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50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包括: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用于支撑旋钮体的旋钮支撑体;旋钮体通过按键轴与旋钮支撑体相连接;旋钮体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磁感应组件;旋钮体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旋转的多极磁环。第一信号收发器根据按压信息或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旋钮体可在不安装于智能坐便器时进行使用,可通过发出按压信息或旋转信息的方式对智能坐便器进行精准控制,确保用户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控制旋钮启动所需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控制旋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A control knob and its intelligent toi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智能化洁具在生活中的便捷性,采用智能坐便器替代传统坐便器成为大势所趋,智能坐便器可通过控制旋钮进行控制。由于智能坐便器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部分智能坐便器具有蒸汽清洁、除臭、烘干等功能,现有的控制旋钮因设计缺陷导致无法对智能坐便器进行精确、灵活地控制,用户难以方便、快捷、精准地通过控制旋钮启动所需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造成诸多困扰。因此,现有的控制旋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难以方便、快捷、精准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控制旋钮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难以方便、快捷、精准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制旋钮,其中,包括: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用于支撑所述旋钮体的旋钮支撑体;所述旋钮体通过按键轴与所述旋钮支撑体相连接;所述旋钮体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磁感应组件;所述旋钮体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旋转的多极磁环,所述磁感应组件可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用于根据按压信息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中还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可通过所述按键轴进行按压,以将所述按压信息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体包括通过所述按键轴与所述旋钮支撑体相连接的旋钮盖、安装于所述旋钮盖上的旋钮旋转套及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套外周且可沿所述旋钮旋转套旋转的环形旋钮旋转外壳;所述多极磁环固定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外壳上。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盖上固定设有凹形按键垫,所述按键轴的顶端顶入所述凹形按键垫内;所述旋钮旋转套、所述旋钮盖及所述凹形按键垫组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支撑体内设有固定架凹孔,所述旋钮盖上设有按键轴通孔,所述按键轴通孔内设置有轴套,所述按键轴通过按键轴卡接环固定于所述轴套的通孔内,所述按键轴插入所述固定架凹孔内并进行固定以使所述旋钮盖与所述旋钮支撑体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支撑体内固定设置有按键轴固定架,所述按键轴固定架上设有所述固定架凹孔。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旋钮显示屏,所述旋钮旋转套外侧设有旋钮外观屏,所述旋钮外观屏用于获取用户的触控操作以生成所述按压信息并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旋钮电池。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充电接收线圈。一种智能坐便器,其中,包括陶瓷体、主机本体及上述的控制旋钮;所述主机本体包括主机底座及可安装于所述主机底座上的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陶瓷体上,所述控制旋钮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上;所述主机壳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支撑体进行连接的旋钮底座。所述的智能坐便器,其中,所述旋钮支撑体的凹槽底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旋钮底座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旋钮支撑体与所述旋钮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通过按键轴将旋钮体及旋钮支撑体进行连接,旋钮体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按键及磁感应组件,按键可通过所述按键轴进行按压;旋钮体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旋转的多极磁环,通过磁感应组件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第一信号收发器根据按键的按压信息或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旋钮体可在不安装于智能坐便器时进行使用,可通过发出按压信息或旋转信息的方式对智能坐便器进行精准控制,确保用户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控制旋钮启动所需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控制旋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坐便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坐便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如图所示,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其中,控制旋钮70包括: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73、用于支撑所述旋钮体73的旋钮支撑体76;所述旋钮体73通过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所述旋钮体73的空腔730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按键7323及磁感应组件7325,所述按键7323可通过所述按键轴734进行按压;所述旋钮体73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73)、用于支撑所述旋钮体(73)的旋钮支撑体(76);/n所述旋钮体(73)通过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n所述旋钮体(73)的空腔(730)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及磁感应组件(7325);所述旋钮体(73)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旋转的多极磁环(7331),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可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7331)的旋转信息;/n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用于根据按压信息或所述多极磁环(7331)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73)、用于支撑所述旋钮体(73)的旋钮支撑体(76);
所述旋钮体(73)通过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
所述旋钮体(73)的空腔(730)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及磁感应组件(7325);所述旋钮体(73)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旋转的多极磁环(7331),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可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7331)的旋转信息;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用于根据按压信息或所述多极磁环(7331)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730)中还设置有按键(7323),所述按键(7323)可通过所述按键轴(734)进行按压,以将所述按压信息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体(73)包括通过所述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的旋钮盖(731)、安装于所述旋钮盖(731)上的旋钮旋转套(732)及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套(732)外周且可沿所述旋钮旋转套(732)旋转的环形旋钮旋转外壳(733);所述多极磁环(7331)固定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外壳(7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盖(731)上固定设有凹形按键垫(7313),所述按键轴(734)的顶端顶入所述凹形按键垫(7313)内;所述旋钮旋转套(732)、所述旋钮盖(731)及所述凹形按键垫(7313)组合形成所述空腔(73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支撑体(76)内设有固定架凹孔(763),所述旋钮盖(731)上设有按键轴通孔(7311),所述按键轴通孔(7311)内设置有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程田镇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贝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