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47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5:35
连接器(10)具备:外侧壳体(70)、以能够相对于外侧壳体(70)在规定的可动区域内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于外侧壳体(70)的内侧壳体(60)、以及端子(20)。端子(20)具有前端部(50)、基端部(30)、以及位于前端部(50)与基端部(30)之间的弹簧部(40)。前端部(50)具有与连接对象物(94)接触的接触部(52)、以及保持于内侧壳体(60)的前端侧被保持部(51),基端部(30)具有电线连接部(31)(挠性配线材料连接部)、以及保持于外侧壳体(70)的基端侧被保持部(32)。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汽车等的内部配线的连接中,使用专利文献1(第8~9图)所公开的连接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连接器B)具备壳体(第一壳体60)和收容在该壳体的内部的端子(第一端子金属件70)。端子在一端(端子连接部71)与连接对象物(第二端子金属件30)接触,在另一端(电线连接部72)与电线(电线50)连接。通过将壳体嵌合在对方侧壳体(第二壳体20)上,端子的一端与连接对象物导通连接。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1246号公报但是,这样的连接器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壳体与对方侧壳体嵌合,因此壳体相对于对方侧壳体有时会晃动。在该情况下,在保持于对方侧壳体的连接对象物与保持于壳体的端子的接点处有可能发生滑动(以下称为"接点滑动")。另外,由于与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的电线(电线束)具有挠性,所以电线有时会发生摇晃,在这种情况下,电线的摇晃的影响传递到端子,有可能引起接点滑动。一旦发生接点滑动,例如,就会担心端子或连接对象物的镀层剥离。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n外侧壳体,其与保持连接对象物的对方侧壳体嵌合;/n内侧壳体,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侧壳体在规定的可动区域内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于所述外侧壳体;以及/n端子,其收容于所述外侧壳体,/n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前端部、基端部、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基端部之间的弹簧部,/n所述前端部具有与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插拔的所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的接触部、以及保持于所述内侧壳体的前端侧被保持部,/n所述基端部具有与具有挠性的配线材料连接的挠性配线材料连接部、以及保持于所述外侧壳体的基端侧被保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30 JP 2017-106298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
外侧壳体,其与保持连接对象物的对方侧壳体嵌合;
内侧壳体,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侧壳体在规定的可动区域内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收容于所述外侧壳体;以及
端子,其收容于所述外侧壳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前端部、基端部、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基端部之间的弹簧部,
所述前端部具有与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插拔的所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的接触部、以及保持于所述内侧壳体的前端侧被保持部,
所述基端部具有与具有挠性的配线材料连接的挠性配线材料连接部、以及保持于所述外侧壳体的基端侧被保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外侧壳体具有:壳体组装口,其形成在该外侧壳体的连接器后侧的表面上,并且与收容所述内侧壳体的壳体收容部连接;以及卡止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收容部上,
所述内侧壳体具有被卡止部,该被卡止部在该内侧壳体从所述壳体组装口向所述壳体收容部压入时弹性变形,并且该被卡止部在到达所述卡止部时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叶贤吉开靖芳
申请(专利权)人:意力速电子行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