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母防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铁路建设中很多位置都需要螺母进行紧固,但是现有的防松螺母长时间使用下,由于外界因素,例如震动和剐蹭等会使螺母松动,无法起到紧固作用,为减少这一现象发生,需要一种防松效果更好的螺母和螺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松紧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母容易出现松动问题,实现了联动式限定,从而达到防松紧固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包括:螺杆;第一螺母,该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第二螺母,该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上,且第二螺母位于第一螺母上方;垫片,该垫片套在螺杆上,且垫片位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垫片内,且第一限位部限位于螺杆上;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设置在第二螺母上,且第二限位部限位于垫片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片,所述螺杆上开有定位槽,所述限位片一端固定在垫片内环内,所述限位片另一端位于定位槽内。所述限位片具有多个,所述限位片为梯形,所述多个限位片底边等距固定在垫片内环内,所述螺杆外圆周面轴向开有多个梯形定位槽,多个所述限位片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螺杆,所述第二螺母上开有限位通孔,所述垫片上表面位于限位通孔正下方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螺杆与限位通孔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杆穿过限位通孔顶在限位槽内。 >所述限位螺杆为多个,所述第二螺母上表面均布开有多个限位通孔,所述垫片上表面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限位通孔下开有多个所述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螺杆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通孔螺纹连接,且多个所述的限位螺杆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的限位通孔顶在多个所述的限位槽内。该装置还包括钢丝,多个所述限位螺杆的螺帽上径向均开有贯穿通孔,所述钢丝一端依次贯穿多个所述限位螺杆的贯穿通孔,并与钢丝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为一体式垫片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垫片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于垫片。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杆,所述第二螺母的垫片上和垫片上开有同轴的限位通孔,所述限位杆一端穿过第一螺母和垫片上的限位通孔,并限位杆穿过限位通孔的一端连接有插销。所述限位杆为多个,所述第二螺母的垫片上和垫片上均布开有多个限位通孔,多个所述限位杆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螺母上多个所述限位通孔和所述垫片上多个所述的限位通孔,并限位杆穿过限位通孔的一端连接有插销。一种防松紧固方法,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螺杆从待连接件的连接孔插入;第二步,第一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并旋紧,使待连接件被夹在第一螺母和螺杆的螺帽之间,完成一次旋紧;第三步,将垫片放置在螺杆螺纹端,通过限位片与定位槽对齐,将垫片套在螺杆上,并与第一螺母接触,完成一次限位;第四步,连接空间狭窄时,采用普通的螺母作为第二螺母,并在第二螺母上开有带有螺纹的限位通孔,然后将第二螺母旋进螺杆上,并旋紧,使垫片被夹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完成二次旋紧,然后通过限位通孔在垫片上表面钻限位槽,然后将限位螺杆旋进限位通孔内并旋紧,此时限位螺杆顶在限位槽内,并在限位螺杆的螺帽上穿插钢丝,完成第一螺母与垫片限定,完成二次限定;连接空间宽阔时,采用带有垫片的一体式螺母作为第二螺母,并在第二螺母的垫片上开有限位通孔,然后将第二螺母旋进螺杆上,并旋紧,使垫片被夹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完成二次旋紧,然后通过第二螺母的垫片上的限位通孔在垫片上表面钻同尺寸的限位通孔,然后从第二螺母的垫片上的限位通孔插入限位杆穿过垫片上的限位通孔,并在限位杆穿过的一端插入插销,完成二次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限位板,有效解决了垫片转动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垫片不会自转,同时保证张力,增加防松作用。由于采用了限位螺杆和限位螺杆,使第一螺母与垫片定位,第一螺母在受外界因素影响时不会转动,从而起到防松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垫片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垫片螺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垫片螺母俯视图。