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液机构及注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液机构及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等电池高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注液是大多电池生产的重要工序,该工序流程设计与制程水平直接影响电池的外观和电性能。目前,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和广泛。然而,高产能注液产线复杂的自动化流程、管道设计与环境控制,并不适合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设计、小试和中试领域。尤其是新型电解液开发与体系设计过程中,往往只需要少量电解液的投入以应用于验证性工作,根本无法启用自动化设备。因此,在实验、小试、中试过程中常常使用小容量注液器注液。但是,在使用现有的注液器注液过程中,随着注液的开始,壳体内部压力随之增加,若直接泄压,必将导致电解液从注液口向外喷溅,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和损伤,而无法及时泄压就难以继续注液,不可避免的引起壳体鼓胀变形等问题。其制程缓慢,威胁作业人员、污染电芯主体和工作环境,致使注液工序的制程稳定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注液机构及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筒和活塞;/n所述注液筒包括相互连通的注液段和泄压段,所述泄压段的口径大于所述注液段的口径,所述注液段用于与待注液电芯连通;/n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注液筒内,并能够于所述注液段和所述泄压段内运动,且所述活塞与所述注液段密封配合,与所述泄压段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筒和活塞;
所述注液筒包括相互连通的注液段和泄压段,所述泄压段的口径大于所述注液段的口径,所述注液段用于与待注液电芯连通;
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注液筒内,并能够于所述注液段和所述泄压段内运动,且所述活塞与所述注液段密封配合,与所述泄压段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筒还包括过渡段,所述注液段、所述过渡段及所述泄压段依次连接;
所述过渡段的口径由其靠近所述注液段的一端至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泄压段的一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为锥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段的口径为所述注液段口径的一点五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泄压段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信华,张松山,高峰,韩裕汴,王会锋,董远昭,张永发,孙鹤翔,程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