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81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的透镜移动机构(32)包括:使投影透镜(3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可动基座(60)与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垂直可动基座(70);和驱动它们的水平驱动用致动器(61)与垂直驱动用致动器(71)。来自水平驱动用致动器(61)和垂直驱动用致动器(71)的驱动力分别经由丝杠(671(751))和与其啮合的2个丝杠螺母(672、672b(752、752b))传递,使水平可动基座和垂直可动基座移动。安装施加压力的弹性件(672c(752c)),使得2个丝杠螺母在丝杠的轴向上彼此远离或者彼此靠近。通过该结构,减小透镜移动时的齿隙并消除移动动作的延迟。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特别涉及进行投影透镜的移动的透镜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液晶投影仪等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是将从水银灯等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液晶面板等显示元件、将由显示元件形成的影像从投影透镜放大投影到屏幕等的装置。装置的光学系统由光学单元(以下,称为光学引擎)和投影光学系统构成,所述光学单元将从光源射出的光照射到液晶面板而形成影像,所述投影光学系统将由液晶面板形成的影像通过投影透镜进行放大投影。投影光学系统为了调节屏幕上的影像显示位置,设置有使投影透镜在与光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移动机构。透镜移动机构是将投影透镜在相对于投影光的光轴正交的2个方向、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机构,对操作性的提高有要求。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机构,该机构为了提高操作性,使投影光学系统的移动方向与操作旋钮的朝向一致,由此能够容易地理解投影光学系统的移动方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28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一般的透镜移动机构具有使投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X滑块(X基座)及其驱动机构;和使投影透镜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Y滑块(Y基座)及其驱动机构。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等的透镜移动机构中,各驱动机构由凸轮、齿轮等驱动传递部件构成,但是在这些驱动传递部件的连结部设置有被称为齿隙的间隙,并使各滑块能够顺滑地进行移动动作。另一方面,存在如下问题:投影透镜以从左方到右方、从上方到下方的方式使移动方向反转时,填满齿隙的间隙之前X、Y滑块不进行动作,移动动作延迟并使操作性降低。另外,透镜移动机构具有修正投影透镜的光轴倾斜等的功能,现有技术中,通过由多个调节螺栓进行调节以对倾斜进行修正。但是,更换投影透镜并安装较重的透镜时,由于透镜的自重而光轴发生倾斜,进而有必要进行修正。现有的利用多个调节螺栓进行调节的方法中,存在调节方法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具有降低齿隙并消除移动动作的延迟、容易调节光轴倾斜的透镜移动机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从投影透镜投影影像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包括保持投影透镜并使其在与投影光的光轴正交的2个轴向上移动的透镜移动机构,透镜移动机构具有:使投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可动基座与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垂直可动基座;和驱动水平可动基座的水平驱动用致动器与驱动垂直可动基座的垂直驱动用致动器,来自水平驱动用致动器和垂直驱动用致动器的驱动力分别经由丝杠和与其啮合的2个丝杠螺母传递,使水平可动基座和垂直可动基座移动,通过弹性件对2个丝杠螺母来施加压力,使得2个丝杠螺母在丝杠的轴向上彼此远离或者彼此靠近。另外,从透镜移动机构侧向保持透镜移动机构的共用基座插入光轴调节引导件,光轴调节引导件在螺栓部顶端附近具有凹部,从共用基座侧插入的固定螺栓与凹部配合,通过对光轴调节引导件的插入量进行调节来对保持于透镜移动机构的投影透镜的光轴倾斜进行修正。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容易调节透镜光轴倾斜因此没有透镜移动机构的延迟,操作性优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光学引擎2的整体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投影光学系统3整体和透镜移动机构32的动作的图。图4A是投影光学系统3的分解图。图4B是投影光学系统3的分解图。图5是透镜移动机构32和共用基座4的整体图。图6是透镜移动机构32和共用基座4的分解图。图7是透镜移动机构32的整体图。图8A是透镜移动机构32的分解图。图8B是对Y基座70进行了进一步分解的图。图9是透镜移动机构32的组装图。