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56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主管、设置在主管一端的把手、设置在主管另一端的第一万向套以及设置在第一万向套上的转向组以及设置在转向组上的切割组,切割组包括设置在第二万向套内的连接球,设置在连接球上的切割壳、设置在切割壳内的驱动马达以及设置在切割壳前端并与驱动马达输出端连接的刀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椎间盘内的纤维环及髓核组织的剪切功能,提高了内镜下椎间盘组织切除手术效率以及成功率。

An adjustable shearing discectomy device under spinal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
技术介绍
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纤维环。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呈斜行排列,分为外、中、内三层,紧密坚实的附着于两个椎体的垢环之间,使上下两椎体互相连接,具有固护髓核及保持椎体间稳定性的作用。较厚的胶原纤维成份使纤维环具有少许弹性并强韧厚实。退变、损伤及先天畸形可诱发较薄的纤维环后层破裂发生,导致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并压迫椎管内及椎旁神经结构,产生腰、腿痛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即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多数病人虽可在早期经过非手术疗法如牵引、推拿等物理方法及药物治疗而使症状缓解,但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需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及微创技术的提高,目前国内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泛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术式。然而,由于脊柱内镜操作通道直径较小,且往往与椎间隙成一定角度。内镜下椎间盘切除器械多为“枪式”长柄操作器械,以内镜下髓核钳为主,其抓持能力有限,并且多为“点状”抓取,难以对质地坚韧且富有弹性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进行高效切除,而这将直接影响椎间盘髓核组织切除的效率及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式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包括主管、设置在主管一端的把手、设置在主管另一端的第一万向套以及设置在第一万向套上的转向组以及设置在转向组上的切割组;转向组包括设置在第一万向套内并与第一万向套活动连接的球套、设置在第一万向套外侧并与球套连接的连接管以及设置在连接管上的第二万向套;切割组包括设置在第二万向套内的连接球,设置在连接球上的切割壳、设置在切割壳内的驱动马达以及设置在切割壳前端并与驱动马达输出端连接的刀头;刀头包括设置在切割壳前端的定刀片、设置在定刀片顶端并与定刀片活动连接的动刀片、设置在动刀片上的传动块以及设置在驱动马达输出端的偏转轮,传动块靠近偏转轮的一端设有传动槽,偏转轮上设有与偏转轮非同轴线设置的偏心钉,偏心钉设置在传动槽内并与传动槽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万向套与设置在第一万向套内的球套配合,即球套与第一万向套的转动连接,使球套以及设置在球套上的切割组能够绕第一万向套做多角度的旋转运动,同时第二万向套与设置在第二万向套内的连接球配合,即第二万向套与连接球的转动连接,使连接球以及设置在连接球上的切盘能够绕第二万向套做多角度的旋转运动,由此实现了切割组360°全方位角度调节的功能,同时当切割组进入椎间盘后,驱动马达旋转带动偏转轮以及偏转轮上的偏心钉旋转,当驱动马达运转时产生一个偏心圈,偏心圈使动刀片转换成动刀片左右平衡,在偏心距离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动刀片和定刀片达到剪切效果,实现了对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高效剪切功能。作为优选,球套上设有调向孔,球套内设有万向节,万向节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向杆以及第二调向杆,第一调向杆与连接球连接,第二调向杆一端穿过调向孔以及主管并设置在主管外侧。本专利技术中万向节实现第一调向杆与第二调向杆的变角度动力传递改变了传动轴线的方向。当医生旋转第二调向杆时,通过万向节以及第一调向杆的传动作用使连接球绕第二万向套做旋转运动,以此调节切盘的工作位置。作为优选,第二调向杆位于主管外侧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柄。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在第二调向杆上的第一调节柄,便于医生通过第一调节柄旋转第二调向杆,以调节切割组的工作位置。作为优选,第一万向套的内侧设有第三调向杆,第三调向杆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四调向杆,第四调向杆一端穿过调向孔以及主管并设置在主管外侧。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调向杆与第四调向杆的转动连接配合,当医生向外拉动第四调向杆时,则第三调向杆带动球套旋转,进行调节连接管的旋转角度。作为优选,第四调向杆位于主管外侧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柄。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在第四调向杆上的第二调节柄,便于医生通过第二调节柄旋转第四调向杆,以调节连接管的工作位置。作为优选,主管内侧设有套管,套管套设在第四调向杆外侧并与第四调向杆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主管内侧并套设在第四调向杆外侧的套管,对第四调向杆进行位置限定,避免第四调向杆与第二调向杆发生工作位置上的互相干扰。作为优选,切割壳内并位于传动块两端设有复位弹簧。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在切割壳内并位于传动块两端的复位弹簧,在动刀片往复运动过程中配合驱动马达对动刀片进行辅助驱动。