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瑞婷专利>正文

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449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其结构包括罐体、底部支架,罐体设有气压表、手孔、防泄气充气口,底部支架设有进出水口、排污口、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充气装置推动插管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活塞开启通管内部的进气孔,使得进气孔能够进行充气,在完成充气后通过拔出充气装置带动插管,在插管拔出后通过拉绳的弹性回复作用,带动活塞回弹,从而在通管内部上移,重新堵住进气孔,使得气压罐内部的气压不会泄漏,在拔出充气装置的时候不需要快速将充气口封闭住,直接拔出即可,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充气装置在拔出的时候不漏气,也能够保证充气口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不漏气,使得气压罐充气更方便快捷。

A kind of diaphragm pressure tank without 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压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
技术介绍
气压罐在供水系统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气压罐内部的气压控制供水的水压,从而能将水顺利送上高处,也因此气压罐的密封成了重要的问题。针对目前的隔膜式气压罐,针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对的方案:现有的隔膜式气压罐需要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在充气完成后需要将充气装置拔出,在拔出的时候因为气压罐内部的气压过大,因此充气口受到空气挤压,造成气压罐内部的气压泄漏,从而需要通过手动迅速进行堵塞,防止气压罐内部的气压泄漏过多,但是如此一来充气口不但容易泄压,同时手速不够快的话,会造成气压大量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其结构包括罐体、底部支架,所述罐体焊接于底部支架上方,所述底部支架焊接于罐体底部,所述罐体设有气压表、手孔、防泄气充气口,所述气压表通过螺栓连接于罐体外表面上,所述手孔焊接于罐体顶部,所述防泄气充气口焊接于罐体上表面;所述底部支架设有进出水口、排污口、支撑板,所述进出水口焊接于罐体底部,所述排污口焊接于罐体底部,所述支撑板焊接于罐体底部呈三角结构。作为优化,所述防泄气充气口设有插管、密封器、通管、防漏器,所述插管嵌设于防泄气充气口顶部,所述密封器焊接于通管顶部,所述通管焊接于密封器底部,所述防漏器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通管底部,所述插管为橡胶材质,所述插管为圆形管状,所述密封器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通管为金属材质。作为优化,所述插管设有气孔、卡孔,所述气孔均匀分布于插管外表面上,所述卡孔嵌设于插管内部,所述气孔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气孔为4个,所述卡孔为圆形管状结构。作为优化,所述卡孔设有倒孔,所述倒孔焊接于卡孔内部顶端,所述倒孔为漏斗状结构,所述倒孔为塑料材质。作为优化,所述密封器设有橡胶套、避让孔,所述橡胶套嵌设于密封器与插管之间,所述避让孔嵌设于橡胶套上,所述橡胶套为圆形结构,所述橡胶套为橡胶材质,所述避让孔为6个。作为优化,所述通管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嵌设于通管外表面上,所述进气孔为方形小孔,所述进气孔为6个,所述进气孔分布于通管外表面上端部分。作为优化,所述防漏器设有活塞、拉绳,所述活塞嵌设于通管内部,所述拉绳连接于防漏器与防泄气充气口之间,所述活塞为橡胶材质,所述活塞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拉绳为弹性材料,所述拉绳为4根。作为优化,所述活塞设有连接杆、拉环,所述连接杆焊接于活塞底部,所述拉环焊接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为圆形杆状结构,所述连接杆为金属材质,所述拉环为4个。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进行工作时:通过设有一种防泄气充气口,所述防泄气充气口设有插管、密封器、通管、防漏器,通过将充气装置插入插管中,推动插管穿过密封器,从而推动活塞在通管内部进行向下移动,当活塞向下移动时将进气孔打开,从而通过插管进行充气,当插管拔出后,通过活塞回弹,从而将进气孔封闭住,防止气压倾泻;通过设有一种插管,所述插管设有气孔、卡孔,当充气装置插入插管时,通过卡孔内部的倒孔将充气装置固定在插管中,再通过气孔将气压导入通管中;通过设有一种密封器,所述密封器设有橡胶套、避让孔,当插管在下压时,通过插管推动橡胶套向下移动,形成漏斗形状,再通过避让孔将气压导入通管中;通过设有一种通管,所述通管设有进气孔,当插管向下移动时同时推动活塞在通管内部向下移动,从而开启通管内部的进气孔,使得气压能够通过进气孔进入防泄气充气口中,从而进行充气;通过设有一种活塞,所述活塞设有连接杆、拉环,当活塞向下移动时同时推动连接杆和拉环向下移动,当拉环向下移动时拉动拉绳进行绷紧,当完成充气后将充气装置拔出,从而带动插管上移,使得活塞在拉绳的弹性回复下带动活塞重新推入通管内部,重新堵住进气孔,使得气压不会从防泄气充气口泄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充气装置推动插管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活塞开启通管内部的进气孔,使得进气孔能够进行充气,在完成充气后通过拔出充气装置带动插管,在插管拔出后通过拉绳的弹性回复作用,带动活塞回弹,从而在通管内部上移,重新堵住进气孔,使得气压罐内部的气压不会泄漏,在拔出充气装置的时候不需要快速将充气口封闭住,直接拔出即可,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充气装置在拔出的时候不漏气,也能够保证充气口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不漏气,使得气压罐充气更方便快捷。