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35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原料包括生化腐植酸、木醋液、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氯丁二烯乳液、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酰亚胺、苯甲酸异丙酯、聚酯丙烯酸酯、β‑羟基丁醛、硫脲、山梨酸醇脂肪酸酯、偶联剂、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长链烷烃、缓蚀剂;将路面铺装材料中添加融雪抑冰材料后进行路面铺装,不含氯化物、硫酸盐等腐蚀成分,具有足够的降低路表溶液冰点的作用,饱和溶液的冰点可以低至(‑38℃),且具有缓释性,不仅具有憎水效果,同时能确保释放出足量的融雪抑冰成分,耐久性好,既能在雨水的冲刷力和车辙力下不会流失,又能在雨雪天及时释放出足够的融雪抑冰有效成分。

A kind of non chloride snow melting and ice suppression pavement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融雪抑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
技术介绍
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由于降雪经常会导致路面结冰,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车速过快,在少量降水的情况下路面会产生薄冰,驾驶员不易发现,更易造成危险事故发生。目前主要的除冰方法分为被动控制技术和主动控制技术。被动控制技术采用机械除冰、人工除冰和撒布除冰盐的方法。直接铺洒融雪盐的方法会有残余的氯盐导致路面、道路护栏、周围土壤及植物的破坏,直接铺洒融雪剂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对生态坏境也有较大影响。而人工除冰和机械除冰的方法,由于路面和冰雪之间形成牢固的界面粘结结构,该结构不仅难以清除,而且清除时还会对路面造成破坏。除以上缺陷外,上述方法均具有滞后性,在夜间等复杂情况下不能及时除冰,使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提升。相比,主动抑制路面抑冰技术主要是对公路基础填料或者路面进行改性,实现融雪抑冰,相比而言具有可操作性强、效果持久的一劳永逸的方法。国内外常用的主动路面抑冰技术主要包括:路面添加融雪抑冰材料、嵌入高弹性材料和热力融冰雪法等。虽然效果良好,但是耗资巨大,也不足够安全,还存在诸多其它缺点。例如:对于路面添加融雪抑冰材料而言,在夏天暴雨环境下,有效的融雪抑冰材料溶于水后很快会水解电离,溶解速度极快,路面所含的不具缓释性能的融雪抑冰材料几乎全部被冲刷走,不仅在动态根本起不到融雪抑冰作用,而且大量的有效融雪盐水直接腐蚀地基与道路周边突然土壤,对道路和环境造成破坏。且如果融雪抑冰材料没有憎水性,则在实际施工使用过程中,受雨水的冲刷和车辆的磨耗,造成部分融雪抑冰材料的流失,不能起到长久的作用。但是,如果融雪抑冰材料的憎水性过强,在雨雪天又不能及时释放出足够的融雪抑冰有效成分,难以起到足够的融雪抑冰效果,对行车安全不利。对于嵌入高弹性材料和热力融冰雪法的方法,则存在工程量大,操作繁琐,耗资巨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将路面铺装材料中添加融雪抑冰材料后进行路面铺装,所采用的融雪抑冰材料具有足够的降低路表溶液冰点的作用,且具有缓释性,用于路面铺装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结构承载力,在融雪抑冰过程中不会影响路面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且对水体、土壤和植物的影响小。本专利技术的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化腐植酸20-30份、木醋液10-2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5-15份、氯丁二烯乳液5-10份、环氧树脂5-10份、邻苯二甲酰亚胺4-8份、苯甲酸异丙酯3-6份、聚酯丙烯酸酯2-4份、β-羟基丁醛1-3份、硫脲8-13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1-5份、偶联剂0.5-2份、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1-5份、长链烷烃1-5份、缓蚀剂1-3份;进一步,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化腐植酸25份、木醋液15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0份、氯丁二烯乳液7份、环氧树脂7份、邻苯二甲酰亚胺6份、苯甲酸异丙酯4份、聚酯丙烯酸酯3份、β-羟基丁醛2份、硫脲10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3份、偶联剂1份、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3份、长链烷烃3份、缓蚀剂2份;进一步,所述长链烷烃为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进一步,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1;进一步,所述缓蚀剂为氨基酸类缓蚀剂;进一步,所述缓蚀剂为脂肪醇或烷氨基醇中的一种;进一步,所述偶联剂为DL—411铝酸酯偶联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将路面铺装材料中添加融雪抑冰材料后进行路面铺装,不含氯化物、硫酸盐等腐蚀成分,具有足够的降低路表溶液冰点的作用,饱和溶液的冰点可以低至(-38℃),且具有缓释性,不仅具有憎水效果,同时能确保释放出足量的融雪抑冰成分,耐久性好,既能在雨水的冲刷力和车辙力下不会流失,又能在雨雪天及时释放出足够的融雪抑冰有效成分。用于路面铺装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结构承载力,在融雪抑冰过程中不会影响路面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且对水体、土壤和植物的影响小。