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料分级层燃秸秆捆烧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62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补料分级层燃秸秆捆烧锅炉,包括炉体、配风单元、水循环单元、烟气排放单元和控制单元,工作时,秸秆捆通过进料口置于第一燃烧平台上,电加热棒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秸秆捆被点燃,配风单元通过配风喷嘴,将经过空气预热器加热的空气引入炉体的内腔中,秸秆捆燃烧产生的余烬落入第二燃烧平台继续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水循环单元进行换热后,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导出,一部分烟气通过烟气取样管道进入烟气分析仪,剩余的烟气进入水膜除尘装置,经过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出,水循环单元的水循环层能够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出水水池能够将循环水送入水循环层中,经过热量交换的循环水回流至散热水池。

An automatic feeding and grading layer burning straw ba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料分级层燃秸秆捆烧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燃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补料分级层燃秸秆捆烧锅炉。
技术介绍
能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充足的能源是支撑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地球能源储备量的逐渐减少以及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寻找新的清洁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生物质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能有效缓解目前所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然而传统的直接燃烧方式其燃烧效率低,并且污染物排放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秸秆成型燃料虽然解决了秸秆燃料难以运输以及能量密度低的问题,但其成本较高,故在推广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打捆技术的发展,打捆秸秆这种新型燃料也逐渐被各个产业所利用。虽然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各种类型的秸秆捆烧锅炉,但是其设计与制造都是参照其它已有的锅炉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的,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秸秆捆烧的燃烧机理、燃烧特性而制造的专门的秸秆捆烧锅炉,因此,研究秸秆捆燃烧特性及各种因素对秸秆捆燃烧效率及排放的影响,对应用打捆秸秆这种新型燃料以及制造专门秸秆捆烧的锅炉至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料分级层燃秸秆捆烧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配风单元、水循环单元、烟气排放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炉体的内腔设置相连的第一燃烧平台和第二燃烧平台,所述第一燃烧平台能够放置秸秆捆,所述第一燃烧平台上设置电加热棒,所述第一燃烧平台具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能够允许秸秆灰烬通过,所述第二燃烧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燃烧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一燃烧平台与所述第二燃烧平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燃烧平台底部还连接有重力感应器,所述炉体还设置进料口、清灰口和观察孔,所述进料口处设置进料门,所述清灰口处设置清灰门,所述进料门和所述清灰门分别与所述炉体铰接相连,所述炉体连接有热电偶和压力计,所述热电偶能够测试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料分级层燃秸秆捆烧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配风单元、水循环单元、烟气排放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炉体的内腔设置相连的第一燃烧平台和第二燃烧平台,所述第一燃烧平台能够放置秸秆捆,所述第一燃烧平台上设置电加热棒,所述第一燃烧平台具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能够允许秸秆灰烬通过,所述第二燃烧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燃烧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一燃烧平台与所述第二燃烧平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燃烧平台底部还连接有重力感应器,所述炉体还设置进料口、清灰口和观察孔,所述进料口处设置进料门,所述清灰口处设置清灰门,所述进料门和所述清灰门分别与所述炉体铰接相连,所述炉体连接有热电偶和压力计,所述热电偶能够测试所述炉体内的温度,所述压力计能够监测所述炉体内的压力;
所述配风单元包括鼓风机、空气预热器和配风喷嘴,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炉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设置于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炉体之间,所述配风喷嘴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腔中,所述配风喷嘴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相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所述配风喷嘴能够向所述炉体内输送经过加热的空气,所述配风喷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燃烧平台的顶部、所述第一燃烧平台与所述第二燃烧平台之间、秸秆捆的顶部;所述水循环单元包括进水水池和散热水池,所述炉体设置水循环层,所述水循环层与所述进水池、所述散热水池相连通;所述烟气排放单元包括烟气取样管道、水膜除尘装置、引风机和烟囱,所述水膜除尘装置、所述烟气取样管道均与所述炉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水膜除尘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烟囱相连通,所述水膜除尘装置与所述烟囱之间设置引风机,所述烟气取样管道还与所述水膜除尘装置的气体出口相连通,所述烟气取样管道连接有烟气分析仪;所述炉体、所述配风单元、所述水循环单元和所述烟气排放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宗路赵立欣贾吉秀丛宏斌赵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