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包括壳体和电驱动机构,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阀盖和阀体,电驱动机构设置在阀盖上,阀盖上设有进水口、固定把手和第一凸起,电驱动机构包括大力矩电驱动机构、传动轴、阀门传动轴和阀板压簧,大力矩电驱动机构的上方设有接线端子,传动轴的上部设置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的下方,传动轴的底部穿过阀盖与阀门传动轴连接,阀板压簧设置在阀门传动轴外圆周面上,阀板压簧下方设有阀门开关阀板,阀门开关阀板与阀门传动轴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传动轴、阀门传送轴和阀体底部的出水口结合,实现进出口同径,大流量流通等优点;外部采用低压进行驱动,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A large flow three-wa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
技术介绍
三通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分流或溢流功能。现有三通阀门体积大、运用不灵活,现有三通阀门不能实现电动切换的功能,虽然现有三通阀门能满足小流量的流体导向的功能,但对于大流量的流体不能正常导向,现有电动三通阀门需要高压驱动,高压驱动的三通阀门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一种大流量的三通阀门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阀门体积大、运用不灵活、大流量的流体不能正常导向以及高压驱动存在的危险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包括壳体和电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阀盖和阀体,所述电驱动机构设置在阀盖上,所述阀盖上设有进水口、固定把手和第一凸起,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大力矩电驱动机构、传动轴、阀门传动轴和阀板压簧,所述大力矩电驱动机构的上方设有接线端子,所述传动轴的上部设置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的下方,所述传动轴的底部穿过阀盖与阀门传动轴连接,所述阀板压簧设置在阀门传动轴外圆周面上,所述阀板压簧下方设有阀门开关阀板,所述阀门开关阀板与阀门传动轴的底部连接,所述阀体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当阀门开关阀板转到C位置时,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同时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转到A位置时,第一出水口关闭,第二出水口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转到B位置时,第一出水口出水,第二出水口关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把手设置在阀盖两端呈对称结构设置,用于三通阀门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把手上设有两个圆形固定孔,两侧固定把手的设置,方便对三通阀门进行固定。本技术采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传动轴、阀门传送轴和阀体底部的出水口结合,实现进出口同径,大流量流通等优点;采用电动驱动更加精准,便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呈圆柱结构设置,而机构简单,配合稳固。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传动轴下方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凹槽适配,配合结构简单。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开关阀板呈扇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外接12V电压,低压稳定,可以放心安全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压簧采用优质的压簧制作。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直径相同,实现进出口同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传动轴、阀门传送轴和阀体底部的出水口结合,实现进出口同径,大流量流通等优点;采用电动驱动更加精准,便捷;外部采用低压进行驱动,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本技术的外形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功能多,运动灵活;本技术的制作成本低廉,性能优良,适宜在阀门领域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阀体底部视图;如图所示:1、壳体、2、电驱动机构、3、阀盖,4、阀体、5、进水口、6、固定把手、7、第一凸起、8、大力矩电驱动机构、9、传动轴、10、阀门传动轴、11、阀板压簧、12、接线端子、13、阀门开关阀板、14、第二凸起、15、凹槽、16、第一出水口、17、第二出水口,18、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包括壳体1和电驱动机构2,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阀盖3和阀体4,所述电驱动机构2设置在阀盖3上,所述阀盖3上设有进水口5、固定把手6和第一凸起7,所述电驱动机构2包括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传动轴9、阀门传动轴10和阀板压簧11,所述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的上方设有接线端子12,所述传动轴9的上部设置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的下方,所述传动轴9的底部穿过阀盖3与阀门传动轴10连接,所述阀板压簧11设置在阀门传动轴10外圆周面上,所述阀板压簧11下方设有阀门开关阀板13,所述阀门开关阀板13与阀门传动轴10的底部连接,所述阀体4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C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同时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A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关闭,第二出水口17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B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出水,第二出水口17关闭。所述固定把手6设置在阀盖3两端呈对称结构设置,用于三通阀门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把手6上设有两个圆形固定孔18。所述第一凸起7和第二凸起14均呈圆柱结构设置。所述阀门传动轴10下方设有第二凸起14,所述阀体4的底部设有凹槽15,所述第二凸起14与凹槽15适配。所述阀门开关阀板13呈扇形结构。所述接线端子12外接12V电压。所述阀门压簧11采用优质的压簧制作。所述进水口5、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的直径相同。本技术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原理如下: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接线端子7连接12V电源电压进行供电,通电之后大力矩电驱动机构9开始工作,带动传动轴8转动,传动轴8带动阀门传动轴10转动,阀门传动轴10带动阀门开关阀板12转动,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C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同时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A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关闭,第二出水口17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B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出水,第二出水口17关闭,保证大量流体能畅通无阻;12V电源电压驱动大流量三通阀门工作,使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固定把手6的设置,方便对三通阀门进行固定;进水口1、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的直径相同,实现进出口同径;阀板压簧11用于压紧阀门开关阀板13,使阀门开关阀板13与阀门底部贴合,阀门传动轴10与阀体4之间设有密封圈保证了三通阀的密封性良好;本技术体积小,实用性强,适宜在阀门领域进行推广使用。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包括壳体(1)和电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阀盖(3)和阀体(4),所述电驱动机构(2)设置在阀盖(3)上,所述阀盖(3)上设有进水口(5)、固定把手(6)和第一凸起(7),所述电驱动机构(2)包括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传动轴(9)、阀门传动轴(10)和阀板压簧(11),所述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的上方设有接线端子(12),所述传动轴(9)的上部设置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的下方,所述传动轴(9)的底部穿过阀盖(3)与阀门传动轴(10)连接,所述阀板压簧(11)设置在阀门传动轴(10)外圆周面上,所述阀板压簧(11)下方设有阀门开关阀板(13),所述阀门开关阀板(13)与阀门传动轴(10)的底部连接,所述阀体(4)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C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同时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A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关闭,第二出水口(17)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B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出水,第二出水口(17)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三通阀门,包括壳体(1)和电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阀盖(3)和阀体(4),所述电驱动机构(2)设置在阀盖(3)上,所述阀盖(3)上设有进水口(5)、固定把手(6)和第一凸起(7),所述电驱动机构(2)包括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传动轴(9)、阀门传动轴(10)和阀板压簧(11),所述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的上方设有接线端子(12),所述传动轴(9)的上部设置在大力矩电驱动机构(8)的下方,所述传动轴(9)的底部穿过阀盖(3)与阀门传动轴(10)连接,所述阀板压簧(11)设置在阀门传动轴(10)外圆周面上,所述阀板压簧(11)下方设有阀门开关阀板(13),所述阀门开关阀板(13)与阀门传动轴(10)的底部连接,所述阀体(4)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C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7)同时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A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关闭,第二出水口(17)出水;当阀门开关阀板(13)转到B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6)出水,第二出水口(17)关闭。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双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