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51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4
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涉及一种蝉蛹的捕捉和保存装置,一侧斜片(5)、另一侧斜片(6)和立片(8)的上端通过直攻丝(2)固定在树干(32)上,环抱在树干上的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的下端连接或与另一捕捉装置的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分别连接;立片的中部设有多根并排排列的尼龙丝(29),立片下端连接方形盒(18)的内面中部,方形盒下端的口活动连接收纳盒(25)的上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直攻丝将一侧斜片、另一侧斜片和收纳盒上的立片固定在树干上,由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作为引导使蝉蛹到达方形盒上方,通过光滑的尼龙丝使蝉蛹跌落至方形盒后落入收纳盒的盐水中,获取蝉蛹的捕捉和防蜕变。

A catching device for cicada pu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蝉蛹的捕捉和保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的,蝉蛹从卵开始到若虫是在地底生活的,当若虫形成蝉蛹的过程后,蝉蛹便会出土攀爬至树上,然后在树上脱壳变成成虫,并在树上雄蝉发出声音吸引雌蝉来进行交配,然后使用产卵管插近树中产卵,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再在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土而出形成幼虫;蝉蛹是蝉的幼虫,蝉蛹的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蝉蛹成分包含含蛋白质、脂肪油,其中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醋,少量卵磷脂、淄醇、脂溶性维生素等;蚕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鲜蚕蛹含粗蛋白占51%、脂肪酸粗脂肪占29%、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及麦角甾醇等;蚕蛹的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远远高于一般食品,而且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蝉蛹适合体弱、病后、产后及老人食用,是理想的营养补品之一“禁忌与鸡蛋、牛奶、豆制品、瘦肉、鱼或海鲜等其它高蛋白食物同食,对蝉蛹的过敏者或肾病患者尽量少食或不食用”。很多人喜欢在每年的6至7月蛹变成成虫之前的短短的数日内进行捕捉和食用,鉴于人们对蝉蛹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单位开始着手研究更多的蝉蛹人工养殖和食用方法;根据蝉蛹的形成机理和生长周期,无论是自然形成或人工养殖,对于蝉蛹的捕捉都是个大问题,主要是量产的蝉蛹需求量较大和人工捕捉投入的人工费用较多问题,还有的是捕捉后的蝉蛹及时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利用直攻丝将一侧斜片、另一侧斜片和收纳盒上的立片固定在树干上,由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作为引导使蝉蛹到达方形盒上方,通过光滑的尼龙丝使蝉蛹跌落至方形盒后落入收纳盒的盐水中,获取蝉蛹的捕捉和防蜕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包括一侧斜片、另一侧斜片、尼龙丝、方形盒和收纳盒,一侧斜片、另一侧斜片和立片的上端通过直攻丝固定在树干上,环抱在树干上的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的下端连接或与另一捕捉装置的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分别连接;立片的中部设有多根并排排列的尼龙丝,立片下端连接方形盒的内面中部,方形盒下端的口活动连接收纳盒的上口。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在方形盒的内面靠近两侧分别设有向上的凸起片,两凸起片上分别设置有孔D,由两旋拧直攻丝分别穿过孔D后固定连接在树干上。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在方形盒的腔体A中部内侧的粘接位置设有粘接条,在粘接条的下部与多根间隔排列的弹性条上端连接,所述多根间隔排列的弹性条下端处于方形盒腔体A中部的外侧,由所述多根间隔排列的弹性条获取蝉蛹的防脱逃。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方形盒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上部宽下部窄的斜面,在两斜面的方形盒下部设有窄方形筒,窄方形筒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凸起条A;所述收纳盒的上口两侧上部分别设有外凸出,在两外凸出的相对面下部分别设有匹配窄方形筒凸起条A的凹槽,收纳盒的两凹槽活动滑接窄方形筒的凸起条A。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在收纳盒的腔体B中放入有防止蝉蛹变质或成蝉的盐水。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在收纳盒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凸起条B,所述收纳盒在收取时多个收纳盒最上部收纳盒下部的两凸起条B与下部相邻收纳盒上口的两凹槽活动滑接获取多个收纳盒的串联连接。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在最上部收纳盒的两凹槽之间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部设有提手。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在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的上部分部设有孔A,所述立片的上部设有孔B,直攻丝分别穿过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的孔A以及立片的孔B后固定连接树干,在直攻丝外端部设有圆片,所述圆片的外部面上设有旋拧片。