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群防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372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群防疫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使鱼群防疫装置的壳体溜槽呈后高前低的倾角;⑵关闭壳体溜槽的前闸门,然后打开后闸门;⑶一条鱼体进入壳体溜槽后,关闭后闸门;⑷对鱼头部位进行喷雾麻醉;⑸利用称重传感器对鱼体进行称重;⑹根据鱼体重量计算药液重量;⑺夹鱼装置相向伸出将鱼体夹住;⑻通过图像识别传感器观察鱼体的注射部位;⑼移动夹鱼装置使鱼体的注射部位对准壳体溜槽下部的注射孔;⑽注药装置通过注射孔向鱼体注射适量的药液;⑾注药装置复位;⑿夹鱼装置松开鱼体;⒀打开前闸门使鱼体滑出;⒁回到步骤⑵进行下一条鱼的防疫,如此循环。该鱼群防疫方法可以将鱼夹持后进行药物注射,实现鱼病的防疫与治疗。

A method of fish epidemic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群防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药物注射给动物免疫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鱼群防疫方法,属于渔业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养殖技术的提高,渔业养殖的密度也逐渐提高。养殖密度的提高带来鱼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水产养殖鱼类对病情的防疫与治疗主要通过饲料的添加。由于饲料在水中溶解及鱼采食量不同,大多数鱼不能采食到合适的药量,一方面导致水体污染,鱼药损耗量大,药物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不能保证所有鱼均采吸收到合适的药量,这对于鱼的防疫与治疗均不利。为避免鱼食药过量,人为减少药物添加量,导致大部分鱼药量不足,不能有效防疫与治病。针对这种现状,寻找更合理、高效、经济的鱼药注射设备,用于渔业养殖,一直是渔业养殖行业致力研究的内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鱼群防疫方法,可以利用鱼的活体特性,将其由水道引入装置内,将每条鱼夹持后根据体重进行适量的药物注射,实现鱼病的防疫与治疗。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鱼群防疫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使鱼群防疫装置的壳体溜槽呈后高前低的倾角;⑵关闭壳体溜槽的前闸门,然后打开后闸门;⑶一条鱼体进入壳体溜槽后,关闭后闸门;⑷对鱼头部位进行喷雾麻醉;⑸利用称重传感器对鱼体进行称重;⑹根据鱼体重量计算药液重量;⑺夹鱼装置相向伸出将鱼体夹住;⑻通过图像识别传感器观察鱼体的注射部位;⑼移动夹鱼装置使鱼体的注射部位对准壳体溜槽下部的注射孔;⑽注药装置通过注射孔向鱼体注射适量的药液;⑾注药装置复位;⑿夹鱼装置松开鱼体;⒀打开前闸门使鱼体滑出;⒁回到步骤⑵进行下一条鱼的防疫,如此循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壳体溜槽后高前低,前一条鱼从前闸板溜出后,前闸板关闭,后一条鱼进入壳体溜槽中后,关闭后闸板,阻挡后鱼进入;雾化麻醉喷嘴向鱼头部位喷入麻醉剂,使鱼体在麻醉状态下夹持、注药,既减轻鱼体的痛苦,又避免因鱼体摆动发生断针;鱼体可供注射的部位仅位于鱼体下部两鱼鳍之间很小的无鳞区域,因此需要图像识别传感器反馈准确的注射部位;注药不会污染水体,而且药量不再靠鱼采食,也不再千篇一律,而是根据鱼的体重规格适量注药,提高免疫的科学性;注药鱼体滑出后,经清洗进入苏醒池,然后进入另一个鱼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步骤⑺中的夹鱼装置包括相向而立的夹鱼支承板,夹鱼支承板由夹鱼快动缸驱动;两夹鱼支承板的内端面分别设有夹鱼软板,两夹鱼软板的相向端面分别设有夹鱼弧面;夹鱼支承板的外端面固定有带压力反馈的夹鱼微动伺服缸,夹鱼微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与夹鱼软板的外端面相连接;夹鱼动作包括如下分步骤:①夹鱼快动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夹鱼支承板相向靠近;②夹鱼微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使两夹鱼软板的夹鱼弧面从两侧将鱼夹住。