作为优选,把手上设有与驱动马达电连接的控制按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把手上的控制按钮,便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能够随时控制驱动马达以及切割组的工作状态。作为优选,定切片和动切片采用的材料为医用金属。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材料为医用金属的定切片和动切片,避免定切片和动切片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造成感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主管上的第一万向套与设置在连接管上的球套之间的配合,通过将第一万向套装在球套外侧并与球套活动连接,使连接管以及切割组能够绕主管做一定角度的旋转;同时通过设置在连接管上的第二万向套与连接球之间的配合,通过将第二万向套装在连接球外侧并与连接球活动连接,实现了切割组能够绕连接管做360°全方位角度调节的功能;同时驱动马达旋转带动偏转轮以及偏转轮上的偏心钉旋转,当驱动马达运转时产生一个偏心圈,偏心圈使动刀片转换成动刀片左右平衡,在偏心距离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动刀片和定刀片达到剪切效果,实现了对强韧并富于弹性的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剪切功能,由此当驱动马达启动并带动动刀片做往复直线运动时,医生能够调整刀头的工作角度,并对质地坚韧的纤维环附着终板处组织进行高效切除,提高了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效率以及手术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切割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到图4,本专利技术包括主管1、设置在主管1一端的把手2以及设置在主管1另一端的第一万向套3,把手2便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持握并移动主管1的位置。第一万向套3内设有同于改变工作角度的调向组4,调向组4包括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内并与第一万向套3活动连接的球套41以及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外侧并与球套41连接的连接管42,连接管42的一端与球套41固定连接,连接管4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万向套43。第一万向套3的内侧设有第三调向杆8,第三调向杆8与球套41垂直连接,第三调向杆8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四调向杆9,第四调向杆9的一端与第三调向杆8转动连接;第四调向杆9的另一端穿过主管1并设置在主管1外侧。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设置在主管(1)一端的把手(2)、设置在主管(1)另一端的第一万向套(3)以及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上的调向组(4)以及设置在调向组(4)上的切割组(5);/n所述调向组(4)包括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内并与第一万向套(3)活动连接的球套(41)、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外侧并与球套(41)连接的连接管(42)以及设置在连接管(42)上的第二万向套(43);/n所述切割组(5)包括设置在第二万向套(43)内的连接球(51),设置在连接球(51)上的切割壳(52)、设置在切割壳(52)内的驱动马达(53)以及设置在切割壳(52)前端并与驱动马达(53)输出端连接的刀头(54);/n所述刀头(54)包括设置在切割壳(52)前端的定刀片(541)、设置在定刀片(541)顶端并与定刀片(541)活动连接的动刀片(542)、设置在动刀片(542)上的传动块(543)以及设置在驱动马达(53)输出端的偏转轮(544),所述传动块(543)靠近偏转轮(544)的一端设有传动槽(5431),所述偏转轮(544)上设有与偏转轮(544)非同轴线设置的偏心钉(5441),所述偏心钉(5441)设置在传动槽(5431)内并与传动槽(5431)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设置在主管(1)一端的把手(2)、设置在主管(1)另一端的第一万向套(3)以及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上的调向组(4)以及设置在调向组(4)上的切割组(5);
所述调向组(4)包括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内并与第一万向套(3)活动连接的球套(41)、设置在第一万向套(3)外侧并与球套(41)连接的连接管(42)以及设置在连接管(42)上的第二万向套(43);
所述切割组(5)包括设置在第二万向套(43)内的连接球(51),设置在连接球(51)上的切割壳(52)、设置在切割壳(52)内的驱动马达(53)以及设置在切割壳(52)前端并与驱动马达(53)输出端连接的刀头(54);
所述刀头(54)包括设置在切割壳(52)前端的定刀片(541)、设置在定刀片(541)顶端并与定刀片(541)活动连接的动刀片(542)、设置在动刀片(542)上的传动块(543)以及设置在驱动马达(53)输出端的偏转轮(544),所述传动块(543)靠近偏转轮(544)的一端设有传动槽(5431),所述偏转轮(544)上设有与偏转轮(544)非同轴线设置的偏心钉(5441),所述偏心钉(5441)设置在传动槽(5431)内并与传动槽(543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可调型剪切式椎间盘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套(41)上设有调向孔(441),所述球套(41)内设有万向节(442),所述万向节(44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向杆(6)以及第二调向杆(7),所述第一调向杆(6)与连接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志军黄妮娇王维群郑国权黄鹏张雪松张西峰廖文波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