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冲英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252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连通有多个输出端,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网格板和移动板,所述网格板设置在移动板的上方,所述网格板的两端与反应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网格板与移动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网格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轴,多个所述限位轴穿过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方对称安装有悬浮盒,所述悬浮盒内填充有配重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输入反应池中空气上升过程中的浮力推动移动板,移动板向网格板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滞留在其间的大体积气泡进行挤压,继而将大气泡挤压成小气泡,从而实现气泡的破碎效果,增加其与污水中硝化菌的接触面积。

A kind of aerobic zone reaction tank in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
技术介绍
在好氧区聚磷菌在曝气充氧条件下分解体内贮存的PHA并释放能量,用于菌体生长及主动超量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这些被吸收的溶解性磷在聚磷菌体内以聚磷盐形式存在,使得污水中磷的浓度大大降低。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在经历厌氧、缺氧环境后,进入好氧区时其浓度己经相当低,这将有利于自养硝化菌的生长繁殖,硝化菌在好氧的环境下将完成氨化和硝化作用,将水中的氮转化为NO2-和NO3-,在二次沉淀池之前,大量的回流混合液将把产生的NOx-带入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在好氧区的反应池中,需要不断的向内部通入空气,以增加反应池内的氧气含量,供硝化菌使用,空气与反应池中的污水混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一般输送进去的空气很容易在上浮的过程中聚合,大体积的空气气泡难以较好与污水混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输入反应池的空气很容易聚合,难以与污水融合,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连通有多个输出端,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网格板和移动板,所述网格板设置在移动板的上方,所述网格板的两端与反应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网格板与移动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网格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轴,多个所述限位轴穿过移动板。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下方对称安装有悬浮盒,所述悬浮盒内填充有配重液。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与限位轴对应的插口,所述限位轴穿过插口,所述插口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滚珠。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多个大孔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输入反应池中空气上升过程中的浮力推动移动板,移动板向网格板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滞留在其间的大体积气泡进行挤压,继而将大气泡挤压成小气泡,从而实现气泡的破碎效果,增加其与污水中硝化菌的接触面积。2、通过将空气形成的气泡分割成小气泡,大大的增加气泡的表面积,从而有效的促进污水与空气的混合程度,让硝化菌在处理污水杂质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池、2输送管、3输出端、4移动板、5网格板、6限位轴、7弹簧、8悬浮盒、9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包括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反应池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管2,输送管2上连通有多个输出端3,反应池1内设置有网格板5和移动板4,网格板5设置在移动板4的上方,网格板5的两端与反应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网格板5与移动板4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7,网格板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轴6,多个限位轴6穿过移动板4。移动板4的下方对称安装有悬浮盒8,悬浮盒8内填充有配重液,悬浮盒8用于平衡移动板4,使其悬浮在水中,移动板4上开设有与限位轴6对应的插口,限位轴6穿过插口,插口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滚珠9,多个滚珠9能够减小摩擦力,移动板4上设置有多个大孔径。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当将污水输送到该好氧区的时候,污水会在反应池1内进行反应,反应池1内的硝化菌会对污水中的含氮等杂质反应,将其分解成含氮离子并且沉淀下来,细菌在反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输送管2向内部输送空气,供硝化菌使用,空气只能通过各个输出端3输送进来,空气从输出端3内出去之后,自下而上浮力作用浮上去;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池底的压力大,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减小,在池底的时候空气是相对较小的气泡,上升过程中会逐渐聚合成大气泡,与污水中硝化菌的接触面积就变小了,气泡上升的时候首先遇到移动板4,移动板4上开设有较大的孔径,气泡会通过大孔径,也会遇到实体结构难以上升,滞留的气泡会提供给移动板4一个向上的浮力作用,初始状态下移动板4在污水中处于平衡状态,与移动板4固定连接的悬浮盒8提供给了浮力,弹簧7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当移动板4上增加气泡浮力作用时必然会向上移动;由于已经存在部分气泡穿过了移动板4,穿过移动板4的气泡会较为均匀的平铺在网格板5的下表面,应为网格板5的孔径较小,水中气泡存在表面张力作用,难以直接破碎,而部分气泡滞留在移动板4的下方并且带动其上升,移动板4向网格板5靠近,滞留在网格板5与移动板4之间的气泡会被挤压成小气泡并且从网格板5的各个空隙中出去,从而将大气泡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气泡,有效的增加与污水中硝化菌的接触面积,提高氨化和硝化过程效率,空气全部被挤压出去之后,移动板4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包括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上连通有多个输出端(3),所述反应池(1)内设置有网格板(5)和移动板(4),所述网格板(5)设置在移动板(4)的上方,所述网格板(5)的两端与反应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网格板(5)与移动板(4)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7),所述网格板(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轴(6),多个所述限位轴(6)穿过移动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中好氧区反应池,包括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上连通有多个输出端(3),所述反应池(1)内设置有网格板(5)和移动板(4),所述网格板(5)设置在移动板(4)的上方,所述网格板(5)的两端与反应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网格板(5)与移动板(4)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7),所述网格板(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轴(6),多个所述限位轴(6)穿过移动板(4)。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冲英丁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黄冲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