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56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包括若干牵引杆,若干连接杆,若干升降连接器;牵引杆由克氏针套管、克氏针、紧固螺栓组成;牵引杆与连接杆垂直可拆卸相连,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可通过升降连接器活动相连,升降连接器由带显示的压力传感器,套接段,压力槽,施压螺帽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施压螺帽调节升降连接器的高度,达到调节压力的作用,所述牵引杆可贯穿于骨骼之中。其优点表现在: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安全可靠,且牵引力可控,牵引效果持续、稳定,可双向牵引,无需主动对抗牵引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现有的胫骨结节牵引系统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重要辅助手段。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受到附着于其上的肌肉或肌腱的牵拉,发生成角、缩短、旋转、分离等移位,容易造成血管、神经卡压,甚至损伤。对于软组织损伤严重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急诊手术复位固定。此时,胫骨结节牵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胫骨结节层面横行置入直径4.0mm斯氏针进行牵引,可使收缩的肌肉肌腱复张,从而使发生移位的骨折块得到复位或部分复位,从而减轻对血管或神经的卡压,利于骨折周围组织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减轻软组织肿胀,为择期手术争取宝贵时间和提供有利条件,且现有的胫骨结节牵引是利用于牵引系统远端的重物的重力作用进行下肢牵引,属于单向牵引,患者会有不适感,需有意识地保持与牵引方向相反的对抗力,否则上身会不自主地随牵引方向进行移动,影响牵引效果。另外,由于缺乏向股骨上方的反向牵引,牵引效果一般,尤其是想通过肌腱的牵拉和挤压作用使得骨折复位的想法往往难以实现。中国专利文献:CN2669797Y公开了一种双向牵引架,由侧板、牵引针、对抗牵引针和弹力筋组成,其在每块侧板的两端上对称的有牵引孔和对抗牵引孔,在侧板中间有一滑动槽,使牵引针能够在滑动槽中顺利滑动,连接关系是:两块侧板对称平行地放在一起,在侧板的滑动槽中穿有一根牵引针,弹力筋穿过牵引孔套在牵引针的两端,在侧板的对抗牵引孔上穿有对抗牵引针。解决了在上肢骨折治疗中对抗牵引无法使用的问题,使指骨、尺桡骨、肱骨等骨折的患者,在牵引的同时,关节仍能屈伸锻炼,促进骨折愈合的医疗器械;具有构造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减少病人痛苦,治疗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其装置将牵引针暴露在外,并没有相关防护,易造成安全事故,且采用弹力带进行牵引,导致施力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204655080U,公开了指骨牵引复位架,包括两根长杆挂钩,两根短杆挂钩,四个针杆夹钳和两根分牙橡胶圈,与两根平行打入指骨的克氏针组合使用。使用时在手指两侧分别将长杆挂钩与近侧克氏针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短杆挂钩与远侧克氏针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长杆挂钩与短杆挂钩间通过分牙橡胶圈相连,通过橡胶圈的拉力实现牵引复位并维持骨折位置。该专利主要用于复位固定指间关节内骨折,而且采用针杆夹钳进行相应的连接固定,其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也并未涉及如何避免克氏针两端暴露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亦采用弹性部件分牙橡胶圈作为施力部件,导致施力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206548586U公开了一种骨折牵引加压装置,包括可调式固定架、摇柄、牵引加压杆、连接器、螺栓和螺杆转柄,所述可调式固定架为扇形,其内部设有扇形槽,扇形槽内设有固定套管,可调式固定架外壁上设有螺孔,牵引加压杆为直螺杆,牵引加压杆与螺孔配合,且其一端与摇柄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器连接,连接器上方垂直安装有螺杆转柄,可调式固定架对称安装在骨折的骨干两侧,相对的牵引连接杆连接在连接器上,螺栓紧固连接器,牵引加压杆与骨干长度方向平行。该专利文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骨折两端进行固定,可以双向牵引,同时利用固定套管在扇形槽内滑行的方法,可以纠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在纠正骨折断端畸形后,通过双向加压可使骨折断端加压,从而使骨折断端解剖复位,操作简便。但是该专利其装置设在单侧位置,并不具备对称性,当用于持续牵引时,会导致受力不均的问题发生,影响疗效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牵引失败,其设有可调式固定架,更加重了患者单侧的负担,在患者移动时,可能导致克氏钉无法承担整个装置产生的力矩,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其牵引施力装置及连接器,并不具备压力示数功能,使医生并不清楚施加了多大的力,造成了极大地不便。