硬物夹鱼或高速度夹鱼容易造成鱼体损伤,夹鱼快动缸的活塞杆快速伸出,可以使夹鱼支承板快速接近鱼体但尚未将鱼夹紧,然后夹鱼微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使两夹鱼软板的夹鱼弧面从两侧将鱼夹住,夹鱼力量由夹鱼微动伺服缸通过压力反馈控制,如此既可以提高夹鱼效率,又可以避免将鱼夹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⑽中的注药过程包括如下分步骤:①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使注射针头扎入鱼体的注射部位;②注射活塞伺服缸驱动注射活塞上升,将注射液筒中的药液通过注射针头注入鱼体;③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缩回,使注射针头向下脱离鱼体。扎针采用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快速进行,推药由注射活塞伺服缸慢速进行,减小注药过程中的鱼体痛苦;注射活塞伺服缸推动注射活塞的行程根据鱼的体重控制,保证药量的个性化和准确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⑽中的注药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注药顶板和注药底板,注药顶板和注药底板之间通过两根相互平行的注药导向立柱相互连接,两注药导向立柱的中段设有可沿注药导向立柱上下滑动的注药浮动板;注射液筒固定在所述注药浮动板的一端,注射针头位于注射液筒的顶部,注射活塞插接在注射液筒的下部且下端与注射活塞伺服缸的驱动端相连,注射活塞伺服缸通过注射活塞伺服缸支架与注药浮动板固定连接;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固定在所述注药底板的底部中心,所述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所述注药浮动板固定连接。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注药浮动板沿注药导向立柱上升,注射液筒跟随注药浮动板升起,使注射针头穿过注射孔扎入鱼体的注射部位,然后注射活塞伺服缸驱动注射活塞上升,将注射液筒中的药液通过注射针头注入鱼体。然后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缩回,拉动注药浮动板沿注药导向立柱下降,注射液筒跟随注药浮动板下降,使注射针头向下脱离鱼体,如此可完成对鱼体的自动注药,保证每条鱼获得合适的药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药顶板的一端铰接在旋转马达的输出轴下端,所述旋转马达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底板轴线上;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药液储罐和注射针消毒装置,药液储罐和注射针消毒装置分别设有供注射针头插入的橡胶底部,两橡胶底部分别位于注射针头的回转线上。注射液筒以旋转马达的轴线为中心设有四个工位,注射针头位于注射孔下方的工作工位、位于长方形壳体外侧的更换针头工位、补药工位和消毒工位;其中补药工位和消毒工位对称位于长方形壳体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位于左右90°的位置。旋转马达的输出轴转动,可以使注药顶板绕旋转马达的轴线转动,将注射液筒转动至长方形壳体的外侧,便于更换注射针头。注射液筒中需要补充药液时,旋转马达的输出轴可以驱动注药顶板左转90°,使注射针头到达药液储罐的橡胶底部下方,然后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注射针头扎入药液储罐内,接着注射活塞伺服缸驱动注射活塞下移,使药液被抽入注射液筒内,然后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缩回,使注射针头离开药液储罐,旋转马达再驱动注药顶板回转至工作工位。对于要求较高的鱼体免疫,每扎一针都需要消毒,旋转马达的输出轴可以驱动注药顶板右转90°,使注射针头到达注射针消毒装置的橡胶底部下方,然后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注射针头扎入注射针消毒装置内消毒,然后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缩回,将注射针头拔出,再回到工作工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夹鱼快动缸的活塞杆共轴线且分别连接在夹鱼支承板的外端面中心;夹鱼导向套中分别插接有夹鱼导向杆,各夹鱼导向杆的内端头分别与夹鱼支承板的外端面固定连接。两夹鱼快动缸的活塞杆相向伸出,则推动夹鱼支承板相向靠近做夹鱼动作,夹鱼导向杆沿夹鱼导向套滑移可以确保夹鱼支承板准确沿Y向轴线平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侧的夹鱼导向杆及夹鱼微动伺服缸分别对称位于相应夹鱼快动缸活塞杆的前后两侧;两夹鱼软板的顶部分别对称铰接有两根软板连杆,两软板连杆呈八字形且外端头共同铰接在支承板销轴上,所述支承板销轴的底部分别固定在支承板支耳上,支承板支耳分别固定连接在夹鱼支承板的外端面顶部中心。