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28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字符串为当前用户编辑的加密密码,身份信息为第三方应用标识当前用户身份的信息;根据字符串与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及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来生成当前用户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使得用户可以获知自己的公钥与私钥。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来自第三应用,所以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便于获取,由此,当前用户只需记住自己输入的字符串,即可得到专属于自己的公钥与私钥,增加用户对于公钥与私钥的参与度,使得终端中数据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技术介绍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简称私钥)。公钥与私钥是一对,如果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公钥公开,需要向甲方发送信息的其他角色(乙方)使用该密钥(甲方的公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私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甲方想要回复乙方时正好相反,使用乙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同理,乙方使用自己的私钥来进行解密。在现有技术中,公钥和私钥一般都是由系统自动生产和分配的,公钥和私钥数据长度较长,不便于记忆,由此使得用户参与度不强,用户也无法获知自己的公钥和私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字符串为当前用户编辑的加密密码,所述身份信息为第三方应用标识当前用户身份的信息;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具体包括:将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输入至预先建立的第一计算模型中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型是基于哈希算法建立。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具体包括:将所述当前用户的私钥输入至预先建立的第二计算模型中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计算模型是基于用椭圆加密曲线算法建立。进一步的,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哈希算法得到身份验证信息,并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所述公钥上传至区块链,将所述私钥存储于终端。第二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字符串为当前用户编辑的加密密码,所述身份信息为第三方应用标识当前用户身份的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输入至预先建立的第一计算模型中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当前用户的私钥输入至预先建立的第二计算模型中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计算模型是基于用椭圆加密曲线算法建立。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单元,用于将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哈希算法得到身份验证信息,并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所述公钥上传至区块链,将所述私钥存储于终端。第三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设备执行下述装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字符串为当前用户编辑的加密密码,所述身份信息为第三方应用标识当前用户身份的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第四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下述方法: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字符串为当前用户编辑的加密密码,所述身份信息为第三方应用标识当前用户身份的信息;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字符串以及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使得用户可以获知自己的公钥与私钥。此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来自第三应用,所以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便于获取,由此,当前用户只需记住自已输入的字符串,即可得到专属于自己的公钥与私钥,增加用户对于公钥与私钥的参与度,使得终端中数据更加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出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提供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二提供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在终端的程序中注册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在终端的程序中登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三提供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上安装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不同的APP可以给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但是,用户在智能终端上安装APP时,需要在该APP对应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服务器上进行注册,由于不同APP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同,因此,用户需要在不同的ISP服务器上进行注册。现有电子存证和验证系统多采用中心化数据库系统,由于这种电子存证和验证系统部署在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内部或者几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机构内,且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管理员掌握对系统的绝对控制权限,因此ISP节点完全可以获取到用户节点的会话密钥,导致用户节点之间通信的安全性较低。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公钥和私钥一般都是由系统自动生产和分配的,公钥和私钥数据长度较长,不便于记忆,由此使得用户参与度不强,用户也无法获知自己的公钥和私钥。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字符串为当前用户编辑的加密密码,所述身份信息为第三方应用标识当前用户身份的信息;/n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字符串为当前用户编辑的加密密码,所述身份信息为第三方应用标识当前用户身份的信息;
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并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具体包括:
将所述字符串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输入至预先建立的第一计算模型中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私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型是基于哈希算法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具体包括:
将所述当前用户的私钥输入至预先建立的第二计算模型中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型是基于用椭圆加密曲线算法建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钥和私钥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用户的私钥生成当前用户对应的公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哈希算法得到身份验证信息,并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所述公钥上传至区块链,将所述私钥存储于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书王淋伍鸣杨光龙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云萃流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