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51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5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但不能有明水;S2:在基层表面上铺设一层热熔压敏胶膜;S3:先将第一卷材铺设与热熔压敏胶膜上;S4:将第二卷材与所述第一卷材搭接,并延铺设方向压,以使第二卷材平铺于热熔压敏胶膜上;S5: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铺设好后,用密封胶带将搭接部覆盖密封;S6:铺设好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后辊压排出底部的空气,并保证铺设面的平整。上述的铺设工艺,通过第一卷材搭接第二卷材上,具体是搭接边与搭接边的连接从而有对搭接部一定的遮挡作用,再配合顶部的密封胶带,进而双重保证阻止渗漏的目的,进一步达到防水的效果。

A wet laying technology of polymer self-adhesive waterproof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
技术介绍
湿铺式防水卷材主要原材料是活性物,同时加入适量的辅助材料和防老化剂、促进剂及其它的一些助剂,经混炼压延而成,是一款能在潮湿基面上施工的防水产品,该材料内含有特殊的活性物质能与水泥砂浆或素水泥浆实现反应,达到与基面或结构主体实现满粘的效果。现有专利CN201510414621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湿铺法施工工艺,上述专利给出了用于解决搭接部容易出现防水失效的施工工艺,但是通过实践得出,采用该工艺铺设的防水卷材依然会出现部分渗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用以实现防止搭接部渗漏的技术效果。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但不能有明水;S2:在基层表面上铺设一层热熔压敏胶膜;S3:先将第一卷材铺设与热熔压敏胶膜上;S4:将第二卷材与所述第一卷材搭接,并延铺设方向压,以使第二卷材平铺于热熔压敏胶膜上;S5: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铺设好后,用密封胶带将搭接部覆盖密封;S6:铺设好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后辊压排出底部的空气,并保证铺设面的平整。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基材层、自粘胶层、粘结层、防粘隔离层,所述防水卷材呈阶梯状,所述防粘隔离层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搭接边;所述粘结层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二搭接边,所述粘结层另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三搭接边;所述自粘胶层一侧的底部设有第四搭接边,所述自粘胶层另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五搭接边;所述基材层的顶部设有第六搭接边,所述第六搭接边与所述第五搭接边同侧。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和第四搭接边均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一侧;所述第三搭接边、第五搭接边和第六搭接均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另一侧。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第三搭接边、第四搭接边、第五搭接边和第六搭接边结构相同,且均设有隔离膜。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边的宽度为80~100mm。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S4具体的搭接步骤如下:S41:第一卷材铺设完成后,分别揭开第一卷材上的第三搭接边、第五搭接边和第六搭接边的隔离膜;S42:将第二卷材上的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和第四搭接边的隔离膜揭开;S43:第二卷材的第一搭接边与第一卷材的第三搭接边搭接;第二卷材的第二搭接边与第一卷材的第五搭接边搭接;第二卷材的第四搭接边与第一卷材的第六搭接边搭接;S44:第二卷材与第一卷材搭接好后,将第二卷材延铺设方向压于热熔压敏胶膜上。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边上还设有玻璃纤维网格,所述玻璃纤维网格下方还设玻璃纤维布。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防粘隔离层包括以下组分:25~45%改性苯丙乳液、15~40%钙粉、10~30%钛白粉和1~10%助剂、1~5%分散剂、1~5%消泡剂和2~8%二氧化硅。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防粘隔离层包括以下组分:32%改性苯丙乳液、30%钙粉、25%钛白粉和5%助剂、1%分散剂、2%消泡剂和5%二氧化硅。为了更好的实现本申请,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自粘胶层为热熔压敏胶。作用机理: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在处理前需要对基层表面清理干净,以及充分湿润,但不能有明水,整理完后,将热熔压敏胶膜铺设在基层表面上实现预铺,在热熔压敏胶膜上再进行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铺设。具体铺设以两张卷材为例,分别是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先铺设第一卷材,然后将第二卷材的第一搭接边搭接在第一卷材的第三搭接边;第二卷材的第二搭接边搭接在第一卷材的第五搭接边上;第二卷材的第四搭接边搭接在第一卷材的第六搭接边上。上述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搭设完毕后,在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顶部搭接处设有密封胶带,然后通过辊压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排出底部的空气,使其平整。通过上述的铺设工艺,由于采用了具有多个搭接边的防水卷材,搭接边与搭接边的连接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在配合顶部的密封胶带,从而双重保证阻止渗漏的目的。进一步,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第三搭接边、第四搭接边、第五搭接边和第六搭接边的结构相同,均还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和玻璃纤维布,设置玻璃纤维网格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下方搭接处翘边,玻璃纤维布可以起到一定防水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防水性。本申请所提供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采用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中,尤其是防粘隔离层包括了以下组分,改性苯丙乳液、钙粉、钛白粉和助剂、分散剂、消泡剂和二氧化硅,通过这些比例的合理搭配得到的防粘隔离层具有抗紫外和抗窜水的作用,相对于现有覆砂类的,因砂粒之间存在的孔隙,而这些孔隙的存在将成为水气窜流的路径,而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将不会存在孔隙,进一步减少水气窜流,再进一步达到防水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上述的铺设工艺,由于采用了具有多个搭接边的防水卷材,搭接边与搭接边的连接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在配合顶部的密封胶带,从而双重保证阻止渗漏的目的。(2)对基面要求低,施工自由度高,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能在潮湿基面上施工,可以大大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另外与结构实现满粘、粘接可靠,安全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铺设示意图;图标:10-基材层,11-第六搭接边,20-自粘胶层,21-第四搭接边,22-第五搭接边,30-粘接层,31-第二搭接边,32-第三搭接边,40-防粘隔离层,41-第一搭接边,42-玻璃纤维网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请参看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但不能有明水;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但不能有明水;/nS2:在基层表面上铺设一层热熔压敏胶膜;/nS3:先将第一卷材铺设与热熔压敏胶膜上;/nS4:将第二卷材与所述第一卷材搭接,并延铺设方向压,以使第二卷材平铺于热熔压敏胶膜上;/nS5: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铺设好后,用密封胶带将搭接部覆盖密封;/nS6:铺设好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后辊压排出底部的空气,并保证铺设面的平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但不能有明水;
S2:在基层表面上铺设一层热熔压敏胶膜;
S3:先将第一卷材铺设与热熔压敏胶膜上;
S4:将第二卷材与所述第一卷材搭接,并延铺设方向压,以使第二卷材平铺于热熔压敏胶膜上;
S5: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铺设好后,用密封胶带将搭接部覆盖密封;
S6:铺设好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后辊压排出底部的空气,并保证铺设面的平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基材层、自粘胶层、粘结层、防粘隔离层,所述防水卷材呈阶梯状,所述防粘隔离层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搭接边;所述粘结层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二搭接边,所述粘结层另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三搭接边;所述自粘胶层一侧的底部设有第四搭接边,所述自粘胶层另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五搭接边;所述基材层的顶部设有第六搭接边,所述第六搭接边与所述第五搭接边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和第四搭接边均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一侧;所述第三搭接边、第五搭接边和第六搭接均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另一侧。


4.据权利要求3述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湿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边、第二搭接边、第三搭接边、第四搭接边、第五搭接边和第六搭接边结构相同,且均设有隔离膜。


5.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俊余福平袁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特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