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05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包括工作架,工作架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内滑条和外滑条,内滑条和外滑条上均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内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右活动板,所述外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左活动板;所述工作架中部设置有两个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所述多个升降机构顶端均活动设置有安装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左右两边可滑动的活动板,来适应各种长度的风机盘管的电机板的安装,左右两边的滑动板主要起到托举电机板两头的作用,通过左右的滑动,为下一步电机板的组件翻转留有风轮位置。采用多种结构的安装座,适用于超薄型风机盘管带斜表冷器的风机盘管组装,同时也适用垂直形式或V字型表冷器、蒸发器的风机盘管的组装。

A new installation platform of fan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机盘管安装设备
,具有涉及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
技术介绍
目前组装风机盘管一般在条状板块上组装,或在流水线上组装。在条状板块上组装风机盘管存在以下缺点:①条状板块式不能满足风机盘管(表冷器、蒸发器)长短的变化,仅靠用手移动板块的方式来实现长短的需要。②、条状板块无法保护表冷器、蒸发器不受损伤,经常会出现表冷器、蒸发器倒片的现象。③、随着两联供、三联供的出现,空气能、煤改电的市场兴起,对超薄型风机盘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超薄型风机盘管就要求表冷器、蒸发器斜式放置或V字型放置,而条状板块式根本无法满足安装需求。在流水线上组装风机盘管存在以下缺点:①、流水线组装方式是在板链式或者滚轮上放置板块的方式,同样不能满足风机盘管(表冷器、蒸发器)长短的变化,只能是中间部分搁置在流水线的板块上,两头只能悬空,这对表冷器、蒸发器造成极大的伤害,加上流水线是流动的,装配时任何动作都会对表冷器、蒸发器造成损伤,由于找不到表冷器、蒸发器的支点,造成了组装时的极不方便。②、由于流水线上无法实现对表冷器、蒸发器的托举,稍有移动便会造成对表冷器、蒸发器的损伤,经常会出现表冷器、蒸发器倒片现象。③、随着两联供、三联供的出现,空气能、煤改电的市场兴起,对超薄型风机盘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超薄型风机盘管就要求表冷器斜式放置或V字型放置,而流水线组装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内滑条和外滑条,内滑条和外滑条上均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内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右活动板,所述外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左活动板;所述工作架中部设置有两个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所述多个升降机构顶端均活动设置有安装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为斜置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斜置凹槽的倾斜角度为15°-16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活动板的对立端均设置有光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活动板间活动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高于左右活动板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可手动调节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左右两边可滑动的活动板,来适应各种长度的风机盘管的电机板的安装,左右两边的滑动板主要起到托举电机板两头的作用,通过左右的滑动,为下一步电机板的组件翻转留有风轮位置。2、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结构的安装座,适用于超薄型风机盘管带斜表冷器的风机盘管组装,同时也适用垂直形式或V字型表冷器、蒸发器的风机盘管的组装。3、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横梁的活动安装,在安装风轮电机板时,防止多个风轮的长电机板中间因自重而引起的变形。4、本专利技术中四个第二横梁的可调节设计,在安装风轮电机板时,调整第二横梁的上下位置,使左右活动板与第二横梁间有40-200mm位置落差,此落差是为了电机板组件后翻转电机板提供托架支撑,以便电机板翻转后实现多种倾角的要求,这样可满足电机板装配电机风轮及调整风轮提供了方便。5、本专利技术采用LED灯管设计,在风机盘管装配时,可以看出风轮与外壳、表冷器与各部件的间隙和连接状况,更便于控制装配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工作架-1,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横梁-1.3,内滑条-2,外滑条-3,滑块-4,右活动板-5,左活动板-6,升降机构-7,第一升降机构-7.1,第二升降机构-7.2,第三升降机构-7.3,第一安装座-8.1,第二安装座-8.2,第三安装座-8.3,光源-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包括工作架1,所述工作架1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内滑条2和外滑条3,内滑条2和外滑条3上均设置有两个滑块4,所述内滑条2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右活动板5,所述外滑条3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左活动板6,左右活动板的活动设置,可满足任何长度(400-2500mm)的风机盘管装配组装要求;所述左右活动板的对立端均设置有光源9,在风机盘管装配时,可以看出风轮与外壳、表冷器与各部件的间隙和连接状况,更便于控制装配质量;所述工作架中部设置有两个横梁1.3,所述横梁1.3上设置有三个升降机构7,升降机构的设置能够适用不同高度的风机盘管安装需求;第一升降机构7.1顶端活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8.1,第二升降机构7.2顶端活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8.2,第三升降机构7.3顶端活动设置有第三安装座8.3,第一安装座8.1和第三安装座8.3均为斜置凹槽,第二安装座8.2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座8.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8.1和第三安装座8.2间,三个安装座的不同结构设置,适用于超薄型风机盘管带斜表冷器的风机盘管组装,同时也适用垂直形式或V字型表冷器、蒸发器的风机盘管的组装。所述升降机构7为气缸,实用升降的自动化。所述斜置凹槽的倾斜角度为15°-165°,可以实现任何倾角的任何形式的风机盘管的组装要求。所述左右活动板间活动设置有第一横梁1.1,在安装风轮电机板时,防止多个风轮的长电机板中间因自重而引起的变形。所述工作架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二横梁1.2,所述第二横梁可手动调节高度,在安装风轮电机板时,调整第二横梁的上下位置,使左右活动板与第二横梁间有40-200mm位置落差,此落差是为了电机板组件后翻转电机板提供托架支撑,以便电机板翻转后实现多种倾角的要求,这样可满足电机板装配电机风轮及调整风轮提供了方便。所述光源9为LED灯管,在风机盘管装配时,可以看出风轮与外壳、表冷器与各部件的间隙和连接状况,更便于控制装配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风机盘管表冷器的倾斜角度,选择安装座,同时根据风机盘管的长度,移动活动板,使其距离合理;将表冷器放置在安装座上,启动气缸,将表冷器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此设定的位置根据表冷器边板的的宽度设定,使得表冷器与活动板保持一定的落差,为下一步安装边板留有落差位置;将边板在活动板上平移至表冷器的侧端,与小边板对齐,直接拧紧固定螺丝,便能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包括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内滑条和外滑条,内滑条和外滑条上均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内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右活动板,所述外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左活动板;所述工作架中部设置有两个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所述多个升降机构顶端均活动设置有安装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包括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内滑条和外滑条,内滑条和外滑条上均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内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右活动板,所述外滑条上的滑块上设置有左活动板;所述工作架中部设置有两个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所述多个升降机构顶端均活动设置有安装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盘管安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斜置凹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新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