图10是表示水平驱动机构的图。图11是表示垂直驱动机构的图。图12是表示水平驱动用丝杠的内部构造的图。图13是表示垂直驱动用丝杠的内部构造的图。图14是利用双螺母结构降低齿隙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双螺母的结构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图16是表示辅助螺母的具体地形状的图。图17是表示投影透镜的光轴修正机构的截面图。图18是表示投影透镜的光轴修正的一个例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是表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的整体构成的图,表示除去装置的外壳的内部结构。壳体1中收纳有:作为光学系统、将来自光源的光射出并照射到作为显示元件的液晶面板而形成影像的光学引擎2;和将液晶面板形成的影像通过投影透镜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光学系统3。除此以外,收纳有未图示的电源单元和冷却单元、影像信号电路、控制电路等。图2是表示光学引擎2的整体构成的图。光学引擎2由光源部21、色分解光学系统22、色合成光学系统23构成。光源部21中使用超高压水银灯等的光源,出射大致白色光。色分解光学系统22将大致白色的光分解成RGB的三原色光,导向对应的各液晶面板。色合成光学系统23具有RGB的液晶面板和十字分色棱镜,形成基于RGB信号的影像,进行上述影像的色合成。光源部21除水银灯以外还可以使用LED、激光灯,另外液晶面板可以使用透过型/反射型的任一者,也可以使用DMD(数字镜像设备)。图3是表示投影光学系统3的整体和透镜移动机构32的动作的图。投影光学系统3由投影透镜31和透镜移动机构32构成,透镜移动机构32被保持于共用的基座4。此外,在共用的基座4的后方搭载有光学引擎2。将从光学引擎2的色合成光学系统23出射的影像光经投影透镜31放大并向屏幕5投影。透镜移动机构32保持投影透镜31,并使投影透镜31在与投影光轴正交的2个轴向、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由此,使投影在屏幕5上的图像位置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移动而进行调节。图4A和图4B是投影光学系统3的分解图,表示投影透镜31和透镜移动机构32的分解状态。如图4A所示,投影透镜31的镜筒311具有法兰(突起部)312,通过使该法兰312与设置于透镜移动机构32的凹部321配合,将投影透镜31安装于透镜移动机构32。图4B是投影透镜31的后视图,在镜筒311的周围具有例如3个法兰312。同样地,在透镜移动机构32也在3个地方设置有凹部321。图5表示透镜移动机构32和共用基座4的整体图,图6表示透镜移动机构32和共用基座4的分解图。以下的说明中,将投影光的光轴方向记为Z方向,将与上述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记为X方向,将垂直方向记为Y方向。共用基座4具有立于中央部的固定壁41和位于其两侧的台座部42、43。透镜移动机构32固定于搭载在前方的台座部43的固定壁41。此外,在后方的台座部42搭载有光学引擎2。将透镜移动机构32向固定壁41安装时,使用透镜位置修正螺栓411a~411d、弹簧412a~412d、安装螺栓413。这是为了使从光学引擎2的液晶面板面到投影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投影透镜投射影像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n具有保持所述投影透镜并使其在与投影光的光轴正交的2个轴向上移动的透镜移动机构,/n所述透镜移动机构包括:使所述投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可动基座与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垂直可动基座;和驱动所述水平可动基座的水平驱动用致动器与驱动所述垂直可动基座的垂直驱动用致动器,/n来自所述水平驱动用致动器和所述垂直驱动用致动器的驱动力分别经由丝杠和与其啮合的2个丝杠螺母传递,使所述水平可动基座和所述垂直可动基座移动,/n由弹性件对所述2个丝杠螺母施加压力,使得所述2个丝杠螺母在所述丝杠的轴向上彼此远离或者彼此靠近,/n从所述透镜移动机构一侧向保持所述透镜移动机构的共用基座插入光轴调节引导件,/n所述光轴调节引导件在螺栓部顶端附近具有凹部,从所述共用基座一侧插入的固定螺栓与所述凹部配合,/n通过调节所述光轴调节引导件的插入量来修正保持于所述透镜移动机构的所述投影透镜的光轴倾斜,/n所述2个丝杠螺母中的一个使用外周为多边形的多角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投影透镜投射影像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保持所述投影透镜并使其在与投影光的光轴正交的2个轴向上移动的透镜移动机构,
所述透镜移动机构包括:使所述投影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可动基座与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垂直可动基座;和驱动所述水平可动基座的水平驱动用致动器与驱动所述垂直可动基座的垂直驱动用致动器,
来自所述水平驱动用致动器和所述垂直驱动用致动器的驱动力分别经由丝杠和与其啮合的2个丝杠螺母传递,使所述水平可动基座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岛英纪乾真朗大岛浩松井信树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