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超声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74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5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包括永磁体、第一回折线圈及第二回折线圈,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上;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均包括多根导线,所述第一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及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均分为多组长短不一的导线组。本申请电磁超声换能器,通过双回折线圈及不同长短的导线,使得电磁超声换能器在被测件内激发的瑞利波沿单一方向传播,并且抑制瑞利波的旁瓣,提高电磁超声换能器的信噪比,以此提升电磁超声换能器对被测件的表面缺陷检测能力。

Electromagnetic ultrasonic trans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超声换能器
本申请涉及换能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
技术介绍
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电动力学法在导电金属中产生超声波的装置,其具有无损检测、非接触检测、不需要耦合介质、可应用于自动、高速检测、危险环境下(例如,高温工况)的检测等特点。目前,电磁超声换能器已应用于对被测件的厚度测量、表面缺陷检测及材料微结构表征等方面。在表面缺陷检测方面,电磁超声换能器在对被测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时会在被测件内激发瑞利波,从而实现对被测件近表面缺陷的检测。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大部分电磁超声换能器激发的超声波会沿着两个方向传播,此种宽辐射模式限制了电磁超声换能器的应用,电磁超声换能器需要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点进行测量才能确定缺陷的位置;或者是,电磁超声换能器的旁瓣效应显著,导致电磁超声换能器的信噪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通过双回折线圈及不同长短的导线,使得电磁超声换能器在被测件内激发的瑞利波沿单一方向传播,并且抑制瑞利波的旁瓣,提高电磁超声换能器的信噪比,以此提升电磁超声换能器对被测件的表面缺陷检测能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包括永磁体、第一回折线圈及第二回折线圈,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上;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均包括多根导线,所述第一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及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均分为多组长短不一的导线组。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应用于被测件的表面缺陷检测时,激励信号会加到第一回折线圈和第二回折线圈,并在被测件中产生洛伦兹力,洛伦兹力会激发瑞利波,第一回折线圈和第二回折线圈激发的超声波之间会存在相干干涉,因此激发的双向瑞利波在一个方向加强,在另一个方向衰弱,因而使得电磁超声换能器在被测件内激发的瑞利波沿单一方向传播,并且,第一回折线圈和第二回折线圈导线的长短不同,使得激发的瑞利波的旁瓣会受到抑制,提高了电磁超声换能器的信噪比,从而提升电磁超声换能器对被测件的表面缺陷检测能力,使得电磁超声换能器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通过PCB板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PCB板便于第一回折线圈和第二回折线圈设置于永磁体上,并且,PCB板易于制作、成本低、设置效果好,保障了电磁超声换能器的生产制作成本及使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为四层板,所述四层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所述第一回折线圈设于所述四层板的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于所述四层板的第三层及第四层。在上述实现过程中,PCB板采用四层板,极其便于第一回折线圈及第二回折线圈的布置。进一步地,所述PCB板包括第一双层板及第二双层板,所述第一回折线圈设于所述第一双层板上,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于所述第二双层板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PCB板采用两个双层板,便于第一回折线圈及第二回折线圈的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折线圈的导线组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的导线组均包括第一导线组、第二导线组和第三导线组,所述第二导线组的导线以所述第一导线组为基准,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线组的两侧;所述第三导线组的导线以所述第一导线组为基准,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线组的两侧,并位于第二导线组的导线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线组导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线组导线的长度,所述第二导线组导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导线组导线的长度。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回折线圈及第二回折线圈导线组的布置方式及布置长度,较为合理及科学,较好地激发了沿单一方向传播的瑞利波,并且较好地抑制了瑞利波的旁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组导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导线组导线的长度的差值,和所述第二导线组导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导线组导线的长度的差值相等。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不同导线组导线长度差值的限定,能更好地抑制瑞利波的旁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组导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导线组导线的长度的差值为7-10mm;所述第二导线组导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导线组导线的长度的差值为7-10mm。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不同导线组导线长度的差值的取值范围的限定,使得对瑞利波的旁瓣的抑制效果更佳。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超声换能器用于在被测件内激发瑞利波,以对所述被测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所述第一回折线圈与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的间距为所述瑞利波波长的四分之一。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个回折线圈的间距的限定较为合理及科学,使得电磁超声换能器在被测件内激发的瑞利波能更集中地沿单一方向传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超声换能器用于在被测件内激发瑞利波,以对所述被测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所述第一回折线圈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瑞利波波长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瑞利波波长的二分之一。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相邻导线之间间距的限定,使得电磁超声换能器在被测件内激发的超声波为瑞利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折线圈与所述第二回折线圈激励电流的相位差为9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个回折线圈激励电流的相位差较为合理及科学,使得电磁超声换能器在被测件内激发的瑞利波能更好地沿单一方向传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永磁体与被测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回折线圈与第二回折线圈的PCB电路示意图。图标:11-永磁体;12-第一回折线圈;13-第二回折线圈;20-被测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体、第一回折线圈及第二回折线圈,/n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上;/n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均包括多根导线,所述第一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及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均分为多组长短不一的导线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体、第一回折线圈及第二回折线圈,
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上;
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均包括多根导线,所述第一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及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的多根导线均分为多组长短不一的导线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折线圈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通过PCB板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为四层板,所述四层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
所述第一回折线圈设于所述四层板的第一层及第二层,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于所述四层板的第三层及第四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第一双层板及第二双层板,
所述第一回折线圈设于所述第一双层板上,所述第二回折线圈设于所述第二双层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折线圈的导线组和所述第二回折线圈的导线组均包括第一导线组、第二导线组和第三导线组,
所述第二导线组的导线以所述第一导线组为基准,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线组的两侧;
所述第三导线组的导线以所述第一导线组为基准,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线组的两侧,并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跃东田文斌孙江涛徐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