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534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密集烤房,所述密集烤房内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两侧对称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壁和固定支架之间,装烟支架放置在传动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烟杆或烟夹置于装烟支架上,利用传动装置进行鲜烟叶装炕或烤后烟叶下炕作业,以降低工人装、卸烟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

An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dense baking room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烤烟调制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烟叶生产模式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向省时省工、提高效率的方向不断发展,催生了大量烟用器械的制造。在烟叶烘烤作业中,密集烤房因烘烤能力强、烟叶容纳量大等特点得以大面积推广和使用,但在使用期间仍存在着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传统的烟叶烘烤作业是通过人力将编好烟叶的烟杆或是烟夹放入烤房中相应位置,由于烟杆数量较多、质量较重,操作过程中费工费时,且高层装烟时工人需要不断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者,人工装烟是依靠工人对杆距的主观判断来决定装烟密度的大小,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容易造成烤房装烟不均匀,进而导致烘烤过程中烟叶所处温湿环境存在差异,影响烤后烟叶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以提高烘烤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人作业安全性,同时解决了人工装烟密度不均匀、难以调控的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包括密集烤房,所述密集烤房内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两侧对称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壁和固定支架之间,装烟支架放置在传动装置上。所述传动装置设置6条,在密集烤房中采用三层两路式的布局安放。所述装烟支架包括与传动装置相接触的底座,底座两侧设有支架,支架顶端设有烟杆凹槽和烟夹凹槽,底座上还设有螺旋阻挡柱Ⅰ和螺旋阻挡柱Ⅱ。所述螺旋阻挡柱Ⅰ和螺旋阻挡柱Ⅱ呈中心对称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旋阻挡柱Ⅰ和螺旋阻挡柱Ⅱ结构相同,螺旋阻挡柱Ⅰ包括与底座相连的固定柱,固定柱内设有螺旋刻度尺,螺旋刻度尺两端设有阻挡板。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体及中间支架上的外壳,外壳上设有调控按钮和驱动电机,外壳内侧安装有滚动轮,滚动轮上覆盖有传送带。所述调控按钮位于近密集烤房门一端的外壳上,驱动电机位于外壳外侧两端,驱动电机与滚动轮相连,且外壳尾部设有挡板、用于固定装烟支架。所述的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a)烟叶采收后,采用烟杆或烟夹进行装烟作业,之后将编好烟叶的烟杆或烟夹放置在装烟支架对应的烟杆凹槽或烟夹凹槽上;(b)通过传动装置的调控按钮启动装置运行,传送带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以10c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将承载有烟叶的装烟支架放置在烤房近门端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带动其向烤房中移动,该层该路放置的第一个装烟支架运行至传动装置尾部时,挡板固定装烟支架位置使其不再运行;(c)依据烤房装烟层次及装烟支架承载的烟叶重量,通过装烟支架装载的螺旋阻挡柱Ⅰ和螺旋阻挡柱Ⅱ调控相邻装烟支架的间距;当需要调控装烟密度时,可将螺旋阻挡柱Ⅰ和螺旋阻挡柱Ⅱ上的阻挡板旋出,通过螺旋刻度尺确定装烟支架的间距;(d)装烟结束后通过传动装置的调控按钮关闭装置,开始烘烤作业;烘烤结束后待烟叶回潮,之后通过传动装置的调控按钮启动装置,传动带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逆时针运行以10c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烤后烟叶全部下炕后通过调控按钮启关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够将烟杆或烟夹置于装烟支架上,利用传动装置进行鲜烟叶装炕或烤后烟叶下炕作业,以降低工人装、卸烟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应用中可依据实际情况的实现装烟间距的灵活调控;(3)本专利技术能够调整相邻装烟支架的距离,用以控制间距、调控装烟密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烤房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烟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烟杆固定示意图;图4为烟夹装烟示意图;图5为螺旋阻挡柱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包括密集烤房,所述密集烤房内设有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两侧对称设有传动装置2,所述传动装置2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壁和固定支架1之间,传动装置2上放置有装烟支架4。