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栋专利>正文

吸尘器刷头及吸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55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吸尘器刷头及吸尘方法,吸尘器刷头包括刷头本体、前擦板、后擦板、擦板驱动装置和喷水组件,刷头本体内设置有吸尘管路,吸尘管路在刷头本体的底部前侧形成有吸尘口,喷水组件的喷水口设置在刷头本体的底部且位于前擦板和后擦板之间;擦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前擦板和后擦板,擦板驱动装置配置为带动前擦板、后擦板以相反方向往复移动;前擦板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过尘孔,过尘孔位于吸尘口的下方,过尘孔配置为随前擦板往复移动时吸尘口保持与过尘孔重叠。由此实现了吸尘、干擦、湿擦多位一体清洁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相比,能够兼顾处理多种类型的垃圾的彻底清洁,显著提升了吸尘器刷头的吸尘清洁的作业面积、作业效率和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刷头及吸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吸尘器刷头及吸尘方法。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一种利用负压产生吸力对脏物进行吸除的清洁装置,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中单纯依靠吸力难以将被清洁物表面的灰尘彻底吸除,为了提高清洁效果,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带有刷毛的吸尘器刷头,利用刷毛将灰尘拨动,从而被吸尘口吸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刷头,一种刷毛往往呈圆柱形设置,容易缠绕头发导致故障率很高,并且作用力小,只能清理浮尘,难以清洁牢固粘接在地面的垃圾,清洁效果差,非常重要的是,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将吸尘器刷头用力朝地面按压,对用户来说具有体力负担,用户体验差。现有技术的方案对积尘的扫除面积小,圆柱形刷毛无法处理尺寸较大的垃圾,也无法处理粘接在地面的头发等物体,用户清洁费力,使用体验不好。更重要的是,圆柱形刷毛与吸尘口之间联动作用下,导致二者难以有效配合,使得吸尘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有些刷头上设置有喷水装置,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把地面的头发等垃圾喷湿后,粘在地表面很难吸起和清理。而且,水分容易从吸尘口吸入吸尘系统,一旦有水分进入吸尘系统,非常容易使吸尘系统的电机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吸尘器刷头及吸尘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吸尘器刷头,包括刷头本体、前擦板、后擦板、擦板驱动装置和喷水组件,所述刷头本体内设置有吸尘管路,所述吸尘管路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前侧形成有吸尘口,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上分别设置有抹布,所述擦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内,所述喷水组件的喷水口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之间;所述擦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所述擦板驱动装置配置为带动所述前擦板、所述后擦板以相反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前擦板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过尘孔,所述过尘孔位于所述吸尘口的下方,所述过尘孔配置为随所述前擦板往复移动时所述吸尘口保持与所述过尘孔重叠。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沿所述前擦板的前进或后退方向上,所述过尘孔的宽度大于所述吸尘口的宽度至预设阀值,使所述过尘孔随所述前擦板往复移动时所述吸尘口保持与所述过尘孔重叠;或者,在沿所述前擦板的前进或后退方向上,所述过尘孔的宽度小于所述吸尘口的宽度至预设阀值,使所述过尘孔随所述前擦板往复移动时所述吸尘口保持与所述过尘孔重叠。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擦板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擦板驱动装置,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具有集尘槽和抹布安装部,所述集尘槽的前壁位于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前边缘,所述集尘槽的后壁连接所述抹布安装部,所述过尘孔设置在所述集尘槽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尘槽的前壁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缺口,各所述缺口分别连通所述集尘槽。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尘槽在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前边缘从中部向两侧延伸,且占据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前边缘的一半以上长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过尘孔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所述吸尘口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过尘孔与所述吸尘口一一对应或者一个所述过尘孔重叠多个所述吸尘口。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尘槽的后壁具有多个齿刀,所述齿刀的刀刃朝向所述集尘槽。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尘槽的前壁也具有多个齿刀,所述齿刀的刀刃朝向所述集尘槽。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尘槽的未设置有所述过尘孔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过尘孔的宽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擦板驱动装置包括曲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曲轴包括曲轴杆、形成在所述曲轴杆上的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轴颈上、另一端铰接所述前擦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轴颈上、另一端铰接所述后擦板的顶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颈的轴心线、所述第二轴颈的轴心线与所述曲轴杆的转动轴心共面,且所述第一轴颈的轴心线和所述曲轴杆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轴颈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曲轴杆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擦板驱动装置还配置为带动所述前擦板、所述后擦板以相反方向往复移动时,所述曲轴保持自平衡。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滚轮、滚轮座、导轨条、导轨座,所述滚轮座固定在所述前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滚轮座上,所述滚轮滚动接触所述前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另一个,所述导轨座固定在所述前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导轨条固定在所述前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另一个上,所述导轨座用于限制所述导轨条的移动方向。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滚轮、滚轮座、导轨条、导轨座,所述滚轮座固定在所述后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滚轮座上,所述滚轮滚动接触所述后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另一个,所述导轨座固定在所述后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导轨条固定在所述后擦板与所述刷头本体的另一个上,所述导轨座用于限制所述导轨条的移动方向。