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屏,其包括框架,框架内固定有铅板,铅板下端部两侧均固定有底座,铅板上端部开设有观察槽,观察槽底壁贯穿开设有观察口,观察槽内设置有铅玻璃,铅板于观察槽开口处插接连接有中部开口的观察罩,铅玻璃平行于铅板板面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透明的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层,既能对易碎的铅玻璃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又尽可能避免铅玻璃碎裂后碎片溅伤医护人员。
A kind of medical protective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防护屏
本技术涉及医用防护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屏。
技术介绍
在医护领域中,通常对一些人体内部不易观察的病灶,需要通过CT扫描仪、X光透视仪、X光拍片机等医用仪器来进行观察,均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根据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以摄下人体被检查的端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而医用X射线对人体有比较大的伤害,长期处于X射线的照射下会使人体细胞发生癌变,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和X射线接触的环境中,更需要对其工作环境加以防护,通常在扫描室会加装防护铅板或者防护铅玻璃,需灵活调整防护范围时,还会用到防护屏。现有的防护屏通常由铅板和铅玻璃拼接而成,专利公告号为CN204066761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防护屏风,特别涉及一种可视性防护屏风。其结构包括框架,的框架下部设置有铅板,的框架上方设置铅玻璃,的框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凸出部和半圆凹陷部,的圆形凸出部或半圆凹陷部用于与相邻屏风框架上的半圆凹陷部或圆形凸出部卡嵌组合。该技术的防护屏风,不但便于使用人员观察,而且不影响头部的防辐射效果,并能够相互拼接,做到射线防护的最佳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铅玻璃是脆性材料,比重较大,且相对于普通玻璃表面更易刮花,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容易碎裂,碎裂后的铅玻璃碎片因比重大更容易使人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碎裂后的铅玻璃溅伤的医用防护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用防护屏,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固定有铅板,所述铅板下端部两侧均固定有底座,所述铅板上端部开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底壁贯穿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槽内设置有铅玻璃,所述铅板于所述观察槽开口处插接连接有中部开口的观察罩,所述铅玻璃平行于所述铅板板面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透明的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铅板和铅玻璃的设置可对X射线进行有效防护,以免于医护人员遭受X射线的直接侵害,铅玻璃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直观地对扫描仪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设置在铅玻璃两侧的防护层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铅玻璃起到保护作用,铅玻璃碎裂时,防护层也可对铅玻璃的碎片起到一定程度的遮挡,尽可能防止铅玻璃碎裂时溅伤医护人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铅玻璃在所述铅板上的投影均大于所述观察口和所述观察罩中部的开口,所述观察槽底壁和所述观察罩靠近所述铅板的一侧均设置有首尾封闭的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铅玻璃的板面面积大于观察口和观察罩的开口面积,使得铅玻璃和铅板形成错位防护,防止X射线从铅玻璃和铅板的结合处散漏,设置密封条使得脆性的铅玻璃弹性固定在铅板上,进一步避免铅玻璃碎裂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层为防爆贴膜,所述防爆贴膜粘附在所述铅玻璃的两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爆贴膜具备一定的耐刮性和耐冲击性,遭受轻微外力冲击时也不会引发铅玻璃的碎裂,起到了对铅玻璃的保护作用;铅玻璃碎裂后,粘附在铅玻璃上的防爆贴膜仍然能保证铅玻璃碎片的完整性,尽可能防止了铅玻璃碎片的飞溅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层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弹性设置在所述铅玻璃的两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化玻璃自身较高的硬度,能耐刮划和一定的外力冲击,在巨大的外力冲击下钢化玻璃破碎后也只是形成蛛网状的裂纹,并不会飞溅而出,对铅玻璃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两个钢化玻璃将铅玻璃弹性夹持在中间,进一步削