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59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顶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腔设有操作螺杆,所述连接座底部设有阀腔,且所述阀腔设于阀体内,所述阀腔内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底部连接有阀板,所述阀体底部设有阀座,所述阀座两端设有连接管,且所述阀板贯穿连接管顶部,所述阀腔与连接管之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与通孔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内设有密封腔,且所述阀板设于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底部设有连通槽,所述连接管包括内管与外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阀体使用时防止结焦,而且能够解决阀门关闭不严的情况。

A new type of anti coking gat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属于阀门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电厂、煤矿、建筑、污水处理及轻工业等行业中通常采用闸阀来控制输送管道的开闭,目前使用的闸阀包括有阀体、阀座、闸板、阀盖、执行机构等零部件,阀体内设有阀腔和沿阀体横向形成的进、出口流体介质通道,流体介质通道贯穿阀腔,阀座为环状零件,且为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进、出口流体介质通道与阀腔的连接端处,并分别与进、出口流体介质通道构成密封连接,当闸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流体介质通道被断开,阀盖固定在阀体上端面上,执行机构的阀杆穿过阀盖与闸板联动,通过执行机构驱动闸板上升或者下移,使流体介质通道导通或者断开,实现闸阀的开启与闭合;若需要输送的流体介质为易结焦的流体时,通常还需要在阀体外部增加热源设备,以防止阀体内的流体结焦。传统楔式闸阀在开启时流体能够沿闸板与阀座之间的间隙进入阀腔,流体中含有的杂质颗粒极也会进入阀腔内,杂质颗粒会扰乱闸板的活动,严重时可能造成开阀困难或是关阀关不严的现象;此外,传统楔式闸阀的阀座大多数是通过密封焊的方式焊接在阀体上,当阀座或闸板磨损时,整个闸阀直接报废,需要更换一整套新闸阀,使用成本较高,且严重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通过设置阀板,与密封腔配合能够提高阀门的密封能力,同时能够减少阀门的磨损,延长阀门的寿命,通过设置散热管与导热片,能够对阀门起到导热的作用,防止阀门内结焦影响使用,通过设置压力管,能够对阀腔进行增压,防止连接管内的流体进入阀腔,影响阀门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顶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腔设有操作螺杆,所述连接座底部设有阀腔,且所述阀腔设于阀体内,所述阀腔内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底部连接有阀板,所述阀体底部设有阀座,所述阀座两端设有连接管,且所述阀板贯穿连接管顶部,所述阀腔与连接管之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与通孔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内设有密封腔,且所述阀板设于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底部设有连通槽,所述连接管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与阀腔内的阀板两侧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与排水管,所述阀体一侧设有压力管,且所述压力管与阀腔连通。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座内设有与操作螺杆匹配的螺纹,所述操作螺杆顶端安装有手柄。进一步而言,所述阀板为楔形结构,所述阀板底部设有密封件,且所述密封件底部设有与连通槽匹配的密封压块。进一步而言,所述散热管为S型设置,所述散热管内侧设有导热片,且与内管贴合,所述外管内侧设有隔热板。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气管设于阀体一侧,所述排水管设于连接管底部,且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固定阀。进一步而言,所述密封圈内侧设置有楔形面,且所述密封圈顶部的厚度小于底部的厚度。