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其模具部件技术

技术编号:231538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5:15
一种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包含磨损部位的预定区域从而形成第一面的工序,以及在上述第一面上堆焊钢材的工序。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e parts and di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其模具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其模具部件。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6月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112899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传统上,在压缩成形原料粉以制造压粉成形体时,使用具备冲头和母模等模具部件的粉末冶金用模具(以下,有时简称为“模具”),将原料粉装入模具,用压机压缩成形。压粉成形体除了直接成为产品以外,还被烧结而成为烧结部件。一般来说,模具母材多使用高硬度且耐磨性优异的钢材,例如,使用高速钢等工具钢(参照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0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209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包含磨损部位的预定区域,从而形成第一面的工序,和在上述第一面上堆焊钢材的工序。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模具部件,具备:具有第一面的的母材,和在上述母材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堆焊部,上述堆焊部具有由钢材形成的多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形成有堆焊部的冲头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纵剖面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具部件的剖面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希望能够再生并重新使用磨损了的模具部件。>高硬度的钢材的被切削性差,不容易进行切削加工。因此,例如,在模具部件的母材中使用高速钢等工具钢时,通常在退火状态下进行粗加工,然后经过热处理(淬火回火)调质处理成60HRC左右的硬度后,进行精加工,从而制作模具部件。对于粉末冶金用模具,在反复进行压缩成形的过程中,模具部件的成形面磨损而产生塌边。模具部件发生磨损的话,压缩成形体中产生毛刺,或者导致压缩成形体的尺寸精度降低或表面性状的劣化。在模具部件出现塌边的情况下,将磨损了的部分除去,并将通过该除去而露出的面修正为成形面以进行修补,从而进行再使用。然而,在模具部件的磨损达到其使用限度时,由于没有除去费用而无法进行修补,所以在将磨损了的模具部件废弃的同时,更换新的模具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头开始制作新的模具部件,但是如果从头开始制作模具部件,则需要很多费用和时间。因此,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将磨损了的模具部件再生的模具部件制造方法。另外,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再生后的模具部件。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部件的再生方法以及模具部件通过使磨损了的模具部件再生,可以降低模具的制作成本和时间。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包含磨损部位的预定区域,从而形成第一面的工序,和在上述第一面上堆焊钢材的工序。上述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包含磨损部位的区域,并在所形成的第一面上堆焊钢材,由此在模具部件的除去后的区域中堆焊,从而可以改善模具部件的磨损状态。因此,通过将磨损了的模具部件再生为初始状态或者再生为虽然未达到初始状态但是可允许使用的状态,从而与从头开始制作模具部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模具的制作成本和时间。(2)作为上述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将上述第一面的表面粗糙度形成为以最大高度Rz计为1μm以下。通过除去模具部件中包含磨损部位的区域以形成第一面的工序,将第一面的表面粗糙度形成为以最大高度Rz计为1μm以下,以将第一面设置为平坦面,从而易于形成堆焊部。“最大高度Rz”是根据JISB0601–2001测定的值。测定最大高度Rz时的基准长度为0.1mm,评价长度为2.0mm。(3)作为上述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上述堆焊工序中,将上述钢材的粉末依次层叠在上述第一面上,并对上述粉末照射激光,从而形成堆焊部。将钢材的粉末层叠在第一面上,并且用激光将该粉末熔融凝固而进行堆焊,从而容易在模具部件的除去后的区域中形成均一厚度的堆焊部。(4)作为上述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将由上述堆焊工序形成的堆焊部的维氏硬度设为上述模具部件的母材的维氏硬度的90%以上。通过将堆焊部的维氏硬度设为模具部件的母材的维氏硬度的90%以上,堆焊部具有与模具部件的母材同等程度以上的硬度,所以能够确保与初期状态(新品)的模具部件毫不逊色的耐变形性、耐磨损性。(5)作为上述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上述钢材为淬火回火钢,并且在上述堆焊工序后,还具有对堆焊的上述模具部件进行回火处理的工序。堆焊工序中,使钢材熔融凝固以形成堆焊部。在堆焊淬火回火钢的情况下,由于熔融了的钢材发生急冷凝固,因而堆焊部成为接近于淬火状态的组织。在淬火状态下,堆焊部脆且韧性不足,因此通过回火处理,可以提高堆焊部的韧性,并提高耐缺损性。特别是,在模具部件的母材的钢种与堆焊部相同均为淬火回火钢的情况下,通过对形成有堆焊部的模具部件进行回火处理,能够使堆焊部的组织成为与母材实质上相同的组织。由此,能够使模具部件整体的机械特性均质化,因而是优选的。(6)作为上述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上述模具部件为冲头。上述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可以适合用于磨损了的冲头的再生。(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模具部件具备:具有第一面的的母材,和在上述母材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堆焊部,上述堆焊部具有由钢材形成的多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上述的模具部件在母材的第一面上具备堆焊部。根据上述模具部件,通过堆焊部可以改善模具部件的磨损状态,与从头开始制作模具部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模具的制作成本和时间。[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模具部件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所示,并且意图包含在与权利要求书同等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预定区域以形成第一面的前处理工序,以及在上述第一面上堆焊钢材以形成堆焊部的堆焊工序。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特征在于下述方面:通过在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上所形成的第一面上堆焊钢材,从而将模具部件恢复为磨损前的初期形状,或者接近于磨损前的初期形状。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详细的说明。(前处理工序)前处理工序是通过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包含磨损部位的预定区域从而形成第一面的工序。本例中的模具部件是构成用于原料粉的压缩成形的粉末冶金用模具的部件,例如可以列举出冲头和压模等。模具部件的母材使用了钢材,代表性地可以适当地使用高速钢或模具钢等工具钢。作为用于压缩成形的原料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n通过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包含磨损部位的预定区域,从而形成第一面的工序,以及/n在所述第一面上堆焊钢材的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7 JP 2017-1128991.一种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从磨损了的模具部件中除去包含磨损部位的预定区域,从而形成第一面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第一面上堆焊钢材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面的表面粗糙度以最大高度Rz计形成为1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堆焊工序中,将所述钢材的粉末依次层叠在所述第一面上,并且对所述粉末照射激光,从而形成堆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泷隆德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工烧结合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