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部脱砂压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压裂酸化
,是一种端部脱砂压裂方法。
技术介绍
中高渗油藏、常规低渗油藏以及加密油井区块的水力压裂要获得高导流能力,端部脱砂压裂技术(TSO)是最好选择。由Smith等人(1984)提出TSO压裂技术的应用,对低高渗油藏的完井与增产改造技术带来了一次革命。TSO压裂技术能获得97.6kg/m2的支撑剂铺置浓度,这表明导流能力可提高10倍至20倍。在高应力条件下,用人造支撑剂(相应于石英砂)也可使导流能力得到相同的提高,二者结合可使导流能力提高近100倍。如果是有限导流时,油井产能可能会提高4倍至7倍。脱砂压裂技术(TSO)是在一定缝长的前端形成砂堵,阻止裂缝延伸,同时以一定排量继续泵入不同支撑剂浓度的压裂液,迫使裂缝膨胀,获得较宽的裂缝和较高的砂浓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的水力压裂技术。在压裂施工中,压裂液被地面泵注设备以大排量快速泵注到井底,由于压裂液的泵注速度远远大于井底射孔层段地层的滤失速度,井底压力被快速蹩起,当井底压力达到地层破裂压力时,地层岩石开始产生裂缝,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部脱砂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向压裂地层泵入前置液;第二步,待压裂地层的主裂缝长达到压裂设计目标值时,泵入高效降滤失液;第三步,泵入高效降滤失液待压力增加时泵入携砂液;第四步,注入顶替液,关井2h至6h后开井排液,测试油气产量;其中:泵入前置液、高效降滤失液和携砂液的体积比为10至100:4至70:30至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部脱砂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向压裂地层泵入前置液;第二步,待压裂地层的主裂缝长达到压裂设计目标值时,泵入高效降滤失液;第三步,泵入高效降滤失液待压力增加时泵入携砂液;第四步,注入顶替液,关井2h至6h后开井排液,测试油气产量;其中:泵入前置液、高效降滤失液和携砂液的体积比为10至100:4至70:30至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脱砂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效降滤失液按质量百分比含有胍胶基液0.2%至0.5%、降滤失剂1%至20%、破胶剂1%至10%、助排剂0.2%至2%、粘土稳定剂0.4%至1%、余量为水;或/和,泵入高效降滤失液前,先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调节高效降滤失液pH值为8.5至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部脱砂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滤失剂原料按重量份数含有体膨聚合物颗粒85份至90份、包衣材料10份至15份、颗粒分散剂0.5份至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脱砂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滤失剂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取适量体膨聚合物颗粒投入包衣设备中,旋转包衣设备并向包衣设备中通入热风对体膨聚合物颗粒进行预热,预热至30℃至40℃;第二步,将所需量的包衣材料配成包衣材料溶液;第三步,在温度为30℃至40℃下向预热后的体膨聚合物颗粒间隙喷散包衣材料溶液;第四步,待喷在体膨聚合物颗粒表面上的包衣材料溶液中的溶剂被热风带走后,使包衣材料及时固化在体膨聚合物颗粒表面上;第五步,停止旋转包衣设备,向包衣设备中加入所需量的颗粒分散剂并混合均匀,然后通风降温,得到降滤失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部脱砂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滤失剂制备的第三步中,向预热后的体膨聚合物颗粒用喷枪间隙喷散包衣材料溶液,喷枪间隙喷散速度为每3秒一次,一次喷散量为20ml至50ml;或/和,降滤失剂制备的第四步中,包衣材料固化在体膨聚合物颗粒表面上的厚度为0.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春,张瑞,李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科美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