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51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活体成虾;构建溶氧量不低于4ppm的水体,该水体与大气隔绝,所述成虾置于水体中;随溶氧量下降,在水体中出现成虾死体时,将死体自水体中择出,避免死体分解污染水质;在成虾活体数量下降至初始投入量的10%时,收集水体中剩余的活体成虾。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耐低氧性较好的成虾个体筛选出来,便于后续育种。

A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low oxygen tolerance of white shri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尾白虾养殖
,尤其为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脊尾白虾的耐低氧性较差,在涉及育种、选种等多个步骤的规模化养殖作业中,脊尾白虾经常由于缺氧而大面积死亡,从而对其规模化养殖形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活体成虾;2)、构建溶氧量不低于4ppm的水体,该水体与大气隔绝,所述成虾置于水体中;3)、随溶氧量下降,在水体中出现成虾死体时,将死体自水体中择出,避免死体分解污染水质;4)、在成虾活体数量下降至初始投入量的8%-12%时,收集水体中剩余的活体成虾。活体成虾在密闭水体中持续消耗氧气,使得水体的溶氧量逐步下降,从而步骤4)最终获得的活体成虾相较于现有成虾整体的耐低氧性较高,即,本专利技术能够将现存耐低氧性较好的成虾个体筛选出来,便于后续育种。所述的脊尾白虾耐低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选择活体成虾;/n2)、构建溶氧量不低于4ppm的水体,该水体与大气隔绝,所述成虾置于水体中;/n3)、随溶氧量下降,在水体中出现成虾死体时,将死体自水体中择出,避免死体分解污染水质;/n4)、在成虾活体数量下降至初始投入量的8%—12%时,收集水体中剩余的活体成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活体成虾;
2)、构建溶氧量不低于4ppm的水体,该水体与大气隔绝,所述成虾置于水体中;
3)、随溶氧量下降,在水体中出现成虾死体时,将死体自水体中择出,避免死体分解污染水质;
4)、在成虾活体数量下降至初始投入量的8%—12%时,收集水体中剩余的活体成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4)所获取的活体成虾虾育种并养殖形成二代活体成虾收集二代活体成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选择虾体健壮、附肢无缺损、无外伤、运动活泼、单个虾体体重在2-2.5克的成虾作为所述成虾;所述水体需除去水中敌害生物以及藻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4)采用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选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水箱,内容水体,并且在水箱内存有位于水体上方的空室;死虾收集部,设置于水箱内,用以收集在水体中出现的成虾死体;提升部,与死虾收集部连接,用以驱使死虾收集部移动于水体与空室之间,将水体中的死虾带离水体;死虾存储盒,设置于空室中,用以接收死虾收集部自水体中收集的成虾死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溶解氧测量探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尾白虾耐低氧性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死虾收集部具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一侧壁为活动侧壁,该活动侧壁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铰接,并且铰接处设置有扭簧,该扭簧的扭力使得活动侧壁与收集斗的相邻侧壁边沿相抵;所述水箱上壁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活动侧壁相对的限位顶杆,死虾收集部上行至水体上方并继续上行时,活动侧壁与限位顶杆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夕和史文军王李宝黎慧沈辉乔毅成婕王盼胡润豪杨泽禹范贤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