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超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82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包括拔牙装置,拔牙装置由手柄、刀杆和刀刃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用于各类患牙、断根和残根的微创拔除,减少了牙科器械的投入,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人力和灭菌成本,设计方法简单,易被使用者掌握,且克服普通微创拔牙刀数量多,手柄占据空间大,灭菌频率高,成本高的问题。

A 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拔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拔牙装置,具体为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微创拔牙刀最早是由国外专业牙医专利技术和设计的,其结构包括三部分:刀刃、刀杆和手柄,微创拔牙刀介于牙挺和峨嵋凿之间,比牙挺锋利,比峨嵋凿多了可以用力的手柄,因此,拔牙刀的使用方式与目前国内常规拔牙工具有区别,使用拔牙刀进行拔牙操作,不需要使用锤击增隙,使患者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从这点上来说使用拔牙刀拔牙是革命性的。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拔牙刀的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复杂牙的拔除术中不断的更换拔牙刀型号不但降低了牙医的工作效率,而且要求医疗场所拥有足够型号和数量的微创拔牙刀,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器械,这不仅增加了牙科器械的成本,频繁的灭菌工作也增加了人力和消毒灭菌的成本,如何提高拔牙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牙科器械和灭菌成本对于微创拔牙刀的设计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包括拔牙装置,拔牙装置由手柄、刀杆和刀刃构成;所述刀杆与刀刃一体,活动连接在手柄上,所述刀杆由刀杆卡、刀杆凹槽和刀杆尾端构成,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内杆、钢球和弹簧,所述钢球位于钢球孔内并可突入刀杆就位道内,所述手柄内杆外有套杆和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内固定有螺丝,通过滑动套杆压缩弹簧促使钢球将刀杆与手柄固定,所述套杆内侧设有套杆内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丝将套杆固位于手柄内杆上,同时可以在螺丝孔处上下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球直径是钢球孔厚度的1.3倍,钢球孔外径大于钢球直径,内径为钢球直径的4/5,钢球位于钢球孔内并可突入刀杆就位道内,但不会脱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上端接触套杆内卡,下端接触手柄内杆,指压套杆向手柄方向滑动,弹簧压缩,钢球滑至套杆内卡外侧,此时插入刀杆,刀杆凹槽及尾端就位于刀杆就位道后,手指松开套杆,套杆归回原位,钢球滑至套杆内卡处并突入至刀杆就位道内与刀杆凹槽吻合,从而使刀杆固位于手柄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方向按压套杆,弹簧压缩,钢球滑至套杆内卡外侧,此时可拔出图3中的刀杆,更换刀杆,松开手指,套杆归回原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杆与手柄呈插入式连接,且刀杆可成直型或弯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微创拔牙装置设计合理:可用于各类患牙、断根和残根的微创拔除,减少了牙科器械的投入,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人力和灭菌成本,设计方法简单,易被使用者掌握,且克服普通微创拔牙刀数量多,手柄占据空间大,灭菌频率高,成本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刀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杆,2、钢球孔3、套杆内卡,4、弹簧,5、套杆,6、螺丝,7、螺丝孔,8、手柄内杆,9、手柄,10、钢球,11、刀杆就位道,12、刀杆卡,13、刀杆凹槽和14、刀杆尾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包括拔牙装置由手柄9、刀杆1和刀刃构成;所述刀杆1与刀刃一体,活动连接在手柄9上,所述刀杆1由刀杆卡12、刀杆凹槽13和刀杆尾端14构成,所述手柄9包括手柄内杆8、钢球10和弹簧4,所述钢球10位于钢球孔2内并可突入刀杆就位道11内,所述手柄内杆8外有套杆5和螺丝孔7,所述螺丝孔7内固定有螺丝6,通过滑动套杆5压缩弹簧4促使钢球10将刀杆1与手柄9固定,所述套杆5内侧设有套杆内卡3。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螺丝6将套杆5固位于手柄内杆8上,同时可以在螺丝孔7处上下滑动,方便固定套杆5和手柄内杆8,且减少了牙科器械的投入,节约了医疗资源。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钢球10直径是钢球孔2厚度的1.3倍,钢球孔2外径大于钢球10直径,内径为钢球10直径的4/5,钢球10位于钢球孔2内并可突入刀杆就位道11内,但不会脱落,保证该拔牙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弹簧4上端接触套杆内卡3,下端接触手柄内杆8,指压套杆5向手柄9方向滑动,弹簧4压缩,钢球10滑至套杆内卡3外侧,此时插入刀杆1,刀杆凹槽13及尾端14就位于刀杆就位道11后,手指松开套杆5,套杆5归回原位,钢球10滑至套杆内卡13处并突入至刀杆就位道11内与刀杆凹槽13吻合,从而使刀杆1固位于手柄9上,设计方法简单,易被使用者掌握。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手柄9方向按压套杆5,弹簧9压缩,钢球12滑至套杆内卡3外侧,此时可拔出图3中的刀杆1,更换刀杆,松开手指,套杆5归回原位,克服普通微创拔牙刀数量多,手柄占据空间大,灭菌频率高,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刀杆1与手柄9呈插入式连接,且刀杆1可成直型或弯型,随时可更换刀杆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微创拔牙装置时,刀刃与刀杆1一体,活动连接在手柄9上,刀杆1可成直型或弯型,若干刀杆1的顶端分别设有不同型号的刀刃,使用时刀杆1与手柄9插入连接,手柄9上带有套杆5,通过滑动套杆5将刀杆固定于手柄9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包括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牙装置由手柄(9)、刀杆(1)和刀刃构成;/n所述刀杆(1)与刀刃一体,活动连接在手柄(9)上,所述刀杆(1)由刀杆卡(12)、刀杆凹槽(13)和刀杆尾端(14)构成,所述手柄(9)包括手柄内杆(8)、钢球(10)和弹簧(4),所述钢球(10)位于钢球孔(2)内并可突入刀杆就位道(11)内,所述手柄内杆(8)外有套杆(5)和螺丝孔(7),所述螺丝孔(7)内固定有螺丝(6),通过滑动套杆(5)压缩弹簧(4)促使钢球(10)将刀杆(1)与手柄(9)固定,所述套杆(5)内侧设有套杆内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包括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牙装置由手柄(9)、刀杆(1)和刀刃构成;
所述刀杆(1)与刀刃一体,活动连接在手柄(9)上,所述刀杆(1)由刀杆卡(12)、刀杆凹槽(13)和刀杆尾端(14)构成,所述手柄(9)包括手柄内杆(8)、钢球(10)和弹簧(4),所述钢球(10)位于钢球孔(2)内并可突入刀杆就位道(11)内,所述手柄内杆(8)外有套杆(5)和螺丝孔(7),所述螺丝孔(7)内固定有螺丝(6),通过滑动套杆(5)压缩弹簧(4)促使钢球(10)将刀杆(1)与手柄(9)固定,所述套杆(5)内侧设有套杆内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6)将套杆(5)固位于手柄内杆(8)上,同时可以在螺丝孔(7)处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10)直径是钢球孔(2)厚度的1.3倍,钢球孔(2)外径大于钢球(10)直径,内径为钢球(10)直径的4/5,钢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