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817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由副辊、一次性硅胶套、固套、副轴、副牙、锁紧组件、副平衡轴、副牙槽、外把组件、内把组件、主牙槽、主衡轴、主牙、主轴、旋套、主辊和卷肤柄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剪刀轴式的原理使操作力度可控和可调;利用平衡轴和主轴的设计使得两个绞辊平行运动,绞压力量均匀,利用绞辊滚动的原理,皮肤与辊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揪取效果明显。操作不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分手操作,安全可靠;有效解决了目前徒手采集组织液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填补了本领域缺乏相关医疗器械的空白。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活动性皮肤组织的揪取受压固定,尤其适合麻风病患者皮肤组织液采集提取,完全实现对相应活动皮肤的揪取、施压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实验装置,涉及麻风病患者体格检查的一种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适用于人体皮肤等组织的组织液采集的前期准备,避免有创操作和感染。
技术介绍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麻风病人的常规检查手段主要有定期检测麻风杆菌含量及其分布,最常用为组织液刮取采集法。此方法主要步骤为:主要从皮肤和黏膜上取材,必要时可作淋巴结穿刺查菌。皮肤查菌取材:选择有活动性皮肤主治,消毒皮肤。检查时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患者皮肤捏紧提起,使局部皮肤变白,然后右手持脱刀切开一个5毫米长,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组织液,涂在载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镜检。切口棉球贴压,取材部位的多少视需要而定。由于麻风病人需要定期采集标本,年数长久,以及麻风病理对肢端组织皮肤、神经的侵害,体表皮肤组织增生严重,活动性差,体液循环欠佳,给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当前麻风病人组织液采集方式存在的不足:(1)皮肤组织增生严重,手工施压费力;(2)皮肤活动度变差,手工揪取困难;(3)手工施压力量欠均匀,容易出血;(4)全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5)揪取、刮刀、采集等要求双手紧密配合,采集成功率低;(6)全手工操作,缺少相关医疗器具的研发;(7)操作者操作时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感染风险加大;(8)安全性欠佳,刮刀容易误伤操作者自身。基于以上的不足和弊端,急需设计一款用于麻风患者皮肤组织液采集的医疗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麻风病患者皮肤组织揪取的问题,提供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由副辊1、一次性硅胶套2、固套3、副轴4、副牙5、锁紧组件6、副平衡轴7、副牙槽8、外把组件9、内把组件10、主牙槽11、主衡轴12、主牙13、主轴14、旋套15、主辊16和卷肤柄17组成,外把组件9为两长片状相对结构,一端平齐相对且游离,另一端侧面相连,内把组件10与外把组件9结构相同,外把组件9和内把组件10以锁紧组件6为活动轴相互交叉相连,其中外把组件9两个片状结构的相对距离较宽,可以容纳内把组件10在内,副轴4和主衡轴12贯穿并固定在内把组件10上,锁紧组件6位于副轴4和主衡轴12连线的中点;主轴14和副衡轴7贯穿外把组件9上,锁紧组件6位于主轴12和副衡轴7连线的中点;副牙5一端以副轴4为轴活动连接于内把组件10的端末,副牙5的另一端开口为副牙槽8,并以副衡轴7为支点滑动;主牙13一端以主轴14为轴活动连接于外把组件9的端末,主牙13的另一端开口为主牙槽11,并以主衡轴12为支点滑动;固套3由副牙5端末发出,固套3内凹,嵌有圆柱状的副辊1,副辊1外套有一次性硅胶套2;旋套15为主牙13端末发出,旋套15内凹,通过丝杆连接有主辊16,卷肤柄17连接于主辊16的另一端;一次性硅胶套2外套于主辊16。