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石墨类碳材料是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软碳、硬碳等。然而,这些材料充放电时,比容量较低(<372mAh/g),已经不能适应电池对能量密度的发展要求。在诸多有潜力代替石墨的负极材料中,硅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成为重点研究的对象,且其电压平台略高于石墨负极,充电时不易析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然而,纯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随着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体积发生巨大变化,反复变化导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分离,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同时这种巨大的体积变化,使得材料表面无法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SEI),SEI不断地重新生成,消耗大量正极储锂,导致容量衰减,循环性能变差。为了解决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硅纳米化、硅的改性、硅的分散、包覆、颗粒造粒等技术缓冲硅的体积变化,使其能够尽早商业化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微米硅及分散剂加入溶剂中,研磨得到纳米硅浆料1;/n步骤2,将碳基体加入纳米硅浆料1中,搅拌得到混合浆料2;其中碳基体为扁平化的人造石墨、扁平化的天然石墨和扁平化的中间相碳微球中的一种或几种;/n步骤3,将混合浆料2干燥得到前驱体物料1;将前驱体物料1加入融合机融合,得到前驱体物料2;将前驱体物料2与包覆剂混合,得到前驱体物料3;/n步骤4,将前驱体物料3造粒,得到前驱体物料4,将前驱体物料4置于保护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前驱体物料5;/n步骤5,将前驱体物料5置于保护气氛中高温碳化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微米硅及分散剂加入溶剂中,研磨得到纳米硅浆料1;
步骤2,将碳基体加入纳米硅浆料1中,搅拌得到混合浆料2;其中碳基体为扁平化的人造石墨、扁平化的天然石墨和扁平化的中间相碳微球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3,将混合浆料2干燥得到前驱体物料1;将前驱体物料1加入融合机融合,得到前驱体物料2;将前驱体物料2与包覆剂混合,得到前驱体物料3;
步骤4,将前驱体物料3造粒,得到前驱体物料4,将前驱体物料4置于保护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前驱体物料5;
步骤5,将前驱体物料5置于保护气氛中高温碳化处理,破碎、分级、除磁,即得到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前驱体物料5进行高温碳化处理之前,先将前驱体物料5破碎,与包覆剂混合进行二次包覆,然后再进行高温碳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包覆的方法为静态液相包覆或动态液相包覆;其中静态液相包覆为保护气氛下直接烧结,烧结制度为两段升温制度,先将温度升至100℃~600℃并保温0.5h~5h,再将温度升至700℃~1200℃并保温1h~10h;动态包覆为保护气氛下高温热包覆,采用三段升温制度,先将温度升至100℃~250℃并保温0.5h~2h,再将温度升至350~500℃并保温0.5h~2h,最后将温度升至600℃~1000℃并保温1h~4h;保护气氛为氮气、氩气和还原性气体的一种或几种。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龙,田占元,曹国林,邵乐,范瑞娟,杨时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