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883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护了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包括逃生绳和导向绳,逃生绳和导向绳的同方向的绳端均悬挂于爬模,爬模安装在塔柱上,逃生绳的另一绳端为自由端,导向绳的另一绳端盘绕在滚筒上,滚筒通过下锚点锚固于地面;逃生绳上穿设有至少一个逃生器,逃生人员身穿全身坐式安全带通过连接件分别与逃生器、导向绳连接。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可以应用于塔柱施工过程中人员从爬模平台应急逃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适用于具有类似爬模结构的塔柱施工过程中,该逃生系统可以引导逃生者倾斜下降,以躲开塔身障碍物,人员可以降落到距离塔柱10m以外的平台或开阔地面,以利于逃生后的疏散。

A high altitude inclined escape system and its escap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救生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超高大跨桥梁工程越来越多,随之,大桥的跨度和高度也越来越高,其中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塔柱施工高度更是已经达到了300m,施工人员要从桩基、承台一直施工到300m的高度,其中从地面0m至300m的塔柱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附着在塔柱上的自升式爬模上进行作业,爬模会随着施工进度从地面一直升高到300m的高度。施工人员要在爬模上施工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这期间爬模与地面的唯一通道是电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地震或在塔柱或爬模上发现有起火点等将会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按照电梯操作规程和消防应急常识,电梯是不能使用的,这样就造成了塔柱顶端发生火灾或地震时,逃生通道被切断的必然情况。那么,我们就需要单独开通一个不受火灾、地震等突发因素影响的逃生通道,这条通道承担着塔柱上所有人员安全撤离的任务。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超高倾斜逃生系统,当前广泛应用的速降逃生器也无法应用于这种工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逃生绳(1)和导向绳(2),所述逃生绳(1)和导向绳(2)的同方向的绳端均悬挂于爬模(3),爬模(3)安装在塔柱(4)上,所述逃生绳(1)的另一绳端为自由端,导向绳(2)的另一绳端盘绕在滚筒(5)上,所述滚筒(5)通过下锚点锚固于地面;/n所述逃生绳(1)上穿设有至少一个逃生器(6),逃生人员身穿全身坐式安全带通过连接件(7)分别与逃生器(6)、导向绳(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逃生绳(1)和导向绳(2),所述逃生绳(1)和导向绳(2)的同方向的绳端均悬挂于爬模(3),爬模(3)安装在塔柱(4)上,所述逃生绳(1)的另一绳端为自由端,导向绳(2)的另一绳端盘绕在滚筒(5)上,所述滚筒(5)通过下锚点锚固于地面;
所述逃生绳(1)上穿设有至少一个逃生器(6),逃生人员身穿全身坐式安全带通过连接件(7)分别与逃生器(6)、导向绳(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器(6)包括壳体(601),壳体(601)内安装有滑轮(602),所述滑轮(602)的中心安装齿轮轴一(603),齿轮轴一(603)的齿轮啮合连接齿轮轴二(604)上的齿轮,所述齿轮轴二(604)上安装盘式摩擦片(605),所述盘式摩擦片(605)与壳体(601)的内壁接触或不接触;
所述滑轮(602)上缠绕着逃生绳(1),所述逃生绳(1)的自由端自壳体(601)下方引出呈自由状态被收放在绳包内,所述壳体(601)的下方安装有伸出壳体(601)外的卸扣(6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7)包括连接带(702),连接带(702)的一端通过端部挂点(704)与所述卸扣(605)连接,连接带(702)的中部设有安全钩(703),所述安全钩(703)连接于逃生人员的全身坐式安全带,所述连接带(702)的另外一端部悬挂导向滑轮(701),所述导向滑轮(701)缠绕连接于导向绳(2),且导向滑轮(701)沿着张紧的导向绳(2)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点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滚筒支架(9),所述滚筒(5)安装于滚筒支架(9),滚筒(5)的中心为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部同轴连接过载自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鹏薛成谢滨荆刚毅冯刚尉鹏璈红宝唐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