其中内把组件10由副轴B孔18、副轴A孔19、内A片20、内B片21、内中B孔22、内中A孔23、防转槽24、螺纹25、中轴26、主衡轴B孔27、主衡轴A孔28和内侧片29构成。内A片20和内B片21为两片相同的长条形薄片结构,两者平行相对且通过侧面的内侧片29相连成一体;内A片20的端末贯穿开孔形成副轴A孔19,内B片21的端末贯穿开孔形成副轴B孔18,副轴B孔18和副轴A孔19两孔平行相对;内A片20中部贯穿开孔形成主衡轴A孔28,内B片21的中部贯穿开孔形成主衡轴B孔27,主衡轴A孔28和主衡轴B孔27两孔平行相对;副轴B孔18和主衡轴B孔27两者连线的中间位于内B片21上贯穿开孔形成内中B孔22;副轴A孔19和主衡轴A孔28两者连线的中间位于内A片20上贯穿开孔形成内中A孔23;内中B孔22和内中A孔23两者平行相对。中轴26由内中B孔22发出,并穿过内中A孔23,中轴26侧壁柱周车有螺纹,且侧壁上车有与中轴26纵轴一致的凹槽形成防转槽24;中轴26与内把组件10整体连为一体。其中外把组件9由主轴B孔30、主轴A孔31、外B片32、外中孔33、定盘34、盘孔35、下齿36、副衡轴A孔37、副衡轴B孔38、外A片39和外侧片40构成。外A片39和外B片32为两片相同的长条形薄片结构,两者平行相对且通过侧面的外侧片40相连成一体;外A片39的端末贯穿开孔形成主轴A孔31,外B片32的端末贯穿开孔形成主轴B孔30,主轴A孔31和主轴B孔30两孔平行相对;外A片的中部贯穿开孔形成副衡轴B孔38,外B片32的中部贯穿开孔形成副衡轴A孔37,副衡轴B孔38和副衡轴A孔37两孔平行相对;主轴A孔31和副衡轴B孔38两者连线的中点位于外A片39上设有定盘34,定盘34中央开孔有盘孔35,其中盘孔35贯穿外A片39;定盘34与外A片39固定相连;定盘34外表面车有下齿36;主轴B孔30和副衡轴A孔37两者两线的中点位于外B片32上贯穿开孔形成外中孔33,外中孔33和盘孔35两孔平行相对,两孔内走行中轴26。其中锁紧组件6由螺孔41、蝶形螺母42、活盘43、滑孔44、盘凸45、上齿46和弹簧47构成。该锁紧组件成塔形结构,以中轴26为中心轴,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蝶形螺母42、活盘43和弹簧47。其中蝶形螺母正中央贯穿开孔为螺孔41,螺孔41内壁车有螺纹与中轴26外表面的螺纹25相咬合;活盘43正中央贯穿开孔形成滑孔44,滑孔44内壁某处向外凸形成盘凸45,盘凸45与防转槽24相咬合,活盘43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车有上齿46,下齿36与上齿46平行相对且可以咬合,弹簧47位于上齿46和下齿36之间。本专利技术为麻风病患者皮肤组织液采集提取的协助器械,可以完全实现对相应活动皮肤的揪取、施压和固定。利用剪刀轴式的原理使得操作力度可控和可调;利用平衡轴和主轴的设计可以使得两个绞辊平行运动,绞压力量均匀。绞辊滚动的设计原理,利用皮肤与辊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揪取效果明显;操作者操作时不再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刮取组织时分手操作,安全可靠;有效解决了目前徒手采集组织液存在的一切弊端和不足,同时填补了相关领域缺乏相关医疗器械的空白。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剪刀轴式和五轴联动的原理,适合于活动性皮肤组织的揪取受压固定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把组件10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外把组件9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锁紧组件6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锁紧组件6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