位于夹鱼快动缸活塞杆前后两侧且相互平行的两根夹鱼导向杆可以更加保证夹鱼支承板的平移方向准确;当两夹鱼微动伺服缸驱动夹鱼软板平移时,两软板连杆对称绕支承板销轴摆动,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群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使鱼群防疫装置的壳体溜槽呈后高前低的倾角;⑵关闭壳体溜槽的前闸门,然后打开后闸门;⑶一条鱼体进入壳体溜槽后,关闭后闸门;⑷对鱼头部位进行喷雾麻醉;⑸利用称重传感器对鱼体进行称重;⑹根据鱼体重量计算药液重量;⑺夹鱼装置相向伸出将鱼体夹住;⑻通过图像识别传感器观察鱼体的注射部位;⑼移动夹鱼装置使鱼体的注射部位对准壳体溜槽下部的注射孔;⑽注药装置通过注射孔向鱼体注射适量的药液;⑾注药装置复位;⑿夹鱼装置松开鱼体;⒀打开前闸门使鱼体滑出;⒁回到步骤⑵进行下一条鱼的防疫,如此循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群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使鱼群防疫装置的壳体溜槽呈后高前低的倾角;⑵关闭壳体溜槽的前闸门,然后打开后闸门;⑶一条鱼体进入壳体溜槽后,关闭后闸门;⑷对鱼头部位进行喷雾麻醉;⑸利用称重传感器对鱼体进行称重;⑹根据鱼体重量计算药液重量;⑺夹鱼装置相向伸出将鱼体夹住;⑻通过图像识别传感器观察鱼体的注射部位;⑼移动夹鱼装置使鱼体的注射部位对准壳体溜槽下部的注射孔;⑽注药装置通过注射孔向鱼体注射适量的药液;⑾注药装置复位;⑿夹鱼装置松开鱼体;⒀打开前闸门使鱼体滑出;⒁回到步骤⑵进行下一条鱼的防疫,如此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群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⑺中的夹鱼装置包括相向而立的夹鱼支承板,夹鱼支承板由夹鱼快动缸驱动;两夹鱼支承板的内端面分别设有夹鱼软板,两夹鱼软板的相向端面分别设有夹鱼弧面;夹鱼支承板的外端面固定有带压力反馈的夹鱼微动伺服缸,夹鱼微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与夹鱼软板的外端面相连接;夹鱼动作包括如下分步骤:①夹鱼快动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夹鱼支承板相向靠近;②夹鱼微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使两夹鱼软板的夹鱼弧面从两侧将鱼夹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群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⑽中的注药过程包括如下分步骤:①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伸出,使注射针头扎入鱼体的注射部位;②注射活塞伺服缸驱动注射活塞上升,将注射液筒中的药液通过注射针头注入鱼体;③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缩回,使注射针头向下脱离鱼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群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⑽中的注药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注药顶板和注药底板,注药顶板和注药底板之间通过两根相互平行的注药导向立柱相互连接,两注药导向立柱的中段设有可沿注药导向立柱上下滑动的注药浮动板;注射液筒固定在所述注药浮动板的一端,注射针头位于注射液筒的顶部,注射活塞插接在注射液筒的下部且下端与注射活塞伺服缸的驱动端相连,注射活塞伺服缸通过注射活塞伺服缸支架与注药浮动板固定连接;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固定在所述注药底板的底部中心,所述注射针头移动伺服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所述注药浮动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群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顶板的一端铰接在旋转马达的输出轴下端,所述旋转马达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底板轴线上;所述长方形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药液储罐和注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松江波夏军朱大杰王林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科润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