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一侧斜片的下端设有孔C,所述孔C的四周设有放射状豁口;另一侧斜片的下端外部设有凸起柱,在凸起柱外端设有球体,所述球体穿在一侧斜片的孔C中获取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的下端连接。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立片的中部与角板上部粘接连接,多根并排排列的尼龙丝上端固定在角板的下部。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利用旋拧片控制直攻丝将一侧斜片、另一侧斜片和收纳盒上的立片固定在树干上,根据树木的直径选取一个、两个或多个捕捉装置,环绕树木的下部,然后将一侧斜片的孔C套在另一侧斜片的球体上,并使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朝下形成V字形紧贴树干“安装位置最好距离地面二十公分左右”,出土的蝉蛹爬上树干后受到一侧斜片和另一侧斜片的引导,使蝉蛹爬至方形盒上方,这时受到一侧斜片、另一侧斜片和立片的光滑作用无法上爬便会落入方形盒,部分蝉蛹攀爬时接触光滑的尼龙丝,便会通过光滑的尼龙丝使蝉蛹跌落至方形盒中,弹性条的设置也会使蝉蛹落入方形盒后无法脱逃,最终使蝉蛹落入收纳盒的盐水中,当达到几个小时后,由工作人员使用新的收纳盒替换装有蝉蛹的收纳盒;本专利技术为了便于无法进入车辆地域的蝉蛹收集,设置了具有提手的盖板,利用盖板的提手可方便树林的收集使用“也可使用大桶进行蝉蛹的收集”;本专利技术方便量产时的蝉蛹收集,对于蝉蛹收集的时间过长时的蝉蛹保鲜提供了保障,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弹性条在方形盒中的角度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树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收纳盒的串联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直攻丝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立片与角板和尼龙丝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孔A;2、直攻丝;3、圆片;4、旋拧片;5、一侧斜片;6、另一侧斜片;7、孔B;8、立片;9、旋拧直攻丝;10、放射状豁口;11、孔C;12、粘接条;13、弹性条;14、孔D;15、凸起片;16、粘接位置;17、腔体A;18、方形盒;19、凸起条A;20、斜面;21、窄方形筒;22、腔体B;23、凹槽;24、外凸出;25、收纳盒;26、凸起条B;27、球体;28、角板;29、尼龙丝;30、盐水;31、蝉蛹;32、树干;33、提手;34、盖板。【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8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包括一侧斜片5、另一侧斜片6、尼龙丝29、方形盒18和收纳盒25,一侧斜片5、另一侧斜片6和立片8的上端通过直攻丝2固定在树干32上,环抱在树干32上的一侧斜片5和另一侧斜片6的下端连接或与另一捕捉装置的一侧斜片5和另一侧斜片6分别连接;立片8的中部与角板28上部粘接连接,多根并排排列的尼龙丝29上端固定在角板28的下部,立片8下端连接方形盒18的内面中部,在方形盒18的内面靠近两侧分别设有向上的凸起片15,两凸起片15上分别设置有孔D14,由两旋拧直攻丝9分别穿过孔D14后固定连接在树干32上,在方形盒18的腔体A17中部内侧的粘接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包括一侧斜片(5)、另一侧斜片(6)、尼龙丝(29)、方形盒(18)和收纳盒(25),其特征是:一侧斜片(5)、另一侧斜片(6)和立片(8)的上端通过直攻丝(2)固定在树干(32)上,环抱在树干(32)上的一侧斜片(5)和另一侧斜片(6)的下端连接或与另一捕捉装置的一侧斜片(5)和另一侧斜片(6)分别连接;立片(8)的中部设有多根并排排列的尼龙丝(29),立片(8)下端连接方形盒(18)的内面中部,方形盒(18)下端的口活动连接收纳盒(25)的上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蝉蛹的捕捉装置,包括一侧斜片(5)、另一侧斜片(6)、尼龙丝(29)、方形盒(18)和收纳盒(25),其特征是:一侧斜片(5)、另一侧斜片(6)和立片(8)的上端通过直攻丝(2)固定在树干(32)上,环抱在树干(32)上的一侧斜片(5)和另一侧斜片(6)的下端连接或与另一捕捉装置的一侧斜片(5)和另一侧斜片(6)分别连接;立片(8)的中部设有多根并排排列的尼龙丝(29),立片(8)下端连接方形盒(18)的内面中部,方形盒(18)下端的口活动连接收纳盒(25)的上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在方形盒(18)的内面靠近两侧分别设有向上的凸起片(15),两凸起片(15)上分别设置有孔D(14),由两旋拧直攻丝(9)分别穿过孔D(14)后固定连接在树干(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在方形盒(18)的腔体A(17)中部内侧的粘接位置(16)设有粘接条(12),在粘接条(12)的下部与多根间隔排列的弹性条(13)上端连接,所述多根间隔排列的弹性条(13)下端处于方形盒(18)腔体A(17)中部的外侧,由所述多根间隔排列的弹性条(13)获取蝉蛹的防脱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蝉蛹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方形盒(18)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上部宽下部窄的斜面(20),在两斜面(20)的方形盒(18)下部设有窄方形筒(21),窄方形筒(2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凸起条A(19);所述收纳盒(25)的上口两侧上部分别设有外凸出(24),在两外凸出(24)的相对面下部分别设有匹配窄方形筒(21)凸起条A(19)的凹槽(23),收纳盒(25)的两凹槽(23)活动滑接窄方形筒(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慧任亚敏罗双群张彩芳崔胜文唐艳红周婧琦刘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