参见图1,本装置由副辊1、一次性硅胶套2、固套3、副轴4、副牙5、锁紧组件6、副平衡轴7、副牙槽8、外把组件9、内把组件10、主牙槽11、主衡轴12、主牙13、主轴14、旋套15、主辊16和卷肤柄17共同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副辊(1)、一次性硅胶套(2)、固套(3)、副轴(4)、副牙(5)、锁紧组件(6)、副平衡轴(7)、副牙槽(8)、外把组件(9)、内把组件(10)、主牙槽(11)、主衡轴(12)、主牙(13)、主轴(14)、旋套(15)、主辊(16)和卷肤柄(17)组成,外把组件(9)为两长片状相对结构,一端平齐相对且游离,另一端侧面相连,内把组件(10)与外把组件(10)结构相同,外把组件(9)和内把组件(10)以锁紧组件(6)为活动轴相互交叉相连,其中外把组件(9)两个片状结构的相对距离较宽,以容纳内把组件(10)在内,副轴(4)和主衡轴(12)贯穿并固定在内把组件(10)上,锁紧组件(6)位于副轴(4)和主衡轴(12)连线的中点,主轴(14)和副衡轴(7)贯穿外把组件(9)上,锁紧组件(6)位于主轴(12)和副衡轴(7)连线的中点,副牙(5)一端以副轴(4)为轴活动连接于内把组件(10)的端末,副牙(5)的另一端开口为副牙槽(8),并以副衡轴(7)为支点滑动,主牙(13)一端以主轴(14)为轴活动连接于外把组件(9)的端末,主牙(13)的另一端开口为主牙槽(11),并以主衡轴(12)为支点滑动,固套(3)由副牙(5)端末发出,固套(3)内凹,嵌有圆柱状的副辊(1),副辊(1)外套有一次性硅胶套(2),旋套(15)为主牙(13)端末发出,旋套(15)内凹,通过丝杆连接有主辊(16),卷肤柄(17)连接于主辊(16)的另一端;一次性硅胶套(2)外套于主辊(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副辊(1)、一次性硅胶套(2)、固套(3)、副轴(4)、副牙(5)、锁紧组件(6)、副平衡轴(7)、副牙槽(8)、外把组件(9)、内把组件(10)、主牙槽(11)、主衡轴(12)、主牙(13)、主轴(14)、旋套(15)、主辊(16)和卷肤柄(17)组成,外把组件(9)为两长片状相对结构,一端平齐相对且游离,另一端侧面相连,内把组件(10)与外把组件(10)结构相同,外把组件(9)和内把组件(10)以锁紧组件(6)为活动轴相互交叉相连,其中外把组件(9)两个片状结构的相对距离较宽,以容纳内把组件(10)在内,副轴(4)和主衡轴(12)贯穿并固定在内把组件(10)上,锁紧组件(6)位于副轴(4)和主衡轴(12)连线的中点,主轴(14)和副衡轴(7)贯穿外把组件(9)上,锁紧组件(6)位于主轴(12)和副衡轴(7)连线的中点,副牙(5)一端以副轴(4)为轴活动连接于内把组件(10)的端末,副牙(5)的另一端开口为副牙槽(8),并以副衡轴(7)为支点滑动,主牙(13)一端以主轴(14)为轴活动连接于外把组件(9)的端末,主牙(13)的另一端开口为主牙槽(11),并以主衡轴(12)为支点滑动,固套(3)由副牙(5)端末发出,固套(3)内凹,嵌有圆柱状的副辊(1),副辊(1)外套有一次性硅胶套(2),旋套(15)为主牙(13)端末发出,旋套(15)内凹,通过丝杆连接有主辊(16),卷肤柄(17)连接于主辊(16)的另一端;一次性硅胶套(2)外套于主辊(16)。


2.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内把组件(10)由副轴B孔(18)、副轴A孔(19)、内A片(20)、内B片(21)、内中B孔(22)、内中A孔(23)、防转槽(24)、螺纹(25)、中轴(26)、主衡轴B孔(27)、主衡轴A孔(28)和内侧片(29)构成,内A片(20)和内B片(21)为两片相同的长条形薄片结构,两者平行相对且通过侧面的内侧片(29)相连成一体,内A片(20)的端末贯穿开孔形成副轴A孔(19),内B片(21)的端末贯穿开孔形成副轴B孔(18),副轴B孔(18)和副轴A孔(19)两孔平行相对,内A片(20)中部贯穿开孔形成主衡轴A孔(28),内B片(21)的中部贯穿开孔形成主衡轴B孔(27),主衡轴A孔(28)和主衡轴B孔(27)两孔平行相对,副轴B孔(18)和主衡轴B孔(27)两者连线的中间位于内B片(21)上贯穿开孔形成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胡丽华姚强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