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具有成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镜头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一般光线都是直接从物侧射入,沿着光轴直线通过镜头组件到达像侧,通过镜头组件来对物体进行成像。该镜头组件一般具有自动对焦功能(autofocusing)和光学防抖功能(OIS: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模组在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的过程中,其镜头移动的稳定性不高且机械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透镜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在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过程中,其镜头能够稳定移动且机械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镜头模组,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对焦支架、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镜头,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对焦支架中,从上至下所述对焦支架、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依次叠置,所述对焦支架的底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对焦支架、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镜头,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对焦支架中,从上至下所述对焦支架、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依次叠置,所述对焦支架的底侧设有三个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基座的顶侧设有三个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设有第一滚珠,每一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一滚珠构成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基座的底侧设有三个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二基座的顶侧设有三个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四导向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四导向槽之间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对焦支架、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镜头,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对焦支架中,从上至下所述对焦支架、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依次叠置,所述对焦支架的底侧设有三个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基座的顶侧设有三个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设有第一滚珠,每一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一滚珠构成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基座的底侧设有三个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二基座的顶侧设有三个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四导向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四导向槽之间设有第二滚珠,每一对应的所述第三导向槽、所述第四导向槽和所述第二滚珠构成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对焦支架可相对所述第一基座及所述第二基座沿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所述对焦支架及所述第一基座可一并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沿垂直于所述镜头光轴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支架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只在所述对焦支架相对所述第一基座及所述第二基座沿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只在对焦支架及所述第一基座一并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沿垂直于所述镜头光轴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弹性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均沿平行于所述镜头光轴的方向延伸,以引导所述第一滚珠沿平行于所述镜头光轴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四导向槽均沿垂直于所述镜头光轴的方向延伸,以引导所述第二滚珠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在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横截面轮廓,或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向槽在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横截面轮廓为矩形,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其余的在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横截面轮廓为梯形或者三角形以限制所述第一滚珠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导向槽中,一个所述第三导向槽在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珍,卢继亮,李刚,张晋,顾春欣,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