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安全可靠,且牵引力可控,牵引效果持续、稳定,可双向牵引,无需主动对抗牵引力的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安全可靠,且牵引力可控,牵引效果持续、稳定,可双向牵引,无需主动对抗牵引力的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包括若干牵引杆,若干连接杆,若干升降连接器;所述牵引杆为柱体结构,其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杆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相连,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可通过所述升降连接器活动相连,所述牵引杆可贯穿于骨骼之中,正对布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杆包括克氏针,克氏针套管,紧固螺栓,克氏针套管可与克氏针两端可拆卸连接,克氏针套管可通过紧固螺栓与克氏针相紧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带螺纹孔的柱体结构,且对称布置在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带外螺纹的柱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牵引杆垂直可拆卸相连,所述连接杆与与之相对的另一连接杆的位置并排相邻,所述连接杆的所述连接头为梯形外螺纹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连接器包括带显示的压力传感器,套接段,压力槽,施压螺帽;施压螺帽带有梯形内螺纹,可与所述连接头活动相连,套接段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其侧边设有带显示的压力传感器,带显示的压力传感器末端设有压力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连接器其内部还集成有可充电蓄电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有多种长度规格。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可为由若干颗粒铺成的防滑带,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由控制螺栓相连的开环结构,其开环结构可通过控制螺栓与防滑带套接紧固。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所述牵引杆分别正对横向平行置于股骨与胫骨之中,两端垂直连接有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连接杆之间并排相邻放置,由所述升降连接器相连,使可通过升降连接器调节相对的牵引杆之间的力矩,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实现双向牵引。2、所述的升降连接器设有带显示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清楚的监测压力值,以保证维持在正常的压力范围内,进而保证其治疗效果,防止牵引力过大,对韧带、骨骼及肌肉造成损伤,或牵引力过小则会导致治疗效果差的情况发生。3、所述升降连接器通过套接段与压力槽将两根相对的连接杆活动连接在一起,其套接段的管壁及压力槽的槽壁,配合施压螺帽使三者稳定的组合在一起,既方便调节相应的压力值,又不易松脱。4、所述牵引杆包括克氏针、克氏针套管、紧固螺栓,克氏针作为常用的牵引手术器械,使医生在手术操作时会更加的熟悉,所述的紧固螺栓配合螺栓孔将克氏针与克氏针套管紧固在一起,使手术后,克氏针套管不会脱落,且调节克氏针与克氏针套管套接的深度后,依然可以起到稳定的紧固作用,克氏针套管还可以有效的防止针体导致的误伤问题。5、所述连接头与施压螺帽采用梯形螺纹,其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牵引杆,若干连接杆,若干升降连接器;所述牵引杆为柱体结构,其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杆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相连,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可通过所述升降连接器活动相连,所述牵引杆可贯穿于骨骼之中,正对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牵引杆,若干连接杆,若干升降连接器;所述牵引杆为柱体结构,其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杆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相连,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可通过所述升降连接器活动相连,所述牵引杆可贯穿于骨骼之中,正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包括克氏针,克氏针套管,紧固螺栓,克氏针套管可与克氏针两端可拆卸连接,克氏针套管可通过紧固螺栓与克氏针相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带螺纹孔的柱体结构,且对称布置在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带外螺纹的柱体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川玉满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