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泄气充气口封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泄气充气口进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插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插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器下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活塞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底部支架2、气压表10、手孔11、防泄气充气口12、进出水口20、排污口21、支撑板22、插管120、密封器121、通管122、防漏器123、气孔A、卡孔B、倒孔B1、橡胶套C、避让孔D、进气孔E、活塞F、拉绳G、连接杆F1、拉环F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罐体1、底部支架2,所述罐体1焊接于底部支架2上方,所述底部支架2焊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罐体1设有气压表10、手孔11、防泄气充气口12,所述气压表10通过螺栓连接于罐体1外表面上,所述手孔11焊接于罐体1顶部,所述防泄气充气口12焊接于罐体1上表面;所述底部支架2设有进出水口20、排污口21、支撑板22,所述进出水口20焊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排污口21焊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支撑板22焊接于罐体1底部呈三角结构,所述防泄气充气口12设有插管120、密封器121、通管122、防漏器123,所述插管120嵌设于防泄气充气口12顶部,所述密封器121焊接于通管122顶部,所述通管122焊接于密封器121底部,所述插管120用于在进行充气时将充气装置固定住,同时用于推动密封器121进行开启,所述密封器121用于推动防漏器123进行移动,所述防漏器123用于封住通管122防止气压泄漏,所述插管120设有气孔A、卡孔B,所述气孔A均匀分布于插管120外表面上,所述卡孔B嵌设于插管120内部,所述防漏器123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其结构包括罐体(1)、底部支架(2),所述罐体(1)焊接于底部支架(2)上方,所述底部支架(2)焊接于罐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罐体(1)设有气压表(10)、手孔(11)、防泄气充气口(12),所述气压表(10)通过螺栓连接于罐体(1)外表面上,所述手孔(11)焊接于罐体(1)顶部,所述防泄气充气口(12)焊接于罐体(1)上表面;/n所述底部支架(2)设有进出水口(20)、排污口(21)、支撑板(22),所述进出水口(20)焊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排污口(21)焊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支撑板(22)焊接于罐体(1)底部呈三角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其结构包括罐体(1)、底部支架(2),所述罐体(1)焊接于底部支架(2)上方,所述底部支架(2)焊接于罐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1)设有气压表(10)、手孔(11)、防泄气充气口(12),所述气压表(10)通过螺栓连接于罐体(1)外表面上,所述手孔(11)焊接于罐体(1)顶部,所述防泄气充气口(12)焊接于罐体(1)上表面;
所述底部支架(2)设有进出水口(20)、排污口(21)、支撑板(22),所述进出水口(20)焊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排污口(21)焊接于罐体(1)底部,所述支撑板(22)焊接于罐体(1)底部呈三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泄气充气口(12)设有插管(120)、密封器(121)、通管(122)、防漏器(123),所述插管(120)嵌设于防泄气充气口(12)顶部,所述密封器(121)焊接于通管(122)顶部,所述通管(122)焊接于密封器(121)底部,所述防漏器(123)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通管(12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120)设有气孔(A)、卡孔(B),所述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婷
申请(专利权)人:林瑞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