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阀板,与密封腔配合能够提高阀门的密封能力,同时能够减少阀门的磨损,延长阀门的寿命;2、通过设置散热管与导热片,能够对阀门起到导热的作用,防止阀门内结焦影响使用;3、通过设置压力管,能够对阀腔进行增压,防止连接管内的流体进入阀腔,影响阀门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密封槽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阀体;2、连接座;3、操作螺杆;4、阀腔;5、连接件;6、阀板;7、阀座;8、连接管;9、通孔;10、密封圈;11、密封腔;12、密封槽;13、连通槽;14、内管;15、外管;16、散热管;17、进气管;18、排水管;19、压力管;20、密封件;21、导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包括阀体1,阀体1顶部设有连接座2,连接座2内腔设有操作螺杆3,连接座2底部设有阀腔4,且阀腔4设于阀体1内,阀腔4内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底部连接有阀板6,与密封腔11配合能够提高阀门的密封能力,同时能够减少阀门的磨损,延长阀门的寿命,阀体1底部设有阀座7,阀座7两端设有连接管8,且阀板6贯穿连接管8顶部,阀腔4与连接管8之间设有通孔9,通孔9内设有密封圈10,且密封圈10与通孔9之间密封连接,连接管8内设有密封腔11,且阀板6设于密封腔11内,密封腔11底部设有密封槽12,密封槽12底部设有连通槽13,连接管8包括内管14与外管15,内管14与外管15之间与阀腔4内的阀板6两侧设有散热管16,能够对阀门起到导热的作用,防止阀门内结焦影响使用,散热管16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17与排水管18,阀体1一侧设有压力管19,能够对阀腔4进行增压,防止连接管8内的流体进入阀腔4,影响阀门使用,且压力管19与阀腔4连通。其中,连接座2内设有与操作螺杆3匹配的螺纹,操作螺杆3顶端安装有手柄,阀板6为楔形结构,阀板6底部设有密封件20,且密封件20底部设有与连通槽13匹配的密封压块,散热管16为S型设置,散热管16内侧设有导热片21,且与内管14贴合,外管15内侧设有隔热板16,进气管17设于阀体1一侧,排水管18设于连接管8底部,且排水管18上设有固定阀,密封圈10内侧设置有楔形面,且密封圈10顶部的厚度小于底部的厚度。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散热管16与导热片21之间固定连接,阀板6底部的宽度与密封件20顶部的宽度相同。本专利技术改进于:通过压力管19将高压气体通入阀腔4内,对阀腔4进行加压,防止连接管8内的流体通过通孔9进入阀腔4内,通过在散热管16内通入高温蒸汽,从而对连接管8与阀板6等加热,避免结焦,同时再加热后,蒸汽液化的水能够通过排水管18排出。以上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顶部设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内腔设有操作螺杆(3),所述连接座(2)底部设有阀腔(4),且所述阀腔(4)设于阀体(1)内,所述阀腔(4)内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底部连接有阀板(6),所述阀体(1)底部设有阀座(7),所述阀座(7)两端设有连接管(8),且所述阀板(6)贯穿连接管(8)顶部,所述阀腔(4)与连接管(8)之间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设有密封圈(10),且所述密封圈(10)与通孔(9)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8)内设有密封腔(11),且所述阀板(6)设于密封腔(11)内,所述密封腔(11)底部设有密封槽(12),所述密封槽(12)底部设有连通槽(13);所述连接管(8)包括内管(14)与外管(15),所述内管(14)与外管(15)之间与阀腔(4)内的阀板(6)两侧设有散热管(16),所述散热管(16)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17)与排水管(18),所述阀体(1)一侧设有压力管(19),且所述压力管(19)与阀腔(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结焦闸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顶部设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内腔设有操作螺杆(3),所述连接座(2)底部设有阀腔(4),且所述阀腔(4)设于阀体(1)内,所述阀腔(4)内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底部连接有阀板(6),所述阀体(1)底部设有阀座(7),所述阀座(7)两端设有连接管(8),且所述阀板(6)贯穿连接管(8)顶部,所述阀腔(4)与连接管(8)之间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设有密封圈(10),且所述密封圈(10)与通孔(9)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8)内设有密封腔(11),且所述阀板(6)设于密封腔(11)内,所述密封腔(11)底部设有密封槽(12),所述密封槽(12)底部设有连通槽(13);所述连接管(8)包括内管(14)与外管(15),所述内管(14)与外管(15)之间与阀腔(4)内的阀板(6)两侧设有散热管(16),所述散热管(16)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17)与排水管(18),所述阀体(1)一侧设有压力管(19),且所述压力管(19)与阀腔(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洪卫欧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