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860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20‑30份,苦蒿20‑30份,马齿苋10‑18份,木通10‑18份,穿心莲5‑8份,红景天5‑8份,薄荷2‑5份,甘草2‑5份。并且公开了复方中药软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复方中药软膏可有效控制高原牛羊的皮肤病病情,疗程短,见效快,且不易复发。

A compound oin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skin diseases of cattle and sheep in Platea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药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
技术介绍
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紫外线强,四季呈现高寒、高湿、高热的极端气候,牛羊一旦感染真菌、病毒、寄生虫,免疫力低下,便容易患皮肤病,并且较难痊愈。使用市售药物进行治疗,见效慢,易复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的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可有效控制高原牛羊的皮肤病病情,疗程短,见效快,且不易复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20-30份,苦蒿20-30份,马齿苋10-18份,木通10-18份,红景天10-18份,穿心莲5-8份,薄荷2-5份,甘草2-5份。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通常用于治疗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苦蒿,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痈疽疖疮、无名肿毒、关节炎。本专利技术中将其与鱼腥草共用,可增强抗菌、抗病毒的功效。马齿苋,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全草入药,味酸,性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不仅能够辅助鱼腥草、苦蒿提高消炎效果,还可促进患处皮肤毒素的排出。木通,木通科植物木通的滕茎,可清热利尿,活血通脉。在本专利技术中,木通可辅助鱼腥草、苦蒿提高解毒、止痒、止痛的效果,促进患处恢复。红景天,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红景天全草入药,甘、涩,寒;具有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可进一步保护患处,降低环境对患处皮肤恢复的影响。穿心莲,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苦,寒,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在本专利技术中,穿心莲不仅可提高抗炎功效,还可提高牛羊自身免疫力,进一步促进患处的快速恢复。薄荷,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凉,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在本专利技术中,薄荷中的有效成分可进一步促进复方中药软膏中活性成分的渗透。甘草,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甘,平;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进一步地,上述复方中药软膏还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羟乙基淀粉2-3份,维生素C0.2-0.5份,维生素A0.05-0.2份,硬脂酸2-3份,白凡士林5-10份,羊毛脂5-10份,甘油10-20份。适量羟乙基淀粉的添加可进一步对患处形成缓冲保护。维生素C和维生素A可促进患处皮肤恢复,并促进毛发的生长。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浸膏:称取鱼腥草、苦蒿、马齿苋、木通、穿心莲、红景天、薄荷和甘草,混合,加入4-6倍重量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3h;提取结束后过滤,滤液浓缩,挥去乙醇,得到浸膏;(2)制备油相:将硬脂酸、白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加热至80℃,熔化后保温备用;(3)制备水相:将羟乙基淀粉混入相当于羟乙基淀粉5-8倍重量的水中,加入维生素A、甘油和步骤(1)获得浸膏,加热至80-85℃,混合均匀;(4)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均匀,降温至60℃以下后,加入维生素C,搅拌均匀,得到复方中药软膏。进一步地,步骤(1)中获得的浸膏60℃相对密度为1.2-1.25。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复方中药软膏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效果,可快速减轻患处症状,愈合后不易复发;可应用该复方中药软膏对高原牛羊腹部、背部、口部、耳部等多处皮肤部位的皮炎皮疹进行治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25份,苦蒿25份,马齿苋15份,木通15份,红景天15份,穿心莲6份,薄荷3份,甘草3份,羟乙基淀粉2.5份,维生素C0.3份,维生素A0.1份,硬脂酸2.5份,白凡士林8份,羊毛脂8份,甘油15份。上述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浸膏:按上述配方称取鱼腥草、苦蒿、马齿苋、木通、穿心莲、红景天、薄荷和甘草,混合,加入500份重量的50%(w/w)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5h;提取结束后过滤,滤液浓缩,挥去乙醇,得到的浸膏60℃相对密度1.22。(2)制备油相:将硬脂酸、白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加热至80℃,搅拌15min充分熔化,保温备用。(3)制备水相:将羟乙基淀粉混入20份质量份数的水中,加入维生素A、甘油和步骤(1)获得浸膏,加热至80℃,搅拌10min混合均匀。(4)将油相与水相混合,80℃下持续搅拌20min;降温至60℃以下后,加入维生素C,搅拌均匀,得到复方中药软膏。实施例2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30份,苦蒿20份,马齿苋18份,木通10份,红景天18份,穿心莲8份,薄荷2份,甘草2份,羟乙基淀粉3份,维生素C0.2份,维生素A0.05份,硬脂酸2份,白凡士林5份,羊毛脂10份,甘油1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20份,苦蒿30份,马齿苋10份,木通18份,红景天10份,穿心莲5份,薄荷5份,甘草5份,羟乙基淀粉3份,维生素C0.4份,维生素A0.15份,硬脂酸3份,白凡士林10份,羊毛脂5份,甘油2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复方中药软膏进行抑菌试验,分别验证其对卡他莫拉菌(ATCC25238)、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化脓性链球菌(ATCC19615)的抑制作用。使用无菌水对实施例1制备的复方中药软膏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复方中药软膏悬液添加到菌落培养的培养基中,倒平板,使培养基中复方中药软膏浓度分别为0.1g/100ml,1g/100ml,10g/100ml。并设置未添加复方中药软膏的对照平板。将卡他莫拉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分别制成约1×106CFU/mL菌悬液,梯度稀释10-3、10-4、10-5,涂平板。培养48h后,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各组抑菌率,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5使用实施例1中复方中药软膏对患有轻度皮肤癣的高原半细毛羊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组;并以市售的煤酚皂液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每组5头高原半细毛羊,进行隔离,每日用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20-30份,苦蒿20-30份,马齿苋10-18份,木通10-18份,红景天10-18份,穿心莲5-8份,薄荷2-5份,甘草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20-30份,苦蒿20-30份,马齿苋10-18份,木通10-18份,红景天10-18份,穿心莲5-8份,薄荷2-5份,甘草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羟乙基淀粉2-3份,维生素C0.2-0.5份,维生素A0.05-0.2份,硬脂酸2-3份,白凡士林5-10份,羊毛脂5-10份,甘油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高原牛羊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浸膏:
称取鱼腥草、苦蒿、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英宋天增马金英马弘财信金伟吴玉江张成福朱勇曹涵文姜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