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电装置和无线信号发生器及无线开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63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自发电装置和无线信号发生器及无线开关,其中所述自发电装置包括一导磁主体、一活动元件、至少一线圈、一上磁屏蔽盖以及一下磁屏蔽盖,其中所述导磁主体包括一磁铁、一上导磁片以及一下导磁片,其中所述磁铁被保持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所述活动元件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所述上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的上方,所述下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下导磁片的下方,所述线圈被保持于所述上磁屏蔽盖和所述下磁屏蔽盖之间。

Self generating device and wireless signal generator and wireless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发电装置和无线信号发生器及无线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自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自发电装置和无线信号发生器及无线开关。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线信号发生器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无线开关是常见的无线信号发生器的应用之一,相较于有线开关,安装无线开关无需在墙内预埋电线,消耗线管材料等,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安装方便,被广泛地应用于控制灯具、门铃等智能家居产品。常见的无线开关的无线信号发生器采用电池供电,通过及时地更换电池或是定期充电的方式保障无线开关能够正常工作。这样,尽管节省了安装成本,但在后续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更换电池或是充电,使得无线开关的使用成本较高。市面上逐渐出现了自发电的无线开关,自发电的无线开关的所述无线信号发生器藉由一自发电装置提供电能,所述自发电装置利用磁生电原理,将使用者按压开关时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以供无线开关产生一电磁信号,进而控制各种智能家居产品。在专利号为US7710227的专利文献中,揭露了一自发电装置100P,参照图1,所述自发电装置100P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导磁主体,其中所述导磁主体包括一磁铁、一上导磁片以及一下导磁片,其中所述磁铁被保持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n一活动元件,其中所述活动元件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n至少一线圈,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n一上磁屏蔽盖,其中所述上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的上方;以及/n一下磁屏蔽盖,其中所述下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下导磁片的下方,所述线圈被保持于所述上磁屏蔽盖和所述下磁屏蔽盖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磁主体,其中所述导磁主体包括一磁铁、一上导磁片以及一下导磁片,其中所述磁铁被保持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
一活动元件,其中所述活动元件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
至少一线圈,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
一上磁屏蔽盖,其中所述上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的上方;以及
一下磁屏蔽盖,其中所述下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下导磁片的下方,所述线圈被保持于所述上磁屏蔽盖和所述下磁屏蔽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活动元件具有一受力端和一自由端,在所述活动元件的所述受力端和所述自由端交替地接触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穿过所述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并产生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被相互平行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左支撑架和一右支撑架,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被保持平行地设置,所述导磁主体的所述磁铁、所述上导磁片以及所述下导磁片被安装于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具有一磁铁容纳腔,其中所述磁铁被容纳于所述磁铁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具有一上容纳腔和一下容纳腔,其中所述磁铁容纳腔连通所述上容纳腔和所述下容纳腔,所述右支撑架具有一上容纳室和一下容纳室,所述上容纳腔和所述上容纳室相互连通形成一个上容纳空间,所述上导磁片被嵌入所述上容纳空间,所述下容纳腔和所述下容纳室相互连通形成一下容纳空间,所述下导磁片被嵌入所述下容纳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分别以被吸附于所述磁铁的方式被叠置于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上磁屏蔽盖和所述下磁屏蔽盖分别以被吸附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的方式叠置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上定位柱,至少一所述上定位柱自所述左支撑架向上延伸,至少一上定位柱自所述右支撑架向上延伸,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上磁屏蔽盖分别具有至少两定位孔,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的所述上定位柱被保持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上磁屏蔽盖的所述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下定位柱,至少一所述下定位柱自所述左支撑架向下延伸,至少一下定位柱自所述右支撑架向下延伸,所述下导磁片和所述下次屏蔽盖分别具有至少两定位孔,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的所述下定位柱被保持于所述下导磁片和所述下磁屏蔽盖的所述定位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分别具有一导磁开口,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分别以所述导磁开口对应于所述线圈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活动元件的上方和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上磁屏蔽盖具有一预留空间,所述上磁屏蔽盖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所述预留空间,所述上磁屏蔽盖的所述预留空间连通于所述上导磁片的所述导磁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下磁屏蔽盖具有所述预留空间,所述下磁屏蔽盖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所述预留空间,所述下磁屏蔽盖的所述预留空间连通于所述下导磁片的所述导磁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分别包括一导磁部、一左延伸臂和一右延伸臂,其中所述左延伸臂和所述右延伸臂分别延伸于所述导磁部的两端,并在所述导磁部、所述左延伸臂以及所述右延伸臂之间形成一导磁开口,且所述导磁部、所述左延伸臂和所述右延伸臂环绕于所述线圈。