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的间隙内穿设有所述导轨条。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水组件的喷水口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管路包括内部管路和柔性接头,所述内部管路位于所述刷头本体内且一端连接所述吸尘口,所述内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柔性接头内,所述柔性接头固定在所述刷头本体上。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接头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外管,所述第一套管安装在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刷头本体,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套管铰接,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内部管路穿过所述第一套管后与所述外管插接,所述外管与所述第二套管之间由卡键锁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管与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固定有电线插头,所述电线插头穿过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套管。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包括箱体、箱盖和隔水垫,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下部具有具有出水口,所述隔水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用于储水,所述隔水垫的中心区域的高度小于边缘区域的高度,且所述隔水垫的中心区域具有用于往所述下腔注水的注水口,所述箱盖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注水口。一种吸尘方法,使用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刷头进行以下操作:启动负压产生装置使垃圾在所述吸尘口被所述吸尘管路吸走;启动所述擦板驱动装置配置为带动所述前擦板、所述后擦板以相反方向往复移动;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水量启动所述喷水组件,使所述前擦板对待清洁面进行干擦、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头本体、前擦板、后擦板、擦板驱动装置和喷水组件,所述刷头本体内设置有吸尘管路,所述吸尘管路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前侧形成有吸尘口,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上分别设置有抹布,所述擦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内,所述喷水组件的喷水口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之间;/n所述擦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所述擦板驱动装置配置为带动所述前擦板、所述后擦板以相反方向往复移动;/n所述前擦板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过尘孔,所述过尘孔位于所述吸尘口的下方,所述过尘孔配置为随所述前擦板往复移动时所述吸尘口保持与所述过尘孔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01 CN 20191070686141.一种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头本体、前擦板、后擦板、擦板驱动装置和喷水组件,所述刷头本体内设置有吸尘管路,所述吸尘管路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前侧形成有吸尘口,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上分别设置有抹布,所述擦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内,所述喷水组件的喷水口设置在所述刷头本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之间;
所述擦板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前擦板和所述后擦板,所述擦板驱动装置配置为带动所述前擦板、所述后擦板以相反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前擦板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过尘孔,所述过尘孔位于所述吸尘口的下方,所述过尘孔配置为随所述前擦板往复移动时所述吸尘口保持与所述过尘孔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前擦板的前进或后退方向上,所述过尘孔的宽度大于所述吸尘口的宽度至预设阀值,使所述过尘孔随所述前擦板往复移动时所述吸尘口保持与所述过尘孔重叠;
或者,在沿所述前擦板的前进或后退方向上,所述过尘孔的宽度小于所述吸尘口的宽度至预设阀值,使所述过尘孔随所述前擦板往复移动时所述吸尘口保持与所述过尘孔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擦板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擦板驱动装置,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具有集尘槽和抹布安装部,所述集尘槽的前壁位于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前边缘,所述集尘槽的后壁连接所述抹布安装部,所述过尘孔设置在所述集尘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槽的前壁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缺口,各所述缺口分别连通所述集尘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槽在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前边缘从中部向两侧延伸,且占据所述前擦板的底部前边缘的一半以上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过尘孔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所述吸尘口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过尘孔与所述吸尘口一一对应或者一个所述过尘孔重叠多个所述吸尘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槽的后壁具有多个齿刀,所述齿刀的刀刃朝向所述集尘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槽的前壁也具有多个齿刀,所述齿刀的刀刃朝向所述集尘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槽的未设置有所述过尘孔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过尘孔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板驱动装置包括曲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曲轴包括曲轴杆、形成在所述曲轴杆上的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轴颈上、另一端铰接所述前擦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轴颈上、另一端铰接所述后擦板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颈的轴心线、所述第二轴颈的轴心线与所述曲轴杆的转动轴心共面,且所述第一轴颈的轴心线和所述曲轴杆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轴颈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曲轴杆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吸尘器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板驱动装置还配置为带动所述前擦板、所述后擦板以相反方向往复移动时,所述曲轴保持自平衡。


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栋
申请(专利权)人:邢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