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879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充气阀与气囊,导管本体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副通气管卡设在主通气管的内部,副通气管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与通气管充气阀,导管充气阀设置在导管本体上,通气管充气阀设置在副通气管上;副通气管滑动插入在主通气管的内部,且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本身有一定的弧度,从导管本体的内部延伸出后,容易进入至两侧支气管中,方便置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小管径的副通气管进行操作,从而置管方便,且小管径的副通气管由于本身自带移动的弧度,容易延伸至左侧支气管的内部,方便进行治疗。

A double lumen bronchial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技术在对麻醉或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应用非常广泛,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患者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尤其是在胸科手术中,多数患者需要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将左、右侧肺的支气管气道进行隔离,以实现选择性单肺通气,通常,身体的左侧支气管角度相较于右侧支气管的倾斜角度过大,而现有技术中的副通气管管径较粗,因而在进行置管很困难,强行插管会导致病人局部受伤,同时耽误治疗病人的时间,或者使用纤支镜进行治疗,然而纤支镜的价格昂贵且不易操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充气阀与气囊,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副通气管卡设在主通气管的内部,副通气管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与通气管充气阀,导管充气阀设置在导管本体上,通气管充气阀设置在副通气管上;气囊包括导管气囊和通气管气囊,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1)、充气阀与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2)与主通气管(7),副通气管(2)卡设在主通气管(7)的内部,副通气管(2)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23),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13)与通气管充气阀(22),导管充气阀(13)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充气阀(22)设置在副通气管(2)上;气囊包括导管气囊(11)和通气管气囊(21),导管气囊(1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气囊(2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导管本体(1)上转动设有活动卡环(3),活动卡环(3)的外侧设有螺纹导杆(32),螺纹导杆(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1)、充气阀与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2)与主通气管(7),副通气管(2)卡设在主通气管(7)的内部,副通气管(2)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23),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13)与通气管充气阀(22),导管充气阀(13)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充气阀(22)设置在副通气管(2)上;气囊包括导管气囊(11)和通气管气囊(21),导管气囊(1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气囊(2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导管本体(1)上转动设有活动卡环(3),活动卡环(3)的外侧设有螺纹导杆(32),螺纹导杆(32)上活动套设有套环(33),套环(33)上设有连接杆(331),连接杆(331)的末端设有活动挡环(332),活动挡环(332)套设在副通气管(2)并与其表面设置的橡胶卡环(23)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燕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