减了外力对铅玻璃的侵害;铅玻璃碎裂后两个钢化玻璃也能对铅玻璃碎片进行阻隔,尽可能防止碎片飞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铅玻璃与两个所述钢化玻璃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将铅玻璃弹性固定在两个钢化玻璃之间,钢化玻璃受到冲击时,一部分的冲击力被缓冲层吸收,降低了防护屏受冲击后铅玻璃碎裂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铅板于所述观察槽周向开设有多个插榫槽,所述观察罩靠近所述铅板的一侧固定有多个与所述插榫槽插接适配的插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铅玻璃通过插榫和插榫槽的插接适配被观察罩固定在铅板上,铅玻璃碎裂时取出碎片更加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端面的两端处均固定有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防护屏移动至任意地方,提高了防护屏使用时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万向轮的滚轮周壁包覆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覆有橡胶层的滚轮在滚动时噪音更小,使用体验更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防护层,可对铅玻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铅玻璃碎裂后还能尽可能避免碎片的溅伤;2.铅玻璃和防护层通过密封条被弹性固定在铅板上,尽可能减缓了外力对铅玻璃的直接冲击;3.观察罩通过插榫和插榫槽的插接适配固定在铅板上,便于铅玻璃的更换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后视图;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后视图;图6是图5中C-C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框架;2、铅板;3、底座;4、观察槽;5、观察口;6、铅玻璃;7、观察罩;8、密封条;9、防爆贴膜;10、钢化玻璃;11、缓冲层;12、插榫槽;13、插榫;1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防护屏,包括长方形的框架1,框架1内侧固定有长方体状的铅板2,铅板2下端部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栓接固定有横截面为倒“T”字形的底座3,底座3下端面的两端处均固定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的滚轮周壁包覆有橡胶层,铅板2的下端面接近万向轮14远离铅板2的端部;铅板2上端部开设有长方形的观察槽4,观察槽4底壁贯穿开设有长方形的观察口5,观察槽4内设置有铅玻璃6,铅板2于观察槽4开口处插接连接有中部开口的观察罩7。铅板2和铅玻璃6的设置可对X射线进行有效防护,以免于医护人员遭受X射线的直接侵害,铅玻璃6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直观地对扫描仪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包覆有橡胶层的万向轮14实现了防护屏的便捷转置的同时还实现了较佳的静音效果,铅板2的下端面接近万向轮14远离铅板2的端部,在不影响防护屏移动的前提下,如此设置尽可能防止了X射线从防护屏周边的缝隙处散漏。参照图2和图4,为防止X射线从铅玻璃6和铅板2的结合处散漏,铅玻璃6在铅板2上的投影均大于观察口5和观察罩7中部的开口,铅玻璃6的边缘均与铅板2和观察罩7重叠;同时观察槽4底壁和观察罩7靠近铅板2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防护屏,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内固定有铅板(2),所述铅板(2)下端部两侧均固定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铅板(2)上端部开设有观察槽(4),所述观察槽(4)底壁贯穿开设有观察口(5),所述观察槽(4)内设置有铅玻璃(6),所述铅板(2)于所述观察槽(4)开口处插接连接有中部开口的观察罩(7),所述铅玻璃(6)平行于所述铅板(2)板面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透明的防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护屏,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内固定有铅板(2),所述铅板(2)下端部两侧均固定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铅板(2)上端部开设有观察槽(4),所述观察槽(4)底壁贯穿开设有观察口(5),所述观察槽(4)内设置有铅玻璃(6),所述铅板(2)于所述观察槽(4)开口处插接连接有中部开口的观察罩(7),所述铅玻璃(6)平行于所述铅板(2)板面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透明的防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玻璃(6)在所述铅板(2)上的投影均大于所述观察口(5)和所述观察罩(7)中部的开口,所述观察槽(4)底壁和所述观察罩(7)靠近所述铅板(2)的一侧均设置有首尾封闭的密封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防爆贴膜(9),所述防爆贴膜(9)粘附在所述铅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雍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