所述传动装置2设置6条,在密集烤房中采用三层两路式的布局安放。所述装烟支架4用于承载烟杆或烟夹,放置于各传动装置上,进行鲜烟叶装炕或烤后烟叶下炕作业,以降低工人装、卸烟的劳动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所述装烟支架4包括与传动装置2相接触的底座5,用于保证装烟后支架的稳定性,底座5两侧设有支架6,支架6顶端设有烟杆凹槽7和烟夹凹槽8,底座5上还设有螺旋阻挡柱Ⅰ9和螺旋阻挡柱Ⅱ10。所述支架4在底座5两侧,用于支撑烟杆或烟夹及烟叶的重量,所述烟杆凹槽和烟夹凹槽位于支架顶端,同时适配烟杆装烟或烟夹装烟,所述螺旋阻挡柱Ⅰ9和螺旋阻挡柱Ⅱ10固定在装烟支架底座上。所述螺旋阻挡柱Ⅰ9和螺旋阻挡柱Ⅱ10呈中心对称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旋阻挡柱Ⅰ9和螺旋阻挡柱Ⅱ10结构相同,螺旋阻挡柱Ⅰ9包括与底座5相连的固定柱11,固定柱11内设有螺旋刻度尺12,当需要增大相邻两个装烟支架的距离时可以旋出,螺旋刻度尺12两端设有阻挡板13,用于和相邻装烟支架螺旋阻挡柱的阻挡板对接,在应用中可依据实际情况的实现装烟间距的灵活调控。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体及中间支架上的外壳14,外壳14上设有调控按钮15和驱动电机16,外壳14内侧安装有滚动轮17,滚动轮17上覆盖有传送带18。所述调控按钮15位于近密集烤房门一端的外壳14上,可实现传送带的顺时针/逆时针运行,进而带动传送带上装烟支架的前进/后退,完成装烟/卸烟作业,驱动电机16位于外壳14外侧两端,驱动电机16与滚动轮17相连,且外壳14尾部设有挡板19、用于固定装烟支架4,用于固定装烟支架4的位置。所述的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烟叶采收后,采用常规的烟杆或烟夹进行装烟作业,之后将编好烟叶的烟杆或烟夹放置在装烟支架4对应的烟杆凹槽7或烟夹凹槽8上。通过传动装置2的调控按钮15启动装置运行,传送带18在驱动电机16的带动下以10c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将承载有烟叶的装烟支架4放置在烤房近门端的传送带18上,传送带18带动其向烤房中移动,该层该路放置的第一个装烟支架运行至传动装置尾部时,挡板19固定装烟支架位置使其不再运行。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包括密集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烤房内设有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两侧对称设有传动装置(2),所述传动装置(2)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壁和固定支架(1)之间,装烟支架(4)放置于传动装置(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包括密集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烤房内设有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两侧对称设有传动装置(2),所述传动装置(2)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壁和固定支架(1)之间,装烟支架(4)放置于传动装置(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设置6条,在密集烤房中采用三层两路式的布局安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烟支架(4)包括与传动装置(2)相接触的底座(5),底座(5)两侧设有支架(6),支架(6)顶端设有烟杆凹槽(7)和烟夹凹槽(8),底座(5)上还设有螺旋阻挡柱Ⅰ(9)和螺旋阻挡柱Ⅱ(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阻挡柱Ⅰ(9)和螺旋阻挡柱Ⅱ(10)呈中心对称方式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阻挡柱Ⅰ(9)和螺旋阻挡柱Ⅱ(10)结构相同,螺旋阻挡柱Ⅰ(9)包括与底座(5)相连的固定柱(11),固定柱(11)内设有螺旋刻度尺(12),螺旋刻度尺(12)两端设有阻挡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密集烤房自动装、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密集烤房左右两侧墙体及中间支架上的外壳(14),外壳(14)上设有调控按钮(15)和驱动电机(16),外壳(14)内侧安装有滚动轮(17),滚动轮(17)上覆盖有传送带(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朝鹏李峥祁春苗路晓崇马京民王勇军崔庆伟张涛张勇刚马留军覃善宇葛川吴晶晶马宇胡军程相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