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骨损伤修复,通俗地来说,就是当发生骨损伤时,运用生物材料修复缺损的组织。传统治疗中用生物医学材料进行修补,材料生物活性差,在体内只能作为填充物,无法有正常的生理功能。新的组织工程技术利用干细胞进行分化,形成完全由病人自体细胞和生物降解材料组成的各种组织或器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原。具体做法:先从患者体内提取少量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并制备和该患者损伤部分完全相同的模型,根据模型将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进行塑形,形成与患者的缺损部位密切匹配的“支架”;随后,将扩增后的干细胞放到“支架”上,诱导分化成骨细胞,“长”成骨组织,再整个植入缺损部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架材料将逐渐降解,被人体吸收,而细胞则在缺损部位继续进行骨重建,最后实现完全修复。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支架材料有天然骨衍生支架材料、金属支架和人工仿生支架材料等,但是天然骨组织材料难以获取,金属支架由于生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模板表面粗糙化处理:将有机泡沫模板用碱液浸渍、清洗、干燥,备用;/n获取浸渍液:浸渍液选自钙硅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钙磷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和悬浮浆液的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钙硅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或钙磷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中添加生物陶瓷纳米粉体形成所述的悬浮浆液;/n用浸渍液浸渍:将表面粗糙化处理后的有机泡沫模板用悬浮浆液重复浸渍,或用至少两种浸渍液交替浸渍,然后干燥处理,得到浸渍后的复合物;/n烧结:将浸渍后的复合物置于空气气氛下,在800~1300℃下烧结1h~6h,得到陶瓷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模板表面粗糙化处理:将有机泡沫模板用碱液浸渍、清洗、干燥,备用;
获取浸渍液:浸渍液选自钙硅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钙磷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和悬浮浆液的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钙硅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或钙磷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中添加生物陶瓷纳米粉体形成所述的悬浮浆液;
用浸渍液浸渍:将表面粗糙化处理后的有机泡沫模板用悬浮浆液重复浸渍,或用至少两种浸渍液交替浸渍,然后干燥处理,得到浸渍后的复合物;
烧结:将浸渍后的复合物置于空气气氛下,在800~1300℃下烧结1h~6h,得到陶瓷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浸渍液浸渍的步骤中,用浸渍液交替浸渍时,采用钙硅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和钙磷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硅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和钙磷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均包括制备目标陶瓷支架所需的含生物活性离子的前驱体物质,所述前驱体物质包括钙源物质、硅源物质和磷源物质中的至少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硅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钙磷溶胶-凝胶前驱体溶液和悬浮浆液中均还包括掺杂离子,所述掺杂离子选自镁、锌、锰和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再生修复用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浸渍或交替浸渍时,每次浸渍均包括如下步骤:
a、有机泡沫模板完全浸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晴,郭立英,易蜜,全静茹,杜志云,杨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欧亚铂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