图中:1-螺杆;2-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垫片;5-限位片;6-限位槽;7-限位通孔;8-钢丝;9-限位杆;10-插销;11-定位槽;12-限位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包括:螺杆1;第一螺母2,该第一螺母2螺纹连接在螺杆1上;第二螺母3,该第二螺母3螺纹连接在螺杆1上,且第二螺母3位于第一螺母2上方;垫片4,该垫片4套在螺杆1上,且垫片4位于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垫片4内,且第一限位部限位于螺杆1上;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设置在第二螺母3上,且第二限位部限位于垫片4上。实际使用时:首先将螺杆1穿插在需要紧固的物体上的孔内,然后将第一螺母2螺纹连接在螺杆1外,并且旋紧,然后垫片4套在螺杆1上,并且垫片4下表面与第一螺母2顶端接触,垫片4通过第一限位部限定,使垫片4在使用时不会转动,然后将第二螺母3螺纹连接在螺杆1外,并旋紧,第二螺母3与垫片4上表面接触,第二螺母3通过第二限位部限定,第二螺母3和垫片4连接,使第二螺母3不会旋转,完成紧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2和图3: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片5,所述螺杆1上开有定位槽11,所述限位片5一端固定在垫片4内环内,所述限位片5另一端位于定位槽11内。实际使用时:垫片4与限位片5固定,限位片5通过螺杆1的定位槽11限定,使垫片4不会旋转,从而垫片4与第二螺母3连接后,第二螺母3不会旋转,从而完成防松效果。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照图2和图3:所述限位片5具有多个,所述限位片5为梯形,所述多个限位片5底边等距固定在垫片4内环内,所述螺杆1外圆周面轴向开有多个梯形的定位槽11,多个所述限位片5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定位槽11内。实际使用时:本实施例中限位片5和定位槽11为三个,通过多个限位片5配合定位槽11限定垫片4,使垫片4稳定性提高。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螺杆12,所述第二螺母3上开有限位通孔,所述垫片4上表面位于限位通孔正下方开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螺杆12与限位通孔7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杆12穿过限位通孔顶在限位槽6内。实际使用时:由于垫片4再被限定后不会旋转,第二螺母3通过限位螺杆12与垫片4连接,使第二螺母3不会旋转,在实际操作中,当第二螺母3旋紧后,通过限位通孔在垫片4上钻出限位槽6,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螺杆(1);/n第一螺母(2),该第一螺母(2)螺纹连接在螺杆(1)上;/n第二螺母(3),该第二螺母(3)螺纹连接在螺杆(1)上,且第二螺母(3)位于第一螺母(2)上方;/n垫片(4),该垫片(4)套在螺杆(1)上,且垫片(4)位于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n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垫片(4)内,且第一限位部限位于螺杆(1)上;/n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设置在第二螺母(3)上,且第二限位部限位于垫片(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杆(1);
第一螺母(2),该第一螺母(2)螺纹连接在螺杆(1)上;
第二螺母(3),该第二螺母(3)螺纹连接在螺杆(1)上,且第二螺母(3)位于第一螺母(2)上方;
垫片(4),该垫片(4)套在螺杆(1)上,且垫片(4)位于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
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垫片(4)内,且第一限位部限位于螺杆(1)上;
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设置在第二螺母(3)上,且第二限位部限位于垫片(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片(5),所述螺杆(1)上开有定位槽(11),所述限位片(5)一端固定在垫片(4)内环内,所述限位片(5)另一端位于定位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5)具有多个,所述限位片(5)为梯形,所述多个限位片(5)底边等距固定在垫片(4)内环内,所述螺杆(1)外圆周面轴向开有多个梯形的定位槽(11),多个所述限位片(5)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定位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螺杆(12),所述第二螺母(3)上开有限位通孔,所述垫片(4)上表面位于限位通孔正下方开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螺杆(12)与限位通孔(7)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杆(12)穿过限位通孔顶在限位槽(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杆(12)为多个,所述第二螺母(3)上表面均布开有多个限位通孔(7),所述垫片(4)上表面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限位通孔(7)下开有多个所述限位槽(6),多个所述限位螺杆(12)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通孔(7)螺纹连接,且多个所述的限位螺杆(12)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的限位通孔(7)顶在多个所述的限位槽(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钢丝(8),多个所述限位螺杆(12)的螺帽上径向均开有贯穿通孔,所述钢丝(8)一端依次贯穿多个所述限位螺杆(12)的贯穿通孔,并与钢丝(8)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