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碱回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碱回收系统及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缩碱工艺过程中的液碱回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道碱缩工艺,目的是使棉纤维在烧碱的作用下发生膨化,增加纤维素纤维的无定形区,使纤维分子排列整齐,由此使得纤维原有的扭曲现象消失而变得平直,截面由扁平变圆形,从而可以改善纺织品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等。在碱缩工艺之后,由于纺织品中有大量的液碱,因此需要经过几轮洗脱才能降低产品中的碱含量。纺织品经过几次拧洗后,虽然表面的液碱能脱落一部分,但是不能脱落彻底。液碱浓度越低,所废的水就越多,而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低浓度的液碱,以及较高的总溶解固体,只能排放,不能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较大的环保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纺织品中液碱浓度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碱回收系统及方法,既能减少清洗用水,又能回收碱液用于再生产,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碱回收系统,包括:反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碱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槽(1),所述反应槽(1)的内部形成洗脱液的容置空间;/n纺织品传送机构(3),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反应槽(1)上方,且所述纺织品传送机构(3)的一部分位于洗脱液的液面之上,一部分位于洗脱液的液面之下,所述纺织品传送机构(3)的两端分别形成纺织品入口端(5)和纺织品出口端(6);/n洗脱液进口端(7)和洗脱液出口端(8),所述洗脱液进口端(7)形成于与所述纺织品出口端(6)相对应的所述反应槽(1)上,所述洗脱液出口端(8)形成于与所述纺织品入口端(5)相对应的所述反应槽(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碱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槽(1),所述反应槽(1)的内部形成洗脱液的容置空间;
纺织品传送机构(3),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反应槽(1)上方,且所述纺织品传送机构(3)的一部分位于洗脱液的液面之上,一部分位于洗脱液的液面之下,所述纺织品传送机构(3)的两端分别形成纺织品入口端(5)和纺织品出口端(6);
洗脱液进口端(7)和洗脱液出口端(8),所述洗脱液进口端(7)形成于与所述纺织品出口端(6)相对应的所述反应槽(1)上,所述洗脱液出口端(8)形成于与所述纺织品入口端(5)相对应的所述反应槽(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碱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传送机构(3)主要传送辊(31)组成,多个所述传送辊(31)沿所述反应槽(1)的长度方向上下交错间隔排列,且上排的所述传送辊(31)位于洗脱液的液面之上,下排的所述传送辊(31)位于洗脱液的液面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碱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槽(1)还设置有沿所述反应槽(1)长度方向上下交错间隔排列的多个挡板(4),且上排的所述挡板(4)分别与下排的所述传送辊(3)位置一一对应,下排的所述挡板(4)分别与上排的所述传送辊(3)位置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碱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槽(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并列间隔排放若干个曝气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碱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碱回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反应槽(1)连接的碱液浓缩机构,所述碱液浓缩机构包括:
炭砂滤罐(9),其进口端与所述洗脱液出口端(8)连接,用于过滤掉碱溶液中洗脱下来的杂质;
超滤系统(10),其进口端与所述炭砂滤罐(9)的出口端连接,用于进一步截留碱溶液中的固体污染物;
自清洗过滤器(11),其进口端与所述超滤系统(10)的出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勇,黎泽华,王宝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蓝荷水务有限公司,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