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伟专利>正文

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58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地模块辅助分离装置领域的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包括顶板、旋转动力结构和转动轴,转动轴贯穿顶板并通过轴承与旋转动力结构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下方设有螺杆,螺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顶板的下方还设有与顶板垂直的背板,背板的长度大于螺杆的长度,背板的侧面设有与背板垂直并与顶板也垂直的侧板,侧板靠近地面处设有抓地结构,抓地结构与侧板固定连接,螺杆上套设带有内螺纹的升降块,升降块远离背板的侧面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设有推动组件,升降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与推动组件固定连接;通过升降块和螺杆带动推动结构的上下移动,有效的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并加快了接地模块分离的速度。

A device that can quickly separate the ground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接地模块辅助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是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
技术介绍
接地模块是一种非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它由导电性、稳定性较好的非金属矿物和电解物质组成,有效解决了金属接地体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中亲和力差、且易发生金属体表面锈蚀而接地电阻变化,当土壤中有机物质过多时,容易形成金属体表面被油墨包裹的现象,导致导电性和泻流能力减弱,增大接地体本身的散流面积,减小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具有强吸湿保湿能力,使其周围附近的土壤电阻率降低,介电常数增大,层间接触电阻减小,耐腐蚀性增强,因而能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接地模块的生产过程中,接地模块的成型是将接地模块搅拌好的原料倒入模具之中,再通过给模具加压的方式将接地模块压制成型,而成型后的接地模块位于模具中,而模具由于密封性的要求并不能从侧面打开,所以只能取下模具的顶盖和底盖将接地模块取出,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取出接地模块,而接地模块的重量通常能达到数十斤甚至是上百斤重,采用人工取出接地模块不仅耗费时间,对工人的体力也会造成极大的消耗,这对人力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并且对接地模块的生产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在迅速的将接地模块从模具中取出的基础上有效的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便成为接地模块辅助分离装置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采用人工方式分离接地模块时浪费人力资源且耗时较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通过机械推拉有效的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并加快了接地模块分离的速度。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包括顶板,顶板的上方设有旋转动力结构,顶板的下方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贯穿顶板并与旋转动力结构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下方设有螺杆,螺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顶板的下方还设有与顶板垂直的背板,背板的长度大于螺杆的长度,背板的侧面设有与背板垂直并与顶板也垂直的侧板,侧板靠近地面处设有抓地结构,抓地结构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套设带有与螺杆配合的内螺纹的升降块,升降块远离背板的侧面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设有推动组件,升降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与推动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的正下方设有与侧板与背板固定连接的底板,底板位于螺杆的下方并与螺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工人通过人工的方式取出模具中的接地模块,由于接地模块是压制成型的,所以普遍与模具的接触较为紧密,接地模块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所以工人采用普通拉拽的方式将接地模块取出难度较大,所以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模具从工作位置调整到适宜取出接地模块的地方,其后多名工人合力将接地模块取出,这样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也会极大的影响接地模块的生产速率,而采用推动机械从底部推动会占据过多的空间,并且不好安装设置机械,采用液压动力的提拉结构由于需要设置液压油箱,整体装置的重量过大,不方便搬运,并且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本技术中通过背板和侧板支撑住顶板,顶板支撑住螺杆和旋转动力结构,旋转动力结构采用电机,电机能够直接带动转动轴旋转,但为了转动轴的转动更为顺畅,在顶板内部设有轴承,在顶板的正下方设有与侧板与背板固定连接的底板,底板位于螺杆的下方并与螺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电机固定连接,再通过抓地结构将侧板、背板与地面固定,所述侧板的底部螺杆上套设有升降块,升降块设有与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升降块通过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有推动组件,将推动组件置于压制好的接地模块的端面上后,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时升降块会在螺杆的转动在螺杆上下移动,就带动了推动组件上下移动,能够完成在竖直方向上的将接地模块推出模具进行分离的工作,螺杆直径应足够大,同时升降块和螺杆上的螺纹采用粗螺纹,使得螺杆和升降块能够有效的承受上百斤的重量,通过机械推拉有效的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并加快了接地模块分离的速度。