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及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29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及集成灶,所述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适于与集成灶的燃气阀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路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第三管路形成一“工”字型结构。所述集成灶燃气管结构为工”字型结构,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从而燃气管的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较高;且燃气管走线合理,使集成灶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及集成灶
本技术涉及集成灶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及集成灶。
技术介绍
传统集成灶中,燃气管常被设计为口字型、凹字型或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燃气管的结构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由于集成灶在使用过程中,电机振动会带动燃气管产生振动,传统燃气管易因振动而变形、甚至断裂,燃气管的使用寿命短;且燃气管断裂会造成燃气泄漏,易形成安全隐患,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以解决现有燃气管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适于与集成灶的燃气阀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路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第三管路形成一“工”字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路的至少一端设有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的管接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的过渡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一管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与所述第三管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二水平段具有高度差。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与所述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之间均为平滑过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二水平段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互相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燃气阀的连接处设有出气孔,以便燃气进入所述燃气阀。进一步的,所述燃气管中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进一步的,沿着燃气流动的方向,所述燃气管中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集成灶燃气管结构为“工”字型结构,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从而燃气管的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较高;且燃气管走线合理,使集成灶灶台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以解决现有燃气管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管结构。所述集成灶与集成灶燃气管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集成灶灶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管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管路,101-出气孔,20-第二管路,201-第一水平段,202-过渡段,203-第二水平段,30-第三管路,40-管接头,50-燃气阀,60-灶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集成灶燃气管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结合图1所示,所述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包括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以及第三管路30,所述第一管路10适于与集成灶的燃气阀50相连,所述第二管路20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路30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10、所述第二管路20以及所述第三管路30形成一“工”字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集成灶灶台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集成灶灶台内部设有两并列的燃气阀50、两并列的灶头60以及连接燃气阀50与灶头60的管路。第一管路10的两端适于分别与两个燃气阀50相连,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为外部燃气进入燃气管结构的管路。这样,本实施例中集成灶燃气管结构为“工”字型结构,结构强度高,燃气管不易变形,从而燃气管的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较高。实施例2如上述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管结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方向,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第一管路10平行于两燃气阀50之间的连线且靠近两燃气阀50,所述第二管路20设于两灶头60之间,所述第三管路30平行且靠近集成灶灶台的后面板。其中,第一管路10位于集成灶灶台内部的前方,便于与两燃气阀50相连;第三管路30位于集成灶灶台内部的后方,便于与外部进气管路相连。集成灶在设计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集成灶的灶台尺寸需要尽可能小,从而灶台内部空间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内部结构布局合理,尽可能的节省空间。如图1所示,集成灶正确放置时,为保证灶头60以及连接灶头60与燃气阀50的管路在左右方向上占用的灶台内部空间最小,进而降低灶台尺寸,两灶头60需要尽可能的靠近,且连接灶头60与燃气阀50的管路需要处于两灶头60之间而不是向左或向右延伸,左边连接灶头60与燃气阀50的管路与右边连接灶头60与燃气阀50的管路之间的间隙需要尽可能小。这样在保证灶头60以及连接灶头60与燃气阀50的管路占用空间较小的前提下,对燃气管结构的走线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10平行于两燃气阀50之间的连线且靠近两燃气阀50,第三管路30平行且靠近集成灶灶台的后面板,从而燃气管结构的走线方式在前后方向上提高了灶台内部空间的利用率。第二管路20设于两灶头60之间,第二管路20可设于连接灶头60与燃气阀50的管路下方或上方,这样充分利用了两灶头60之间的既有余留空间,在左右方向上提高了灶台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这样,本实施例中燃气管结构的走线方式充分迎合了灶头60以及连接灶头60与燃气阀50的管路的布局需要,走线合理,提高了灶台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第三管路30的至少一端设有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的管接头40。这样可通过管接头40将第三管路30与外部进气管路相连,有利于集成灶进气。进一步的,优选第三管路30的两端均设有管接头40。这样,第三管路30的两端均可以引进燃气,使得为集成灶供应燃气更加方便;且在第三管路30一端的管接头40发生故障而不能使用时,另一端也可作为燃气入口,提高了燃气管结构的容错性,保证了集成灶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以及第三管路(30),所述第一管路(10)适于与集成灶的燃气阀(50)相连,所述第二管路(20)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路(30)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10)、所述第二管路(20)以及所述第三管路(30)形成一“工”字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以及第三管路(30),所述第一管路(10)适于与集成灶的燃气阀(50)相连,所述第二管路(20)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路(30)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10)、所述第二管路(20)以及所述第三管路(30)形成一“工”字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30)的至少一端设有适于与所述集成灶的外部进气管路相连的管接头(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20)包括第一水平段(201)、第二水平段(20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201)和所述第二水平段(203)的过渡段(202),所述第一水平段(201)与所述第一管路(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203)与所述第三管路(3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燃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丰吴喜志胡昊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厨电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