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20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及使用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操作安全性的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及使用方法。接地线夹包括上端设置有连接部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螺杆朝下的电动缸,设置于壳体内、为电动缸供电的蓄电池,设置于壳体内、用于控制蓄电池及电动缸的控制器,与电动缸的螺母铰接、向下伸出的推杆,固定设置于壳体下端、呈J形的弯钩,以及设置于推杆下端、与弯钩的弯曲部对应的第一线夹,所述第一线夹的下端设置弧形凹槽,所述电动缸用于驱动第一线夹升降;所述第一线夹与弯钩邻接的一侧与弯钩该侧导向配合,所述弯钩的弯曲部内侧设置与第一线夹对应配合的第二线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升高压导线接地的效率。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ok grip automatic fastening ground wire clamp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接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线路运检作业现场大多位于野外,在停电检修作业前需要进行工作接地线和个人保安接地线搭接,每次搭接作业主要包括人员背负起吊绳及起吊滑车上塔、起吊绝缘操作杆及验电器、接地线,验电和工作接地线、个人保安接地线搭接几个步骤;该种传统的搭接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主要如下:(1)人员背负起吊绳及起吊滑车上塔存在高处坠落、触电风险;(2)起吊绝缘操作杆及验电器、接地线存在物体掉落及人员触电风险;(3)验电和工作接地线、保安接地线搭接过程中人员劳动强度大、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安全系数小。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绝缘操作杆长度长、重量大、咬合操作机构操作困难,特别是在几十米的高空及狭窄的铁塔横担上,操作长达5米以上的绝缘操作杆进行接地线搭接头与导线的咬合实属不易,安全风险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高的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设置有连接部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螺杆朝下的电动缸,设置于壳体内、为电动缸供电的蓄电池,设置于壳体内、用于控制蓄电池及电动缸的控制器,与电动缸的螺母铰接、向下伸出的推杆,固定设置于壳体下端、呈J形的弯钩,以及设置于推杆下端、与弯钩的弯曲部对应的第一线夹,所述第一线夹的下端设置弧形凹槽,所述电动缸用于驱动第一线夹升降;所述第一线夹与弯钩邻接的一侧与弯钩该侧导向配合,所述弯钩的弯曲部内侧设置与第一线夹对应配合的第二线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设置有连接部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螺杆朝下的电动缸,设置于壳体内、为电动缸供电的蓄电池,设置于壳体内、用于控制蓄电池及电动缸的控制器,与电动缸的螺母铰接、向下伸出的推杆,固定设置于壳体下端、呈J形的弯钩,以及设置于推杆下端、与弯钩的弯曲部对应的第一线夹,所述第一线夹的下端设置弧形凹槽,所述电动缸用于驱动第一线夹升降;所述第一线夹与弯钩邻接的一侧与弯钩该侧导向配合,所述弯钩的弯曲部内侧设置与第一线夹对应配合的第二线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弯钩短边端部、向外侧倾斜伸出的导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包括与壳体连接的座体部,以及与座体部分体的U形部;所述座体部与U形部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


4.钩握自动紧固接地线夹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绝缘绳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接地线夹实现操作,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操作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验电,防止带电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显跃李洪曾伶熙赵红伟邵益华罗毅杨建兴唐宁郑冠博鲍利军冯峰严正兴谢霖邵尽波潘家武孙伟忠邵辉杨蕴琪宋文斌兰兴伟马腾李亚奇李逢源徐良彭文胜吴兴概王云飞字静波王艳华甘洪发张瑞祥黄磊黄捷谭华符明超瞿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