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下夹持板,下夹持板的中心开有通孔,并且下夹持板的下方设有U形管,U形管的端部与下夹持板固定连接并从下夹持板的下表面开始竖直向下延伸,延伸一段距离后进行90°的弯折,再延伸一段距离后再向上方进行90°弯折,U形管在靠近延伸末端处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当需要推动物品时,往往都是想到直接通过推杆推动物品,但是本技术中接地模块的压缩装置一般都位于地面之下,并且单纯的推杆推动并不稳定,故本技术采用下夹持板作为支撑,采用托举的方式推动接地模块,下夹持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接地模块的导电柱穿过通孔,较为稳定的固定住接地模块,所述U形管延伸出来的长度大于整根接地模块的长度,将U形管向上提拉的途中能够使得下夹持板有效的将接地模块完整的推出,若容纳U形管的空间不够,可将接地模块的压制装置略微倾斜以容纳U形管的进入,同时U形管的结构节约了推动动力结构的空间,相比较直接推动更加节约接地模块模具旁的空间,通过U形管和下夹持板,有效的增强了推动组件的适用范围,并且较为节约空间以及能够提高推动接地模块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推动组件的正上方并与推动组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与推动组件配合使用,进一步的使得接地模块的推出过程更加的稳定,推动组件和固定组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当推动组件位置固定到位后再进行固定组件的安装,固定组件和推动组件的组合下能够将接地模块夹持稳固,有效的增加了接地模块推出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夹持板,上夹持板的中心开有通孔,并且上夹持板的上表面设有上弯管,上弯管从上夹持板的上表面横向延伸一段距离并向下进行90°弯折,上弯管在弯折后延伸至与推动组件对接,上弯管与推动组件之间设有螺纹套筒,上弯管与推动组件通过螺纹套筒固定连接。通过上夹持板将接地模块的导电柱固定,上弯管通过横向的延伸,达到与推动组件位置对应的地方,可拆卸固定连接采用螺纹套筒的方式,螺纹套筒应该足够长,能够容纳不同接地模块长度上的误差,上弯管的端部设有外螺纹,螺纹套筒设有相匹配的内螺纹,螺纹设置较长,通过改变上弯管旋转进入螺纹套筒的距离,有效的提高本技术的适用范围,为增强本技术稳定分离接地模块提供保障。进一步的,所述抓地结构包括真空吸盘,真空吸盘与侧板固定连接,并且真空吸盘的上方设有真空管,真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真空吸盘,另一端设有真空机,真空吸盘、真空管和真空机依次连接并且内部连通。将真空吸盘与侧板固定连接,并且通过真空机抽取真空为吸盘内部提供较大的负压,负压将真空吸盘牢牢地吸在地上,这样既能平衡接地模块的重量,也能增强本技术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吸盘包括吸盘,吸盘的上方设有定位管,吸盘与定位管固定连接并且内部连通,定位管的上方设有连接板,定位管贯穿连接板与真空管固定连接并且内部连通,定位管的外表面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吸盘在真空机的负压下牢牢吸住地面,吸盘的上方的定位管采用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使得侧板在受到推动结构一侧的过于大的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上方设有旋转动力结构(2),顶板(1)的下方设有转动轴(3),转动轴(3)贯穿顶板(1)并与旋转动力结构(2)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下方设有螺杆(12),螺杆(12)与转动轴(3)固定连接,顶板(1)的下方还设有与顶板(1)垂直的背板(4),背板(4)的长度大于螺杆(12)的长度,背板(4)的侧面设有与背板(4)垂直并与顶板(1)也垂直的侧板(14),侧板(14)靠近地面处设有抓地结构(13),抓地结构(13)与侧板(1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2)上套设带有与螺杆(12)配合的内螺纹的升降块(11),升降块(11)远离背板(4)的侧面设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侧面设有推动组件,升降块(11)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连接块(10)与推动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正下方设有与侧板(14)与背板(4)固定连接的底板(16),底板(16)位于螺杆(12)的下方并与螺杆(12)通过轴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上方设有旋转动力结构(2),顶板(1)的下方设有转动轴(3),转动轴(3)贯穿顶板(1)并与旋转动力结构(2)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下方设有螺杆(12),螺杆(12)与转动轴(3)固定连接,顶板(1)的下方还设有与顶板(1)垂直的背板(4),背板(4)的长度大于螺杆(12)的长度,背板(4)的侧面设有与背板(4)垂直并与顶板(1)也垂直的侧板(14),侧板(14)靠近地面处设有抓地结构(13),抓地结构(13)与侧板(1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2)上套设带有与螺杆(12)配合的内螺纹的升降块(11),升降块(11)远离背板(4)的侧面设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侧面设有推动组件,升降块(11)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连接块(10)与推动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正下方设有与侧板(14)与背板(4)固定连接的底板(16),底板(16)位于螺杆(12)的下方并与螺杆(12)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下夹持板(8),下夹持板(8)的中心开有通孔,并且下夹持板(8)的下方设有U形管(9),U形管(9)的端部与下夹持板(8)固定连接并从下夹持板(8)的下表面开始竖直向下延伸,延伸一段距离后进行90°的弯折,再延伸一段距离后再向上方进行90°弯折,U形管(9)在靠近延伸末端处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分离接地模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推动组件的正上方并与推动组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罗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