15.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任一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活动元件包括一活动主体和两转轴,其中两个所述转轴延伸于所述活动主体的两侧,两个所述转轴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转轴对称地分布于所述活动主体的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分别具有一限位孔,所述活动元件的所述转轴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限位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弹性复位元件,其中所述弹性复位元件被保持于所述活动元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复位元件能够推动所述活动元件发生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弹性复位元件,其中所述弹性复位元件被保持于所述活动元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复位元件能够推动所述活动元件发生转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弹性复位元件,其中所述弹性复位元件被保持于所述活动元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复位元件能够推动所述活动元件发生转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弹性加速元件,其中所述弹性加速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活动元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加速元件自所述活动元件延伸至所述弹性复位元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加速元件被夹持于所述活动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加速元件包括一装配部和一弹性延伸臂,所述装配部包括一上夹持部和一下夹持部,其中所述下夹持部一体地延伸于所述上夹持部,并在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贴合所述活动元件,所述活动元件的端部被保持于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弹性延伸臂自所述上夹持部一体地向外延伸至,且所述弹性延伸臂悬空地保持于所述下夹持部的上方。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一扭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包括一驱动臂、一连接臂、一簧体以及一固定臂,所述连接臂和所述固定臂分别延伸于所述簧体的两侧,所述驱动臂垂直地延伸于所述连接臂,所述驱动臂被保持于所述弹性加速元件的所述弹性延伸臂的一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


27.一无线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自发电装置,其中所述自发电装置包括一导磁主体,其中所述导磁主体包括一磁铁、一上导磁片以及一下导磁片,其中所述磁铁被保持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一活动元件,其中所述活动元件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至少一线圈,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一上磁屏蔽盖,其中所述上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的上方;以及一下磁屏蔽盖,其中所述下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下导磁片的下方,所述线圈被保持于所述上磁屏蔽盖和所述下磁屏蔽盖之间;
一装配壳体,其中所述自发电装置被安装于所述装配壳体;以及
一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被电连接于所述自发电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活动元件具有一受力端和一自由端,在所述活动元件的所述受力端和所述自由端交替地接触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穿过所述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并产生电能。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被相互平行地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所述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左支撑架和一右支撑架,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被保持平行地设置,所述导磁主体的所述磁铁、所述上导磁片以及所述下导磁片被安装于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具有一磁铁容纳腔,其中所述磁铁被容纳于所述磁铁容纳腔。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具有一上容纳腔和一下容纳腔,其中所述磁铁容纳腔连通所述上容纳腔和所述下容纳腔,所述右支撑架具有一上容纳室和一下容纳室,所述上容纳腔和所述上容纳室相互连通形成一个上容纳空间,所述上导磁片被嵌入所述上容纳空间,所述下容纳腔和所述下容纳室相互连通形成一下容纳空间,所述下导磁片被嵌入所述下容纳空间。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分别以被吸附于所述磁铁的方式被叠置于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上磁屏蔽盖和所述下磁屏蔽盖分别以被吸附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的方式叠置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上定位柱,至少一所述上定位柱自所述左支撑架向上延伸,至少一上定位柱自所述右支撑架向上延伸,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上磁屏蔽盖分别具有至少两定位孔,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的所述上定位柱被保持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上磁屏蔽盖的所述定位孔。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自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下定位柱,至少一所述下定位柱自所述左支撑架向下延伸,至少一下定位柱自所述右支撑架向下延伸,所述下导磁片和所述下次屏蔽盖分别具有至少两定位孔,其中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的所述下定位柱被保持于所述下导磁片和所述下磁屏蔽盖的所述定位孔。


37.根据权利要求27至36任一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分别具有一导磁开口,其中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分别以所述导磁开口对应于所述线圈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活动元件的上方和下方。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上磁屏蔽盖具有一预留空间,所述上磁屏蔽盖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所述预留空间,所述上磁屏蔽盖的所述预留空间连通于所述上导磁片的所述导磁开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百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