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49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披碱草和扁茎早熟禾四种草种子为材料,通过种子精选、单种种子丸粒,两种种子复合丸粒等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生产能控制种子颗粒大小和重量、控制不同种子比例的复合丸粒化草籽的加工工艺,并有望规模化生产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得到中华羊茅种子和冷地早熟禾种子的复合丸粒颗粒,同时再加工得到披碱草和扁茎早熟禾种子的复合丸粒颗粒,使这两种复合丸粒种子颗粒在大小、重量等方面尽量接近。这样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两种复合丸粒种子颗粒混合后进行草地补播,从而确保4种种子的混播比例。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compound pelletized grass seed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草地退化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问题,退化草地的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加之长期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严重退化。草地退化衍生的鼠害、虫害及毒杂草泛滥则进一步加剧了退化的发生。退化草地多数植被稀疏,且以毒杂类草为主,再加上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自然恢复难度大,见效慢、周期长。因此,有必要通过人工干预措施遏制草地退化。补播是较常用、效果较好的人工干预措施之一。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地上播种一些适应性强、饲用价值高的牧草,以增加草地群落种类成分、增加地面覆盖度、提高牧草的产量与质量,这是草地治理改良的一项重要的半人工、近自然的恢复措施,也是植被恢复与改良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补播能增加草层植被种类成分,增加草地覆盖度,改良草群品质,提高草地产草量,增加优质牧草比例并减少有毒有害植物。陈子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分别对不同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和轻瘪种子;/nS2:分别对不同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采取措施调整用于丸粒化的种子发芽的同步性;/nS3:采用不同丸粒化材料对单一种类的种子包壳丸粒化,确定最佳的丸粒化材料及包壳倍数;/nS4:丸粒化复合种子的形成,根据不同种子的发芽特性,预备相应质量的不同种子,利用步骤S3中选定的丸粒化材料将两种种子复合丸粒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对不同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和轻瘪种子;
S2:分别对不同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采取措施调整用于丸粒化的种子发芽的同步性;
S3:采用不同丸粒化材料对单一种类的种子包壳丸粒化,确定最佳的丸粒化材料及包壳倍数;
S4:丸粒化复合种子的形成,根据不同种子的发芽特性,预备相应质量的不同种子,利用步骤S3中选定的丸粒化材料将两种种子复合丸粒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种子分别为中华羊茅与冷地早熟禾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中华羊茅与冷地早熟禾种子的质量比为2:1,且以中华羊茅为主体进行增重8倍包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俊喜吴萍宋顺华王德欣余成群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