生脱落,整体应用性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3-5份的纤维助剂,纤维助剂为氮化硼纤维和木质素纤维的混合物,且氮化硼纤维和木质素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1-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氮化硼纤维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且氮化硼纤维表面上孔隙率很低且呈封闭状态,能够提高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耐雨水侵蚀能力。木质素纤维是天然木材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有机纤维,其微观结构是带状弯曲的,凹凸不平的,多孔的,交叉处是扁平的,有良好的韧性、分散性和化学稳定性,吸水能力强,有非常优秀的增稠抗裂性能。而当氮化硼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混合组成纤维助剂时,能够相互配合作用,并大大提高高架桥丙烯酸面漆整体的耐雨水侵蚀能力和附着性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3-5份的粉料助剂,粉料助剂为二氧化硅超细粉和镁铝尘晶石粉的混合物,且二氧化硅超细粉和镁铝尘晶石粉的重量份数比为1:(1.7-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硅超细粉能够提高高架桥丙烯酸面漆漆膜的抗折、抗渗、防腐、抗冲击及耐磨性能,使漆膜在雨水冲刷下不易发生脱落。而镁铝尘晶石粉具有良好的抗侵蚀能力,其与二氧化硅超细粉共同组成的粉料助剂,能够起到良好的互补效果,有利于提高高架桥丙烯酸面漆整体的耐雨水冲刷侵蚀的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颜填料选用超细硅酸铝、煅烧高岭土、硅灰石、沉淀硫酸钡、滑石粉和云母粉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细硅酸铝、煅烧高岭土、硅灰石、沉淀硫酸钡、滑石粉和云母粉均为良好的颜填料,其在高架桥丙烯酸面漆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与各组分原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摩擦、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等性能,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整体具有良好稳定的耐雨水冲刷性能,且不易被雨水侵蚀,漆膜整体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消泡剂选用乳化硅油、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或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搅拌,使空气容易进入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内部形成微小气泡,当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在固化过程中,其内部的微小起泡容易发生迁移并聚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气泡,而消泡剂具有良好的去除气泡的作用,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在固化成型后的内部不易出现较大的气泡,进而使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耐雨水侵蚀性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分散剂选用三聚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聚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丙烯酰胺均为良好的分散剂,有利于使各组分原料充分分散混合在一起,并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同时,也能防止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内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进而保证了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整体品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增韧剂选用羧基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增韧剂能够提高高架桥丙烯酸面漆整体的韧性,使漆膜在承受较大外力时,不易产生裂纹,保证了漆膜的完整性,并使漆膜整体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抗雨水侵蚀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具有良好的抗雨水侵蚀性能,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相应重量份数的去离子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水性丙烯酸树脂 30-65份;/n去离子水 15-30份;/n硅藻土 4-8份;/n聚苯胺 3-6份;/n纳米氧化铜 2-4份;/n醇酯十二 0.5-1.5份;/n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0.4-0.8份;/n分散剂 2-5份;/n消泡剂 1-5份;/n增韧剂 2-6份;/n颜填料 8-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性丙烯酸树脂30-65份;
去离子水15-30份;
硅藻土4-8份;
聚苯胺3-6份;
纳米氧化铜2-4份;
醇酯十二0.5-1.5份;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4-0.8份;
分散剂2-5份;
消泡剂1-5份;
增韧剂2-6份;
颜填料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3-5份的纤维助剂,纤维助剂为氮化硼纤维和木质素纤维的混合物,且氮化硼纤维和木质素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丙烯酸面漆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3-5份的粉料助剂,粉料助剂为二氧化硅超细粉和镁铝尘晶石粉的混合物,且二氧化硅超细粉和镁铝尘晶石粉的重量份数比为1:(1.7-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丙烯酸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颜填料选用超细硅酸铝、煅烧高岭土、硅灰石、沉淀硫酸钡、滑石粉和云母粉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运
申请(专利权)人:沪宝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