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32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底板具有中空结构,该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其一侧侧壁设有水平叉车孔,底板上端外侧设有壁体,壁体上铰接有密闭门,底板上端中部设有多个与其本体相连通的竖直通风板,竖直通风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其上端可滑移的设有密闭压块,密闭压块包括密闭部和铲片,密闭部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一对铲片相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插槽内,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插槽相连通,竖直通风板嵌套于第一通道和第二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料斗上增加竖直通风板和密闭压块,提高污泥风干效率,同时可提高污泥风干均匀性。

A sludge drying hopper with vertical through ai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
本技术涉及污泥烘干
,具体为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箱式污泥干化过程中,通常是将污泥堆置在污泥料斗中,污泥料斗下端具有通风孔,然后将污泥料斗放置在烘干箱中的底座上,通过底座上的送风口将热干空气通过污泥料斗底板上的通风孔送入料斗中进行污泥烘干,并对烘干后的热湿空气进行回收收集。底板的面积有限,位于底板上的通风孔数量有限,从而与污泥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烘干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污泥风干本身的特性,靠近料斗周边位置的污泥较容易风干,且容易形成导风通道,热干空气沿导风通道流失,而料斗中部的污泥不易烘干,会导致烘干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在料斗上增加竖直通风板,并在竖直通风板上设置密闭压块,防止竖直通风板上部漏气,提高污泥风干效率,同时可提高污泥风干均匀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具有中空结构,该底板上设有多个竖直贯穿其本体的第一通风孔,其一侧侧壁设有一对水平叉车孔,所述底板的上端外侧设有壁体,所述壁体上铰接有密闭门,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设有多个与其本体相连通的竖直通风板,所述竖直通风板上设有多个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二通风孔,其上端可滑移的设有密闭压块,所述密闭压块包括密闭部和铲片,所述密闭部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一对所述铲片相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插槽内,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插槽相连通,所述竖直通风板嵌套于第一通道和第二插槽内。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密闭压块与壁体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密闭压块之间均具有过风通道。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通道的间距、以及第二插槽的槽内间距均与竖直通风板的厚度相等。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密闭部的侧壁下端设有一对侧翼。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铲片下端远离第一通道的一侧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距离第一通道的水平距离自上而下递减。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竖直通风板上远离底板的一端为封闭端。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竖直通风板的个数为二至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在底板上增加竖直通风板,增大料斗内热干空气输送区域,增加热干空气与污泥的接触面积,提高污泥风干效率;2.竖直通风板的上端设有密闭压块,可以防止竖直通风板上部漏气,同时密闭压块的重力作用可将污泥下压,增加污泥的流动性,提高污泥风干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壁体和竖直通风板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密闭压块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密闭部的结构图。图中,1.底板;2.壁体;3.竖直通风板;4.密闭压块;11.第一通风孔;12.水平叉车孔;21.密闭门;31.第二通风孔;32.过风通道;41.密闭部;42.铲片;411.第一插槽;412.第二插槽;413.侧翼;421.第一通道;422.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包括底板1,底板1具有中空结构,该底板1上设有多个竖直贯穿其本体的第一通风孔11,其一侧侧壁设有一对水平叉车孔12,底板1的上端外侧设有壁体2,壁体2上铰接有密闭门21,底板1的上端中部设有多个与其本体相连通的竖直通风板3,竖直通风板3上设有多个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二通风孔31,其上端可滑移的设有密闭压块4,密闭压块4包括密闭部41和铲片42,密闭部41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411,第一插槽411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412,一对铲片42相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插槽411内,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通道421,第一通道421与第二插槽412相连通,竖直通风板3嵌套于第一通道421和第二插槽412内。密闭压块4可滑移的设置于竖直通风板3上端,随着污泥中水分被烘干,污泥体积逐渐减小,其高度逐渐下降,密闭压块4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竖直通风板3上向下移动,通过密闭部41挡住竖直通风板3上部的第二通风孔,使热干空气通过下部被污泥包裹的第二通风孔吹出,风量亦可增大,提高了污泥风干效率,提高了热干空气利用效率;同时铲片42可将附着在竖直通风板3上的风干污泥产下,不会堵塞第二通风孔31,亦不会进入第二插槽412内,有利于竖直通风板3清洁;密闭部41的第二插槽412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保证风干后的污泥与密闭压块4之间没有缝隙,无竖直通风板3裸露在外。密闭压块4与壁体2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密闭压块4之间均具有过风通道32,热干空气对污泥进行风干后转化为热湿空气从污泥中吹出,并经过风通道32排出污泥干化料斗。第一通道421的间距、以及第二插槽412的槽内间距均与竖直通风板3的厚度相等。密闭部41的侧壁下端设有一对侧翼413,密闭部41可由自身重力作用下移,下移过程中一对侧翼413可以增大其下端面所覆盖的面积,可以对污泥进行下压,提高污泥的流动性,提高风干均匀程度。铲片42下端远离第一通道421的一侧具有倾斜面422,倾斜面422距离第一通道421的水平距离自上而下递减。竖直通风板3上远离底板1的一端为封闭端。竖直通风板3的个数为二至四个。工作原理:将污泥堆置于底板1上,污泥被壁体2多个竖直通风板3分隔为多个风干区,在每个竖直通风板3上压装密闭压块4,关进密闭门21,将料斗放入烘箱内,热干空气从底板1上的第一通风孔11进入料斗底部对污泥进行风干的同时,部分热干空气进入竖直通风板3中,通过第二通风孔31对污泥进行风干,污泥在风干的过程中体积减小、厚度减小,密闭压块4通过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并将污泥下移,密闭部41封堵竖直通风板上部第二通风孔,防止热干空气泄漏,提高污泥包裹区第二通风孔的通气量,铲片42将竖直通风板上的风干污泥铲下,不会进入第二插槽,从污泥中排出的热湿空气经多个过风通道32排出料斗。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具有中空结构,该底板(1)上设有多个竖直贯穿其本体的第一通风孔(11),其一侧侧壁设有一对水平叉车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侧设有壁体(2),所述壁体(2)上铰接有密闭门(21),所述底板(1)的上端中部设有多个与其本体相连通的竖直通风板(3),所述竖直通风板(3)上设有多个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二通风孔(31),其上端可滑移的设有密闭压块(4),所述密闭压块(4)包括密闭部(41)和铲片(42),所述密闭部(41)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411),所述第一插槽(411)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412),一对所述铲片(42)相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插槽(411)内,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通道(421),所述第一通道(421)与第二插槽(412)相连通,所述竖直通风板(3)嵌套于第一通道(421)和第二插槽(4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具有中空结构,该底板(1)上设有多个竖直贯穿其本体的第一通风孔(11),其一侧侧壁设有一对水平叉车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侧设有壁体(2),所述壁体(2)上铰接有密闭门(21),所述底板(1)的上端中部设有多个与其本体相连通的竖直通风板(3),所述竖直通风板(3)上设有多个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二通风孔(31),其上端可滑移的设有密闭压块(4),所述密闭压块(4)包括密闭部(41)和铲片(42),所述密闭部(41)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411),所述第一插槽(411)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412),一对所述铲片(42)相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插槽(411)内,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通道(421),所述第一通道(421)与第二插槽(412)相连通,所述竖直通风板(3)嵌套于第一通道(421)和第二插槽(4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竖直通风板的污泥干化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进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坤远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