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化腐植酸20-30份、木醋液10-2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5-15份、氯丁二烯乳液5-10份、环氧树脂5-10份、邻苯二甲酰亚胺4-8份、苯甲酸异丙酯3-6份、聚酯丙烯酸酯2-4份、β-羟基丁醛1-3份、硫脲8-13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1-5份、偶联剂0.5-2份、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1-5份、长链烷烃1-5份、缓蚀剂1-3份;采用的生化腐植酸是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生化腐植酸和木醋液的使用不但环保,而且更节约经济成本,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采用聚酯丙烯酸酯降低冰的硬度,采用邻苯二甲酰亚胺、苯甲酸异丙酯、β-羟基丁醛和硫脲起到冻结延迟作用,采用山梨酸醇脂肪酸酯起到软化冰层的作用,采用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起到破坏冰晶格,加速溶解的作用,采用长链烷烃起到抗冰黏附作用,采用偶联剂强化材料之间的粘附力。融雪抑冰材料的各组分以及配比共同决定了其融雪抑冰的效果,其耐久性好,既能在雨水的冲刷力和车辙力下不会流失,又能在雨雪天及时释放出足够的融雪抑冰有效成分。本实施例中,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化腐植酸25份、木醋液15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0份、氯丁二烯乳液7份、环氧树脂7份、邻苯二甲酰亚胺6份、苯甲酸异丙酯4份、聚酯丙烯酸酯3份、β-羟基丁醛2份、硫脲10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3份、偶联剂1份、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3份、长链烷烃3份、缓蚀剂2份;为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长链烷烃为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1;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两者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缓蚀剂为氨基酸类缓蚀剂;所述缓蚀剂为脂肪醇或烷氨基醇中的一种;脂肪醇中优选为十八醇,烷氨基醇优选为β-烷氨基醇。本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DL—411铝酸酯偶联剂,能够强化材料之间的粘附力,使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具备一定的结构承载力,使其能够与路面材料混合后能够满足路用性能的相关规范要求。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化腐植酸20份、木醋液1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5份、氯丁二烯乳液5份、环氧树脂5份、邻苯二甲酰亚胺4份、苯甲酸异丙酯3份、聚酯丙烯酸酯2份、β-羟基丁醛1份、硫脲8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1份、偶联剂0.5份、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1份、长链烷烃1份、缓蚀剂1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化腐植酸30份、木醋液2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5份、氯丁二烯乳液10份、环氧树脂10份、邻苯二甲酰亚胺8份、苯甲酸异丙酯6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n生化腐植酸20-30份、木醋液10-2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5-15份、氯丁二烯乳液5-10份、环氧树脂5-10份、邻苯二甲酰亚胺4-8份、苯甲酸异丙酯3-6份、聚酯丙烯酸酯2-4份、β-羟基丁醛1-3份、硫脲8-13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1-5份、偶联剂0.5-2份、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1-5份、长链烷烃1-5份、缓蚀剂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生化腐植酸20-30份、木醋液10-20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5-15份、氯丁二烯乳液5-10份、环氧树脂5-10份、邻苯二甲酰亚胺4-8份、苯甲酸异丙酯3-6份、聚酯丙烯酸酯2-4份、β-羟基丁醛1-3份、硫脲8-13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1-5份、偶联剂0.5-2份、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1-5份、长链烷烃1-5份、缓蚀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氯化物型融雪抑冰路面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生化腐植酸25份、木醋液15份、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0份、氯丁二烯乳液7份、环氧树脂7份、邻苯二甲酰亚胺6份、苯甲酸异丙酯4份、聚酯丙烯酸酯3份、β-羟基丁醛2份、硫脲10份、山梨酸醇脂肪酸酯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陈龙张平陈磊磊石鸿汪志英李娟何鸿烈雷聪张德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