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47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所述可穿戴报警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螺纹立柱,所述螺纹立柱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带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内设有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的内侧设有第一弹簧、环状挡板、固定杆和钢珠,所述固定杆的外侧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依次插入连接带固定装置和第一连接带的中空部分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将本装置佩戴在使用者的颈部,将固定杆插入第二安装座的弹簧腔内,无法直接从第二安装座内拔出固定杆,具有落水者在水中的部容易脱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上救援
,具体领域为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周边海域争端不断,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随时有发生海上冲突的可能。在海上军事冲突中,不可避免发生人员落水。对落水人员的救捞更是海面救生的关键之一。对于落水人员来说,掉入海中无法自动报警通知救援人员。而对于搜救人员来说,若落水人员掉入海中,搜救人员仅仅通过目测的方式观察海面上是否有落水人员。如此一来,进一步加大了搜救难度,降低了搜救成功率。其中在国家专利技术专利CN102353976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可穿戴报警装置,该技术穿戴在落水人员的手臂上,但落水人员在水中可能会做出挣扎以及自救等动作,在水流的作用下穿戴在手臂上的该技术容易脱落,导致搜救人员无法正确的找到落水人员的位置,增大了搜救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可穿戴报警装置,所述可穿戴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可穿戴报警装置(1),所述可穿戴报警装置(1)包括进水管、发射器、正极线、吸水海绵、蓄电池、负极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发射器、正极线、蓄电池、负极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报警装置(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所述第一安装座(9)上设有螺纹立柱(11),所述螺纹立柱(11)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带(12)的外侧部分呈中空管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带(1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带固定装置(13),所述第二安装座(10)内设有第一弹簧腔(14),所述第一弹簧腔(14)的内侧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水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可穿戴报警装置(1),所述可穿戴报警装置(1)包括进水管、发射器、正极线、吸水海绵、蓄电池、负极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发射器、正极线、蓄电池、负极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报警装置(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所述第一安装座(9)上设有螺纹立柱(11),所述螺纹立柱(11)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带(12)的外侧部分呈中空管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带(1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带固定装置(13),所述第二安装座(10)内设有第一弹簧腔(14),所述第一弹簧腔(14)的内侧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外侧一端设有环状挡板(16),所述第一弹簧腔(14)内插入设有固定杆(2),且固定杆(2)依次贯穿环状挡板(16)和第一弹簧(15),所述环状挡板(16)与第一弹簧腔(14)之间的侧壁设有钢珠(8),所述固定杆(2)的侧壁设有与钢珠(8)配合使用的凹槽(7),所述固定杆(2)的外侧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带(6)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带(6)的另一端依次插入连接带固定装置(13)和第一连接带(12)的中空部分设有限位块(5),所述第二连接带(6)上设有若干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龙文区合创船用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